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功靠團隊,小成功靠個人。
——比爾·蓋茨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一種收獲不是經過付出得來的。隻有體驗到奮鬥的艱辛,才能有超越自我的決心,所以經曆困難、接受考驗都是成長的必修課。
與IBM公司的合作固然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機會,但是這期間的酸甜苦辣也讓比爾·蓋茨體驗到了受製於人的苦惱。在為IBM公司開發操作係統的一年裏,IBM公司對微軟公司的保密工作要求極為嚴格。微軟研發小組的人都集中在西雅圖國家銀行大廈8樓微軟公司的一間辦公室裏。這間辦公室位於走廊的盡頭,長9英尺,寬6英尺,房間沒有窗戶,也沒有空調設備,酷熱的夏天室溫達到38℃,可IBM公司還不允許他們開門。這是一幢公司眾多的寫字樓,微軟公司的隔壁是一家證券公司,IBM公司在辦公室裏安裝了一種專門的保險箱,要求一切與“象棋計劃”有關的資料、文件都不得帶出房間。更有甚者,IBM公司還要求在房間的天花板上安裝鐵絲網,說是為了防止有人從屋頂進入房間,但是這個要求被比爾·蓋茨嚴詞拒絕了,他們是在工作,而不是住監獄,雖然這裏的確不比監獄好多少。
IBM公司的人就像監獄的看守,他們不定期抽查,有一次天氣太熱,幾個人實在忍不住了就開門通通風,恰好IBM公司的人前來巡查,因此微軟公司遭到嚴厲的警告。但是他們不得不接受,因為他們也明白這種保密的意義。商戰也是信息戰,一旦泄密,滿盤皆輸,所以微軟公司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們在那段時間都變得循規蹈矩了。
微軟公司的幹將們過了一段隱居生活,他們不再出現在冬天的滑雪場、有聲有色的電影院裏了。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他們知道犧牲是必要的。當然,他們也會焚膏繼晷地工作5天5夜,隻為能親自參觀史無前例的航天飛機發射的大場麵。
IBM公司成全了微軟公司,前者為後者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平台,但是這其中夾雜著微軟公司心理上的委屈,也有被牽引著被動行動走彎路的痛苦。IBM公司經常派人不定期巡查微軟公司,這是一件讓比爾·蓋茨很頭疼的事,如果微軟公司派人到邁阿密,幫助IBM解決技術難題,他們的“待遇”更是高到讓人無法忍受。在IBM公司,總有人如影隨形地“照顧”微軟公司的技術人員,包括在休息場所也讓客人們感到拘謹,似乎IBM公司到處是秘密,而來的人都圖謀不軌。“在IBM辦事真不容易。在那裏事無巨細,都要由高層人士做決定,為了解決一個小問題,我們不得不花幾個星期撰寫報告並等待批準。”與IBM公司打過交道的微軟員工感慨地說。
這樣的關係勢必使兩家公司的關係日趨緊張,而IBM公司這種高度集權的做法往往貽誤戰機,不僅讓自己發展緩慢,也會給合作夥伴帶來損失。IBM在輝煌了一段時間之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們似乎忘了商場風雲變幻,稍有不慎就會被殘忍地擠出擂台。IBM滿足於現狀,對自己開發的軟件過於自信,對微軟提供的軟件方案又都處理滯後,很快IBM所占領的個人計算機市場就被瓜分了。
微軟曾經設計了一套多計劃軟件,設計時充分地考慮了各種計算機的兼容性,作為軟件本身是一個傑出的成果,但是這套軟件存在著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在它受到IBM公司要求的製約,隻能使用64K的內存,所以在功能和速度上都沒有絕對的競爭力。而且這款軟件微軟公司在1982年春天就交給IBM公司了,可是直到當年的10月,才遲遲麵世。
“我們一直在為一個錯誤的要求而工作。”西蒙伊提起這款不幸的軟件時歎息著說。當時微軟公司有一個導向失誤,他們第一次喪失了判斷力,沒有預見到大內存計算機將會迅速崛起,所以設計時沒能使自己的產品滿足更高的需要。而且這款軟件本來就在小內存卡上運行,再過分考慮廣泛的適用性,就使計算機運行速度變得更加緩慢,而運行速度快慢是人們選擇軟件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就讓這個很好的軟件有價無市,就像當初比爾·蓋茨說的錄像機製式那個例子一樣,他們好像犯了索尼堅持用BETA製式一樣的錯誤,內行的人懂得這款軟件的技術價值,但是在消費者那裏是不需要這麽高的技術含量的。
為了突出自己,微軟公司把“多計劃”改成了“微軟計劃”,這款軟件其實也為微軟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榮譽。“多計劃”軟件一出台就受到了多家媒體的高度評價。《軟件評論》雜誌說它易學易用,功能強大,擁有全部必需的性能,是同類產品中的最佳選擇。《世界信息》周刊將“多計劃”軟件評為“年度最佳軟件”。可是因為“多計劃”最開始的導向失誤,它很快就被後來者“Lotusl-2-3”所取代。1983年的時候,“多計劃”軟件從應用軟件這個最重要的市場中被完全擠了出去,隻勉強排進暢銷軟件排行榜的30名之列,而且還有下滑之勢。
痛定思痛,微軟公司考慮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一方麵考慮擺脫IBM公司的陰影,另一方麵開始另辟蹊徑,既然在國內市場慘敗,那就到國外去開拓新戰場吧。
下過圍棋的人都知道,當你在一個地方被困住的時候,絕不能鑽牛角尖,暫時把這個死角擱置在一邊,另外開辟新領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等到全局發生變化的時候,當初的死角也就絕處逢生了。
比爾·蓋茨把目光轉向了歐洲大陸。比爾·蓋茨對自己公司的軟件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覺得“多計劃”軟件雖然在美國市場業績不佳,但是勝敗乃兵家常事,微軟公司總有一天會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多計劃”的思路是沒錯的,微軟公司不是輸在技術上,而是輸在戰術上。對於技術公司而言,隻要技術領先就一定會有突圍的機會,況且比爾·蓋茨早就對國外市場有占領計劃了。日本市場自不必說,歐洲市場他也派人去展開工作了。
1982年初,微軟公司派鮑勃·奧裏爾去歐洲調研。鮑勃·奧裏爾的第一站是英國,他發現英國最暢銷的計算機是由皇家爵士大衛·辛克萊設計的辛克萊計算機。這款計算機在英國的銷量比著名的蘋果或坦迪計算機高9倍之多,而且就整個歐洲而言,蘋果和科莫多計算機的市場最大,幾乎看不到IBM計算機。
鮑勃·奧裏爾是一個公關專家,他竟然設法使英國生產CP/M-86操作係統的維克多公司改變了主打產品,開始轉向生產微軟公司的MS-DOS係統。接著他又到法國,說服了布爾公司、RE公司和雷諾公司支持MS-DOS係統,在他的監督下,BASIC作業手冊也有了法文版和德文版。他做這些的時候,遠在美國的軟件公司還在為爭奪本土市場打得不可開交。
1982年8月,微軟公司又派遣傑夫·雷克斯到歐洲推廣“多計劃”軟件。傑夫·雷克斯的法國之行可謂悲喜交加,他同女友結伴而行。到法國卡萊以後,他們租了一輛汽車,沒想到5分鍾以後就發生了車禍,女友受傷住進醫院,幸而傑夫·雷克斯安然無恙,還可以繼續工作,這就給他帶來了好運。所謂否極泰來,傑夫·雷克斯的旅伴變成了同事鮑勃·奧裏爾,他們選擇了安全係數更高的火車從卡萊去巴黎,結果遇到了蘋果公司的駐法代表喬欽·坎賓。雙方聊得很盡興,很快就達成了一項協議,喬欽·坎賓同意在銷售量極高的蘋果二號機上搭售微軟的“多計劃”軟件。這是一樁不小的買賣,傑夫·雷克斯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悅,立刻趕回醫院向躺在病床上的女友表達了結婚意願,這或許是微軟公司的另一項喜人的業績。
就這樣,微軟公司漸漸打開了歐洲的局麵,他們已經有了各種歐洲語言版本的軟件,而且市場也有條理地分成了英國、德國和法國三個主要市場,正有計劃地在各國設置分公司。
當“多計劃”軟件在美國受挫的時候,比爾·蓋茨隻是憤怒,卻沒有絕望,因為他還有秘密武器。
1983年5月,微軟公司法國分公司成立,法國人邁克爾·拉孔貝通過麵試成為了負責人。在微軟的團隊裏,沒有國籍之分,他們都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釋放自己的激情,為了人生理想而團結奮鬥。
1983年的9月,“多計劃”軟件法文版正式發售,因為前期工作到位,蘋果、IBM公司的個人計算機都搭售了這款軟件,此方不亮彼方亮,“多計劃”軟件順利登陸歐洲。微軟乘勢而上,法國第二大計算機公司費多克公司還請微軟為他們編寫了特定版本的“多計劃”軟件,這個軟件不久在法國應用軟件排行榜上榮登榜首。
比爾·蓋茨領導的微軟公司沒有倒下,它搶占歐洲市場的戰略極為成功。他在美國的對手Lotus1-2-3軟件法文版於1986年才進入法國,那時微軟早已在法國一統天下;另一方麵,歐洲市場也為微軟賺了一大筆錢。微軟公司再殺回美國本土的時候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寄人籬下的小公司了,它已經成為國際著名的軟件公司。
§§第六章 用實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