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當春天的輕風來到她的門前乞求時,從她的豐盛中飄落一兩片花瓣,你從未感到這是損失。現在,韶華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個果子,已經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分讓,隻等待著將她和豐滿甜美的全部負擔一起奉獻出去。
——泰戈爾
肯德基的生產經營秘訣,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詞:標準、創新、用心。
肯德基的生產流程是——“工業化生產,標準化產品,連鎖式經營”,無論你在哪個城市,隻要來到肯德基的門店,都可以吃到同樣規格、同樣品質、口味也幾乎相同的食品,這就是肯德基暢行世界幾十年的秘訣。雖然其競爭對手都知道這個秘訣,但是實行起來卻有很大的難度,因為標準製定起來很容易,但是一個群體的執行力是考察這個群體凝聚力的標準,很多企業正是缺乏這種對標準的重視和執行力,而敗走麥城。
中國古語有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一種標準,但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對規矩一詞既熟悉又陌生,這主要有兩個原因:客觀上,中國一直是農業社會,春種秋收,享受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這種生活節奏自然對所謂的大工業生產的標準化模式很陌生。另一方麵,中國人認為規矩大不過人情,在對待事物的嚴謹方麵,往往有些偏差,但恰恰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裏”,每次都差一點,就不能走向完美,更無法走向成功。
“其實,百勝餐飲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其中國事業部的領軍人物蘇敬軾,全靠他的靈活機動的管理方式。”美國著名的《財富》雜誌采訪蘇敬軾的時候,向讀者這樣介紹說。
蘇敬軾對這樣的讚譽卻顯得低調無比,他對記者說:
“在我的心中,一直渴望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希望肯德基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但是,我並不希望我們的公司成為一個賺錢的符號,賺錢並不是唯一的目的,這樣的品牌也不會獲得世人的尊重,就連我們的員工也不會答應如此短視的行為。品牌就像一個人,如果隻有貪婪,是不會有朋友的。品牌對自己一定要有期許,有完整的人格。隻有為群體做貢獻、誠信的、有良好道德價值觀的品牌,消費者才會衷心接受。這也是我們員工希望看到的。”
蘇敬軾對肯德基的定位富有遠見,因為將一個品牌喻為人,顯然是將品牌賦予了人的品格與責任。他希望肯德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並不簡單地限於利益與利潤的關係,不是金錢與食品的交換,而是心與心的交流。肯德基不是賺錢機器,而是賦予責任感的企業,肯德基也不是垃圾食品的代言人,而是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導者。
今天的肯德基已經不再是以漢堡、薯條、雞塊——洋快餐的老三樣作為產品的主打了,他們已經推出了近百種新品,而且還在以每年10多種的速度增加。
其實,如何對待傳統與創新,是擺在每個企業麵前的一道難題。中國百勝總裁蘇敬軾說:“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優點,就是有自己的東西,還很願意吸收別人的精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很好的均衡,海納百川又能兼收並蓄……肯德基的另一個法寶是一定要非常了解消費者,關注他們生活中的變化和需求。”蘇敬軾說的沒錯,肯德基一直在傳統和創新之間尋找平衡點,已經成為了融合傳統、創意為先的企業典範。
2000年開始,肯德基成立食品健康谘詢委員會,對產品的研發方向提供建議,開發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食品。比如2003年,肯德基將有著濃鬱中國特色的老北京雞肉卷帶到消費者麵前。老北京雞肉卷是類似於北京烤鴨風味的小吃,它用極薄的麵餅,裏邊放上經典的肯德基炸雞條,以及時鮮的翠綠黃瓜條和蔥段,然後再裹上甜麵醬,讓人品嚐到濃鬱地道的老北京風味。還有有著濃鬱川菜風格的“川辣嫩牛五方”、瘋狂的“法風燒餅”、飄香的“醇豆漿”、風味獨特的新奧爾良烤翅、中餐經典早餐粥、柔嫩可口的蛋撻……
肯德基的成功,還表現為寓教於樂的宣傳方式,以及將心比心的交流方式。蘇敬軾認為:“其實一個企業的目標、理念定得都很時尚、全麵,但是普通老百姓並不能理解那些複雜拗口的理論,你對他們宣傳幾個月,都不如來一次有創意的活動直接、實在。與其讓消費者雲裏霧裏,還不如直接以活動的形式,讓大家參與進來,實現我們企業服務社會的目標。”
比如,有一個階段,肯德基的企業理念定位為“天天運動,健康一生”,但是這種理念很難傳遞給大眾。這時候,肯德基的企劃部門就開始了市場調研,他們發現,普及度最高的運動是籃球運動,而這個運動受到場地的限製較多,於是,肯德基創造性地提出了三人籃球賽的活動設計,這次活動不是為職業運動員設計的,而是鼓勵草根青少年參與,零門檻、無費用,甚至不受場地和設備的限製,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熱烈歡迎。
最初,肯德基的門店經理認為,這不過是一次宣傳活動,找專門的企劃人員來做就可以了。沒想到,蘇敬軾對各門店經理的要求是,要他們走出店麵,親自組織三人籃球賽。大家都不理解蘇敬軾的做法,畢竟籃球賽舉辦的時間往往是周末,而周末又是肯德基一周之中營業額最多的時間段,大家覺得蘇敬軾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都有些抵觸情緒。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不得不佩服蘇敬軾的遠見卓識,因為經理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大型活動的組織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同參賽選手成為了好朋友,關係越來越融洽,這是多少錢都換不回的真情實意。
另外,針對青少年群體,肯德基推出了“肯德基陽光學生卡”,這種優惠卡並不是僅僅價格優惠那麽簡單,而是細分市場,讓學生有更多選擇的權利。比如,基本的權利是每次點餐前出示此卡,就會享受各種不同類型套餐的優惠,並且沒有次數的限製。這一招很絕妙,看似肯德基的利潤降低了,但是從長遠看,這些學生將來注定是社會的棟梁,而他們將來也必定成家立業,當他們已經習慣了在肯德基的消費模式,就會影響下一代的消費觀念。
“我們的員工大部分是年輕人,和參賽選手之間有很多共同語言,他們的關係並不是服務員與顧客的關係那麽簡單,隻要我們真正走進青少年的內心,聆聽他們真正的需求,我們的目標就容易實現了,而‘立足中國,融入生活’就不再是一句空話,畢竟,人與人之間,心的距離是最難跨越的。”蘇敬軾說。
肯德基在中國開設1000家分店,足足用了17年,而開到2000家,則隻用了不到6年的時間,肯德基創造了快餐業發展的奇跡。
2009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即使這樣,中國肯德基仍然能做到逆勢上揚,提前完成了開店目標。如今,肯德基已經在中國500多個城市開設了分店,連鎖餐廳超過300家。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山德士上校的慈祥的微笑,他注視著匆匆而過的行人,而中國的老百姓,都會毫不費力地辨識肯德基的標誌。很多人都有享用肯德基美食的美好經曆。
肯德基的成功,其實並不僅僅是快餐美味的誘惑,更有優質服務、用心與顧客交流的因素,他們是在用真誠丈量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