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軟與硬是相對而言的。專業的技術是硬本領,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交際本領則是軟本領。
——卡耐基
約翰·布朗是商業奇才,曾經創造了肯德基的輝煌,在政界也如魚得水,扶搖直上。可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是個幾乎不會犯錯誤的完人的時候,其本身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約翰·布朗在他投資的籃球領域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門外漢指揮內行,險些釀成大錯。
不顧親朋的勸阻,約翰·布朗入主NBA的凱爾特人隊。當全隊上下認為自己迎來了球隊的新救世主的時候,他們還沒意識到,新主人不過是一個隨心所欲的老頑童。他一開始就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他竟然送走了當家球星,換回了幾個沒有什麽價值的球員,一個是過氣球星,一個是病號,一個是藍領球員。當人們還在猜測約翰·布朗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的時候,恐怕隻有布朗自己心裏知道,他不過是一時興起,並沒有什麽長遠的計劃。
當時凱爾特人隊的靈魂人物,是人稱“紅衣教父”的奧爾巴赫,他擔任球隊主席兼經理。奧爾巴赫一度是奪得NBA總冠軍次數最多的傳奇教練。作為一個專業教練,奧爾巴赫看著約翰·布朗的亂指揮卻也無可奈何,隻好靜觀其變。
約翰·布朗本來以為奧爾巴赫會對自己的到來感到不快,沒想到老謀深算的奧爾巴赫似乎預感到新老板的所作所為,他總是不卑不亢地執行新東家的命令,隻是在選秀權等小問題上偶爾提出自己的看法。凱爾特人隊的真正靈魂奧爾巴赫並不著急,他一直在等待時機,讓自己的對手趕快離開。不過,奧爾巴赫的隱忍讓約翰·布朗感到很滿意,他更加肆無忌憚地執行自己的瘋狂計劃了。
這時的約翰·布朗早已經忘了自己是籃球界的門外漢,他認為自己手中的權力足夠影響整個聯盟。於是,賽季中他又做出了一件令凱爾特人隊球迷大跌眼鏡的交易,他請回了被自己交易到紐約的鮑勃·麥卡杜。這次交易讓球迷們徹底憤怒了,因為麥卡杜早已不複當年之勇,他不再是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得分王,而是一個籃板數與得分數僅有個位數的邊緣球員了。憤怒的球迷紛紛指責約翰·布朗的決定,希望奧爾巴赫能站出來結束這場荒唐的交易。
這時候,奧爾巴赫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聲明:他隻能無條件地服從老板的決定,盡管他本人不同意這次交易,但,這就是職業籃球。
這份聲明無疑是壓倒約翰·布朗的最後一根稻草,它巧妙地說出了奧爾巴赫的態度,又將約翰·布朗一個人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這時候,奧爾巴赫覺得已經做好了輿論準備,人心向背定成敗,他對事件的流程、走向和結局成竹在胸,他覺得是時候向約翰·布朗攤牌了。
他推開了約翰·布朗辦公室的門,進來之後,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布朗先生,或許您有您的見解,不過,作為球隊的經理,我對您的籃球運營能力表示懷疑,坦率地說,我覺得您的交易簡直是愚蠢的!”
奧爾巴赫在球場上素來以脾氣火爆著稱,善打心理戰術,自然能妙語連珠,句句緊逼。
約翰·布朗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經理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致命的一擊,這個平時看起來和藹可親的老頭,這時候竟然眼神咄咄逼人,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好吧,奧爾巴赫先生,既然你對我的決定感到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是愚蠢的,那隻有一個辦法了……”
約翰·布朗雙手一攤,下了最後通牒。
奧爾巴赫心裏清楚,這是最後的通告,一個站在老板對立麵的經理,隻有一個結局,就是卷起鋪蓋走人。
不過奧爾巴赫並沒有感到意外,他微微一笑,拿出了一隻雪茄。這讓約翰·布朗感到十分不悅,眾所周知,在NBA賽場上奧爾巴赫有一個標誌性的動作,當球隊大比分領先,勝利已成定局的時候,他都會點上一根雪茄煙,這個動作被稱作“勝利雪茄”。連波士頓的酒店都貼出這樣的告示:本店禁止吸煙,奧爾巴赫除外。波士頓人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們對奧爾巴赫的尊重。
約翰·布朗本以為自己讓奧爾巴赫走人是一招妙棋,能震懾住眼前的對手,沒想到奧爾巴赫卻早有準備,竟然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一張紙:“尊敬的約翰·布朗先生,您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我不會在一個對籃球一竅不通的人手下做事,這是紐約尼克斯隊給我的邀請函,請您不要為我的出路擔心。”
約翰·布朗顯然低估了眼前這個德高望重的專家,隊員們聯名向凱爾特人隊請願,要求約翰·布朗走人,凱爾特人隊隻屬於奧爾巴赫。這是一次力量不均衡的較量,籃球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球隊經理向老板逼宮的事件,不幸的是,在肯德基王國叱吒風雲的約翰·布朗先生,開了先河。他的錯誤是致命的,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裏指手畫腳,這種自以為是的做法導致了他最後黯然離職,將球隊轉手給別人。
結局是富有戲劇性的,奧爾巴赫重新率領凱爾特人隊,再現了昔日的輝煌,而約翰·布朗則從這次慘敗中吸取了教訓,從此再也沒有踏入籃球界,而是開始進入政壇。雖然在與奧爾巴赫的鬥爭中一敗塗地,但是從此籃球賽場上少了一個蹩腳的老板,在政壇上又升起了一顆明星,約翰·布朗成功競選為肯塔基州第55任州長。
約翰·布朗的錯誤讓他狼狽不堪,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他及時終止了錯誤,開始了新的征程。
有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畫家,在街頭作畫,畫的是一個英俊的少年,少年的臉上熠熠生輝,這時他的畫作要完工了,他正在精心地修改畫中主人公的鞋子。一個鞋匠在畫家的身後看熱鬧,忽然他發現了畫作中鞋子的一處錯誤,就毫不客氣地指出來了,畫家按照鞋匠的意見修改之後,果然人物傳神多了。
沒想到,鞋匠並不打算住嘴,他又開始品評畫作的其他部分:臉太平淡了,衣服的色彩也不對……畫家忍了很久,終於忍不住了,丟下畫筆對鞋匠說:“先生,您最好還是隻說鞋子吧。”
這則故事雖然短小,卻蘊含了很深的哲理:術業有專攻,如果身處最擅長的領域,你無疑是專家,而一個門外漢卻要不懂裝懂,甚至愛麵子,瞎指揮,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一個鞋匠,還是隻談論鞋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