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堅強的持久心,一個庸俗平凡的人也會有成功的一天,否則即使是一個才識卓越的人,也隻能遭遇失敗的命運。
——比爾·蓋茨
“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大鵬展翅如果能借助好風就可以扶搖直上九萬裏,這樣的機遇可遇不可求,所以當機會敲門之前,一定要鍛煉好自己高飛的本事。
當下微軟公司在計算機軟件行業已坐穩第一把交椅,但是30多年前,微軟剛剛起步,與當時處於計算機產業第一集團的IBM、蘋果的差距相當大,所以當IBM公司的人主動同小小的微軟聯係的時候,對微軟來說確實是一種榮幸。
能得到這種殊榮,不是偶然,是因為微軟公司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在公司的發展上理性而勤奮,更是因為比爾·蓋茨的發展理念比較先進,總能使研究的時間最短也最有效。而IBM之所以看中了尚在發展中的微軟公司,絕對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起IBM公司計算機界每個人都會倒吸一口涼氣,因為這家公司太強大了。一般的公司與它相比,就像是一隻螞蟻或蚱蜢,同一隻巨大的猛獁象站在一起,毫無競爭能力而言。可誰能想到這隻大象也有陷入泥潭苦苦掙紮的時候呢?
美國IBM公司始建於1911年,全稱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在銷售奇才托馬斯·沃森手中壯大,是20世紀20年代最大的時鍾製造商,也是電動打字機的市場霸主。IBM公司在計算機領域起步較早,從1951年起就開始經營計算機,家大業大影響大,到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IBM已經占據了本土60%的市場份額,而且大部分歐洲市場也在其掌握之中。據說因為IBM高速膨脹,美國聯邦政府曾在1969年的時候對它的經營進行了幹預以保障競爭自由,如果不是這樣,IBM公司會發展成什麽樣是沒人能夠預料到的。1980年的時候IBM公司的員工多達34萬人,其中數以千計的經理人員統一身著藍色製服,所以IBM又被人們稱為“藍色巨人”。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要想在殘酷的競爭時代永遠地占據魁首是非常艱難的,即使“藍色巨人”IBM也很難做到。尤其是在成功經營了半個世紀以後,IBM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和生產模式,穩健歸穩健,卻難免帶有一些保守的味道,這就在技術變革時代顯得步履沉重了。
IBM公司在硬件和軟件方麵都有成熟的開發和生產的部門,他們一貫主張“自力更生”。在計算機硬件製造上,20世紀80年代初,80%的大型計算機市場占有率讓他們生出些許安全感。就是這種絕對的領頭羊的位置迷惑了IBM的眼睛,他們固執地認為,70年代末出現的個人計算機浪潮不過是一場遊戲,小型計算機不過是嬉皮士之流手中的玩具而已。等到IBM公司發覺小型計算機才是未來主流的時候,他們想要再度領跑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IBM公司的決策人立刻召集專家開會,研討個人計算機開發的問題。有的人提出走捷徑,就是收購現有的較有名氣的個人計算機生產公司,但是這條路很快就被堵死了。
IBM公司最初想收購阿塔裏個人計算機公司,可是有人駁回了這條建議,理由是阿塔裏不是美國最好的公司,於是他們又想收購蘋果公司,可是這家美國最好的公司並沒有出賣自己的打算。不好的不能買,好的買不來,IBM公司又回到了原點。
“我們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有人建議按公司的老傳統辦。“時間問題怎麽解決?”係統部實驗室主任比爾·洛威立刻提出質疑。
因為從開始研發到生產成品,這期間至少要用4年的時間。4年,在時間的長河裏不算什麽,但是在計算機行業裏,這可能意味著幾個時代都過去了。蘋果公司利用4年的時間,用蘋果二號機成功替代了風行一時的阿爾塔,若等IBM公司研究出自己的個人計算機時,誰知道在技術上又會落後多少年呢?那樣,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生產出來的不過是一堆廢品而已。
“是啊,這無疑是指望一頭笨重的大象去跳節奏飛快的踢踏舞!”董事長法蘭克·卡裏憂心忡忡地說。
形勢所迫,IBM公司不得不改變過去的傳統,他們製定了一個“象棋計劃”,要以最短的時間,在小型計算機領域占據有利地位。
為了執行“象棋計劃”,IBM公司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個人計算機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麵。仔細研究以後,他們總結了蘋果公司以及其他較好的公司領先的經驗。其中有一條,就是鼓勵和支持一些軟件公司開發軟件,這樣會有效縮短新產品的試驗期。於是,委員會建議公司高層改變一下傳統的自主研發模式,采用這一辦法。
IBM公司經過慎重考慮,同意了委員會的建議,但是他們要求這件事在沒成功之前不能公開,一切都要秘密進行,將來達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委員會的成員欣然接受,他們也希望事情順利。
在佛羅裏達州的博卡拉頓研究中心,“象棋計劃”委員會的成員們緊鑼密鼓展開了工作,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合作夥伴。經過對全美國計算機市場流行的幾種計算機的研究,委員會決定在硬件上采用英特爾公司的微處理器,而在軟件上則注意到了微軟公司。因為在研究中他們發現,微軟公司雖然不是全美國最有名的軟件公司,但卻是在這些年中一直保持向上發展勢頭的公司。微軟公司以BASIC語言為首的幾個基本軟件已經在小型計算機領域成為了標準,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微軟公司產品的銷售量每年都在翻番,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請安排一個時間與我們見麵,我們是IBM公司的代表。”一個電話突然打到微軟公司。“今天不行,我已經有了約會,可以把時間定在下周。”比爾·蓋茨告知對方,因為他覺得IBM公司雖然在本行業舉足輕重,但是並沒什麽必要為了他們改變自己的日程。況且自己也不是沒和IBM公司打過交道,以前在電話裏他們就商議過購買軟件的事。“兩個小時以後我們的代表就會飛到西雅圖。”IBM公司的人很強勢,自顧自說了他們的行程。看來IBM公司不是購買軟件這麽簡單,他們弄得如此神秘,還派代表親自前來,這裏麵究竟有什麽秘密呢?如此一來,比爾·蓋茨就必須認真考慮他該如何對待兩位神秘的訪客了。
比爾·蓋茨意識到事關重大,當下沒什麽比會見IBM公司的代表更重要的事了——哪怕是他跟阿塔裏公司董事長的約會。
比爾·蓋茨取消了約會,與同事兼老友史蒂夫·鮑默爾一起會見了IBM公司的代表。他們脫下圓領衫、牛仔褲和運動鞋,換上了筆挺的西裝和閃亮的皮鞋,目的是想告訴大公司的人,微軟公司也很正規,很講究禮儀。
“請在這份協議上簽個字。”IBM公司的代表一見麵就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要求。比爾·蓋茨覺得很奇怪,他看了看協議的內容,不假思索地簽了字。協議上規定比爾·蓋茨一方保證不泄露談判的任何內容,同時也不可以向IBM公司的代表談及微軟公司的任何機密,例如某些設計構想,以避免日後發生糾紛,而且微軟公司永遠不得對IBM公司提出法律訴訟。
這是一份莫名其妙的協議,但是精通法律的比爾·蓋茨覺得對自己並沒什麽不好,所以他簽了字,等待秘密被揭開。“這是迄今為止我們公司做的最不可思議的事。”兩位代表嚴肅地說。接著IBM公司的代表向比爾·蓋茨提了一些問題,比如微軟公司生產哪些軟件,個人計算機的哪種功能最重要等,根本就沒什麽秘密可言。“不要給我們打電話,我們會打給你們的。”臨別時奇怪的訪客留下了一句奇怪的話。
真是莫名其妙,毫無實質性的交流卻弄得神秘兮兮的,比爾·蓋茨一頭霧水,可是他相信大名鼎鼎的IBM公司不可能僅為了了解一個小公司而采取如此神秘的行動,他隱約覺得一件關乎微軟公司命運的大事就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