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欲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有強大的動力才能在好的職業中獲得成功。你必須在心中有非分之想,你必須盡力抓住那個機會。
——比爾·蓋茨
人們做事情的時候風格各異,有人穩健有人衝動,很多時候“衝動”會引發悲劇,但是適當的衝動會是一種正能量。
“依我看,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加利福尼亞州沒有那麽多工廠和煙囪,尤其是沒有像你這樣好衝動的年輕人。”基爾代爾教授在電話裏曾對比爾·蓋茨這樣說。
基爾代爾教授說得沒錯,華盛頓州的確是因為多了比爾·蓋茨這樣一個年輕人,而將在州誌上多一頁其他州都沒有的輝煌的記錄。但是他說的“衝動”是指比爾·蓋茨對生活目標的追求高,總被一種勃勃雄心驅動著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並不是說比爾·蓋茨是一個盲目衝動的年輕人,他知道他是一個膽大心細的追夢人。
比爾·蓋茨一方麵有儒商的風度,另一方麵又有生意人應該有的細心,正是這樣的性格,他才能迎來命運的垂青。
比爾·蓋茨把IBM公司的人介紹給數字研究公司的原因還在於他知道基爾代爾教授與英特爾公司往來頻繁,幾乎每周都去一次英特爾公司做技術顧問,基爾代爾教授還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為英特爾公司編寫出一種PL/M語言,比BASIC語言還要嚴密。所以比爾·蓋茨覺得這次IBM公司采用的就是英特爾公司的芯片,那麽讓更熟知英特爾公司的基爾代爾教授來研發新係統會更好,這樣才出現了一段出讓機會的商場佳話。
不過數字研究公司與IBM公司似乎緣分不夠,他們沒有走到一起,最終IBM公司還是與計劃中的第一人選——微軟公司簽下了秘密合作合同,從此微軟在“藍色巨人”的身旁迅速長大。
因為數字研究公司沒有同意與IBM公司合作,為了避免商業糾紛,微軟就不能在CP/M係統上為IBM設計新係統了,他們必須自己研發一個基本運行係統,這是一個大挑戰,可是比爾·蓋茨並不害怕。
比爾·蓋茨對計算機軟件領域始終非常關注,他知道在西雅圖有一家計算機產品公司,以出售計算機主機板為主。他們公司有一個SCP-DOS係統,是專門為8086芯片開發的16位操作係統,可以用來代替CP/M係統,它的開發者叫蒂姆·帕特森。
蒂姆·帕特森是比爾·蓋茨的熟人,所以比爾·蓋茨知道蒂姆·帕特森開發SCP-DOS係統的過程,說出來很巧,這也與基爾代爾教授的拒絕有關。原來蒂姆·帕特森用來做中心處理器的,就是英特爾公司的8080芯片,他非常需要一種16位的操作係統,否則他的硬件無法出售。於是他請基爾代爾教授幫忙,但是一向好遊山玩水的教授沒有答應。基爾代爾教授的人生目標不是比爾·蓋茨式的“我要贏”,而是一種隨意的快樂,他不願意受到任何約束,一切需要時間限製的程序設計都是他不願意接受的。蒂姆·帕特森隻好自己花時間來設計,半年之後,也就是1980年4月,SCP-DOS係統問世,這款係統最初的名字叫QDOS。當時蒂姆曾經問過保羅·艾倫,微軟公司是否有興趣獲得這種軟件的使用許可權,因此比爾·蓋茨比別人更了解蒂姆·帕特森的成果有什麽意義。比爾·蓋茨覺得在蒂姆·帕特森的QDOS係統基礎上進行改造,微軟公司開發新軟件就會按IBM公司的要求準時完成。
1980年10月,保羅·艾倫找到蒂姆·帕特森,說微軟公司對他的QDOS操作係統很感興趣,希望能買下這個軟件。蒂姆·帕特森把QDOS的使用權賣了10萬美元,他不知道,他還將在這款軟件上得到更大的利潤。
有了QDOS做基礎,微軟公司為IBM公司設計軟件將會縮短1年的時間,信心十足的微軟公司去IBM公司談判了。比爾·蓋茨、保羅·艾倫和史蒂夫·鮑默爾三人一起上陣,飛往佛羅裏達州的博卡拉頓,三人在飛機上還在反複檢查報告。從邁阿密下飛機後,比爾·蓋茨忽然發現自己沒打領帶,他在去博卡拉頓的途中買了一條新領帶,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個十足的老板模樣。
在IBM公司的會議室,已經有14名技術人員在那裏等待遠道而來的客人了。他們知道來人很年輕,但還是被三人的樣子嚇了一跳,更嚇到他們的,是這三個年輕人對專業知識的精通。
雙方圍繞技術問題熱烈地討論,IBM公司設計組的員工問了幾十個問題,比爾·蓋茨都一一做了詳細的回答,他看出來對方很滿意。“你們公司有幾個像你這樣的人?”這是IBM公司的人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可以說我們公司每個人都和我一樣,”比爾·蓋茨說,他還補充了一句,“我是我們公司裏學曆最低的一個。”吃午飯的時候,比爾·蓋茨很開心,他覺得離最後簽約的時刻不遠了。
“微軟公司?就是瑪麗·蓋茨的兒子的那家公司嗎?”公司的新董事長約翰·奧佩爾問比爾·蓋茨。“是的。我就是她的兒子,我叫比爾·蓋茨。”比爾·蓋茨回答。好運要來是擋不住的,約翰·奧佩爾原來曾與瑪麗·蓋茨共事過。在聯合道路公司董事會時,他們都是董事。他對瑪麗·蓋茨高貴的人格和嚴謹的作風有著深刻的印象,他覺得老朋友的兒子也應該不錯。總之,小小的微軟公司最後與大大的IBM公司簽訂了共同研製個人計算機的合同,那是1980年的11月6日。
微軟公司拿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單生意,他們像機器一樣忙碌起來,兩家公司相距4000公裏,除了用郵件的方式聯係,有時候也要實地交流。比爾·蓋茨已經習慣了在飛機上睡覺,這樣可以把時間節約下來,下飛機就進入工作狀態。有時候他的行程是一天在天上飛13000公裏。這時候,這個精力充沛的小夥子表現出了他“衝動”的一麵,他總是充滿活力,從沒有萎靡不振的時候。
在軟件開發進入尾聲的時候,這個被基爾代爾教授認為“衝動”的人做了一件最冷靜的事。微軟公司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是將QDOS係統使用的8英寸的磁盤改為5.25英寸,這就要改變數字的記錄狀態。有一天,蒂姆·帕特森突然接到了IBM的電話,谘詢DOS係統的問題,這讓他很茫然。當他問對方是誰時,對方忽然意識到這不是他們要找的人,他們馬上就搪塞一下掛斷了電話。蒂姆·帕特森當然不知道電話是誰打來的,也不知道他的軟件正在脫胎換骨,被微軟公司打造成另一番模樣。
蒂姆·帕特森不了解情況,諳熟法律的比爾·蓋茨可是非常明白,當微軟按照IBM公司的要求提交了所有的軟件,雙方的合作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與完善即將公之於眾的時候,他開始著手解決他擔心的問題。比爾·蓋茨知道,微軟公司從西雅圖計算機公司手裏購買的QDOS軟件的版權並不完整,按照保羅·艾倫與蒂姆·帕特森的合同規定,將這個軟件轉讓給其他公司的權利,西雅圖計算機公司依然保留著,這可是一個隱患。
保羅·艾倫與蒂姆·帕特森關係密切,往來較多,所以比爾·蓋茨把這件事交給了保羅·艾倫,他讓保羅·艾倫對蒂姆·帕特森說微軟公司有意得到QDOS的完全轉讓權,借口是為了全麵對付數字研究公司,這可真是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
當時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的老板是羅德·布洛克,他聽說以後覺得沒什麽不妥,就答應與微軟公司簽約。等到見麵的時候,羅德·布洛克才知道微軟要購買的是這個軟件的專利權。原來比爾·蓋茨用了一個障眼法,先是約好羅德·布洛克見麵,然後在合同上做了一個看來不起眼卻重要的調整,他把說好的購買唯一使用權改成了專利權。為了十拿九穩,比爾·蓋茨開出了優惠條件,那就是允許西雅圖計算機公司繼續使用這個軟件,而且日後可以免費使用它的升級版本。被蒙在鼓裏的羅德·布洛克看到合同後覺得對自己的公司沒有不利的地方,看起來還很有誘惑力。他不僅又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收益,而且還可以有後續的一些利益。
所以說不是每一個好部下都能遇到好將軍,羅德·布洛克對蒂姆·帕特森的軟件並不了解,不知道微軟公司借助它做成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他甚至覺得那是一個沒有什麽前途的軟件。現在有免費的午餐,他不僅沒有失去這個軟件的使用權,將來還可以免費使用升級版,他可不能坐失良機。再說,IBM公司與微軟公司的保密合同也幫了比爾·蓋茨的大忙,沒有人知道西雅圖的小夥子們正在和老練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大公司一起合作。羅德·布洛克很高興地與微軟公司簽署了專利轉賣的協議,他們雙方都很滿意。
1981年8月12日,在微軟公司從西雅圖計算機公司買下QDOS操作係統轉讓權後的第16天,IBM公司在紐約宣布了新型個人計算機問世的消息,並展出了一台樣機。這台樣機所采用的運行係統就是在QDOS基礎上改良的MS-DOS係統,可此時它已經完全屬於微軟公司了。這個係統將為微軟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遠比給羅德·布洛克的午餐費多得多!
IBM的個人計算機銷售非常成功,一年之後就售出了13000多台,收入多達4300萬美元,而又一年過去的時候,IBM計算機的銷量已經突破50萬大關,把惠普、數字設備公司、德州儀器公司、施樂公司等計算機大家們遠遠地拋在了後麵,“象棋計劃”實現了IBM公司重新領跑的夢想。在這個真實的美夢中一鳴驚人的,還有它的合作夥伴——微軟公司。
IBM公司的成功,催生了比爾·蓋茨所說的那種“正反饋”現象。由於個人計算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各種軟件也相應地開發出來,軟件行業發展迅猛,競爭激烈,一場軟件大戰打響了。微軟公司挾著一股銳氣帶著他們的MS-DOS、BASIC、FORTRAN、PASCAL語言和一個驚險遊戲、一個打字程序加入了這場大戰,由於與IBM的成功合作,更多的人認識並認可了微軟,微軟大踏步向軟件行業第一方陣走去,並且勢不可擋。
一切都是“衝動”的小夥子比爾·蓋茨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總是未雨綢繆,有時候他的冷靜才顯露出他“魔鬼”的一麵。可這就是商場,需要衝動,也需要冷靜,而且如果沒有比爾·蓋茨的發現,蒂姆·帕特森的心血或許真的就被湮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