s 閱讀頁

第三節 找回迷失的企業靈魂

  經營企業,是許多環節的共同運作,有時一個念頭,就決定整個失敗。

  ——鬆下幸之助

  眾所周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直銷模式”都是戴爾公司的製勝法寶,使其在應對並滿足大客戶需求時如魚得水。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麵對日益複雜的個人消費市場時,這種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2011年,邁克爾·戴爾決定改變策略,在接受《福布斯》雜誌采訪時,戴爾表示:“在2006年至2007年間,我們意識到,戴爾公司銷售、組裝、配送電腦的經營模式不再奏效。我於2009年秋向團隊成員宣布了戴爾公司的新戰略。他們的反應是終於出來了!”

  邁克爾·戴爾本來已經計劃隱居幕後,計劃雖好,但風雲變幻的IT市場顯然不想讓這位傳奇人物這麽早就退休:在電腦公司排行榜上,戴爾被擠下第一名的寶座,由惠普取而代之。2007年,已經退居幕後的戴爾決定重回公司,並出任CEO。

  形勢逼人,該怎麽辦?戴爾很快表現出了變革決心。

  他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動手打破引以為傲的直銷模式。他及時調整思路,在各個市場上與百思買這樣的零售巨頭開展合作,並且加快搭建經銷商網絡。

  同時,他又以用戶群體的不同來劃分產品線,分設出消費者、大企業、政府機構、中小企業四大部門,同時給予這四大部門在全球範圍內各自製定適合自己決策的權力,便於及時應對變幻的市場形勢。

  不僅如此,戴爾立足顧客的喜好與需求,開始著力改變產品原有的形象。眾所周知,此前戴爾的產品是穩重大氣的商務形象。這個時候,公司決定做出調整,針對市場的需求與顧客的喜好,在產品設計階段投入全新的創意和想法,使得新產品應用了彩色外殼和時尚圓滑的設計元素。

  戴爾的事業是從PC產品起步的,然而近些年來的發展卻屢屢證實PC產品利潤率在不斷降低。在這樣的境況下,戴爾必須麵對現實,他驅動公司走上了藍色巨人IBM之路:公司不僅要提供電腦產品,還要提供存儲設備、軟件產品和企業技術服務。

  從2007年出山到2009年正式宣布轉型戰略,戴爾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

  首先,戴爾在存儲收購方麵做了一係列的大動作。2007年,戴爾以14億美元收購了存儲器製造商EqualLogic。EqualLogic為企業級客戶提供重要數據和信息的保存平台,對戴爾的大型企業事業部來說意義重大。2010年,戴爾吞下了Elanet和Ocarina,滿足了集群NAS存儲和數據重複刪除的需求。戴爾與惠普競購3PAR失敗後,終以八億兩千萬美元收購了Compellent, Compellent產品線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性能,更快地融入到用戶已有的FC應用環境中。這一舉措,不僅滿足了大企業用戶的需求,還彌補了戴爾EqualLogic產品線的上行空間的不足,收獲巨大。

  其次,除了著眼於整合存儲產品生產線,戴爾還將目光聚焦在自己的企業客戶身上。對企業用戶而言,硬件領域的改善遠遠不夠,他們需要IT業務戰略規劃谘詢、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後續管理維護等一係列服務。

  2009年,戴爾公司以3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IT服務供應商佩羅係統公司(PerotSystems)。當時,這家公司的業務遍及25個國家,在全球範圍內發展了1000多個關鍵客戶,因此,把這家在全球醫療及政府IT服務領域占有顯著地位的企業收入囊中,對戴爾來說意義重大。

  此後,戴爾又馬不停蹄地繼續開展收購,2010年11月,戴爾收購了雲計算解決方案廠商Boomi;2011年1月和7月,戴爾分別收購了安全服務廠商Secure works和網絡設備公司Force 10 networks。經過努力,戴爾公司已經成為產品涉及軟件、服務器、存儲、網絡、服務、安全、雲計算、雲客戶端的計算技術等八大領域的IT產品與服務供應商。不過,戴爾雖然在企業用戶領域下了很大功夫,但似乎這一塊的收入還無法彌補PC業務下滑所帶來的損失。

  2012年,進入“轉型”第五個年頭的戴爾公司進行了一次企業構架調整,重點是改革消費者部門:原來的消費品部門被歸在服務器消息塊業務部門之下。有分析者認為,戴爾此舉透露了很多信息,其中一個就是:消費市場也許並不是戴爾關注的重點。

  一直以來,戴爾都以富於探索與創新精神而著稱;但另一方麵,戴爾也的確是名跟進者。比如說,他一直追隨著IBM的腳步,在企業級產品上放慢前進的腳步;而在消費級產品的研發生產上,他遠遠地落後於蘋果等標杆企業。

  盛衰之勢,為何如此難以逆轉?

  從表麵上來看,戴爾此刻麵臨的業績不佳好像是因為一時的運營失控而導致的。實際上,其存在的問題卻嚴酷得多。相對於大多數傳統產業來說,PC產業是一個較為新興的產業,更新換代的速度十分迅捷。在邁克爾·戴爾退居二線的那幾年中,整個PC產業已經重新排兵布陣,悄然完成了一次規則變化。在2004年以前,台式機仍然是行業的主流,買家主要集中於企業級客戶,也正是這些特點,讓依靠直銷的戴爾公司儼然成為行業標杆、效率機器。然而,到了2005年,筆記本電腦開始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以美國為例,這一年,筆記本電腦所占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了台式機。此後,整個電腦市場開始發生顯著變化,“個人消費者+新興市場”取代“企業級用戶+美國市場”,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瞬息間的行業變化,讓摸不著頭緒的戴爾從優勢轉向疲弱。在此前的發展中,戴爾致力於為企業提供不同配置的台式機以及售後服務。當個人用戶成為市場消費主體時,一方麵戴爾已經無法提供個性化的設計,另一方麵其售後服務也無法滿足個人消費者千變萬化的需求。而戴爾的競爭對手也早一步意識到市場的變化趨勢,並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產品以及日臻完美的服務,很遺憾,戴爾被甩在了後麵。

  雖然,戴爾在美國仍然是IT行業的領頭羊,但不可否認,台式機的收入日益減少。所幸,戴爾已經開始著手多元化發展,其在服務器領域已經擁有了12.5%的市場份額。接下來,它必須與IBM、惠普這樣依靠服務業務拉動服務器銷售的公司展開艱苦競爭。

  那麽,重新走到台前的邁克爾·戴爾又給人們帶來什麽樣的新希望?或者說,他憑什麽讓人們對戴爾重拾信心?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至少人們看到了一點,那就是戴爾沒有照搬過去幫助他獲得成功的一切經驗、模式,在他的引領下,戴爾不再固守自己熟悉的直銷領域,開始全力進軍零售市場,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而把產品設計放到重要的位置。總而言之,為了找回企業迷失的靈魂,戴爾帶領他的團隊,開始重新學習,重新上路。

  在逆境中蛻變並且迎難而上,這是戴爾的做法,也是聰明的做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