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鎂光燈下是墮落的,站在講台上是墮落的,因為他們會讓你覺得,你比別人更聰明。
——比爾·蓋茨
在中國曆史上有過一個最輝煌的時期,它使天下得知東方有文明古國,對神秘的漢文化充滿敬仰,那就是大唐盛世。而唐朝之所以那麽強大,與君主的治國思想和個人修養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唐太宗李世民經玄武門事變登得寶座,雖然他當上皇帝的過程充滿陰謀與血腥,但是在當上皇帝以後,他卻為李氏天下的興盛殫精竭慮。李世民統治時期,國泰民安,朝野上下一團和氣,這些固然與他的才能有關,也與他善於聽忠言采勸諫有關,他與大臣魏征的君臣關係更被傳為美談。
據《新唐書·魏征傳》中記載,鄭國公魏征病逝,皇帝李世民親自為其撰寫碑文以表達自己痛失愛將的心情。李世民還說出了“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的名言。意思是以銅鏡作為對照,可以把衣帽穿戴整齊;以曆史作為對照,能知道國家的興衰更替;如果以別人為對照,可以看清自己的成敗得失。李世民用形象生動的例子說明行正道興家國的體會,人要不斷自省,而且要有敢說真話有真本事的朋友,他很幸運遇到了魏征,當然魏征比李世民更為幸運,李世民不計前嫌把曾為大哥做幕僚的魏征留在身邊,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氣度。
1975年7月,一家小公司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注冊成立了,公司名字叫“微軟”,是英語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和Software(軟件)的縮寫。這個名字毫不張揚,隻是簡單直接地概括了公司的經營領域和研究對象,公司的兩個創辦者平均年齡21歲,年齡稍長的叫保羅·艾倫,22歲,年齡稍小的叫比爾·蓋茨,20歲,都不是本地人。誰也不會想到,這兩個年輕人改變了世界計算機領域的格局。
計算機天才比爾·蓋茨建立了微軟天下,他的身邊當然不乏新朋舊友,而他以誠待人、知人善用,最後留在身邊的都是肝膽相照的知音。
比爾·蓋茨還在湖濱中學的時候就因為數學與計算機方麵的才能成為了名人,他在計算機房結識了保羅·艾倫,從此與保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保羅·艾倫給比爾·蓋茨的印象是知識淵博、性格寬厚。保羅·艾倫書生氣十足,雖然身材健碩,但是說話柔聲細語。他的爸爸曾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工作20多年,所以保羅·艾倫得以博覽群書,雖為一個中學生,他懂得的知識已經非常多了。比爾·蓋茨經常問他一些奇怪的問題,而保羅·艾倫幾乎是有問必答。諸如汽油是從哪兒來的、“精煉”汽油是什麽意思、汽油是怎麽驅動汽車的等等,保羅·艾倫的回答總是有趣而易懂。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還有很多共同愛好,比如他們都酷愛科幻小說,都對數學感興趣,他們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很多人都不理解,這兩個孩子每天躲在計算機房弄那些稀奇古怪的程序有什麽意思,可是這兩個怪學生卻樂此不疲。
保羅·艾倫比比爾·蓋茨知識領域寬,比爾·蓋茨數學比保羅·艾倫更好,用比爾·蓋茨的原話說,“兩個人互為對方的資料庫”。保羅·艾倫比比爾·蓋茨高兩個年級,但是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誌向追求讓他們攜手開創了一個偉大的事業。
西蒙伊也是比爾·蓋茨好友榜上長期留名的人。西蒙伊於1948年生於匈牙利,身為電氣工程教授的兒子,他從小就被父親寄予厚望,希望他也能成為一名工程師。西蒙伊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在匈牙利堪稱計算機神童,他設計的第一款軟件就被國家買去用於國家建設。
西蒙伊編寫計算機軟件的條件並不比比爾·蓋茨好多少,匈牙利的計算機技術並不很發達,所以西蒙伊是在一台俄國生產的笨重無比的老式計算機上開始自己計算機軟件開發之路的,那台足足有一幢房子那麽大的龐然大物成為了一個孩子走向計算機軟件頂峰的階梯。
匈牙利不僅計算機技術落後,而且信息也比較封閉,這讓西蒙伊感到十分鬱悶,因為計算機技術是時代最前沿的、最活躍的技術,他在國內根本沒有辦法與世界先進技術進行交流和學習,這會使他落伍的。形體巨大而功能落後的“烏拉爾2型”計算機為西蒙伊做了啟蒙,而西蒙伊漸漸感到寂寞,因為全國都沒有幾台計算機,他幾乎沒有水平相當的同道中人。不過世界畢竟是逐漸開放的,西蒙伊迎來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他抓住了它。
1964年,一個國際貿易洽談會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西蒙伊帶著自己的軟件參加了這次洽談會。在會上,西蒙伊結識了丹麥丹尼西計算機公司的代表,他把自己編製的一個示範程序送給了他們,希望自己能在丹麥找到知音。
丹尼西計算公司的人言而有信,西蒙伊的軟件被帶回國後在丹麥計算機界得到了認可,一些公司聽說這個軟件的設計者還不到20歲,覺得很有培養前途,經過多方聯係,他們找到了當時年僅16歲的西蒙伊。為了自己心愛的事業,西蒙伊背上行囊離開家鄉到了丹麥,從此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西方謀得了生存空間。在丹麥工作了幾年後,西蒙伊選擇了繼續學習,他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讀書。
1972年,西蒙伊應聘美國施樂公司計算機研究中心(PACR中心)成功,進入到研發計算機軟件的新階段。與比爾·蓋茨不同,西蒙伊特別喜歡到學校學習,施樂公司與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很近,西蒙伊一邊工作,一邊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學位。
施樂公司給西蒙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PARC中心有過不少驕人的成績。PARC中心設計的阿爾托計算機曾激發蘋果之父喬布斯開發出麥金托什,即蘋果電腦在LISA後第二部使用圖形用戶界麵的電腦,麥金托什的意義在個人電腦首次廣泛應用圖形用戶界麵,它為蘋果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效益。阿爾托計算機也啟發了比爾·蓋茨開發視窗,即WINDOWS軟件,它使微軟公司成為行業翹楚。在這樣專業的部門工作,西蒙伊的能力得到了發揮。
PARC中心與斯坦福大學合作研究出一種新型計算機工具——鼠標,為廣大計算機從業者和愛好者提供了難以用語言表述的方便。西蒙伊對鼠標非常熟悉,他為阿爾托計算機研發的文字處理程序就是第一個用鼠標的軟件。西蒙伊給他的這款軟件命名為WYSIWYG,就是“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首字母縮寫,意為所見即所得。後來因為西蒙伊到了微軟工作,他的這個設計在微軟有了更大的用處。
沒有一個公司在利益微薄的情況下能長期存在,施樂公司雖然擁有一大批高級技術人才,但是公司在銷售方麵人才稀少,好酒仍需人吆喝,施樂公司的業績不佳,那些付出辛勤腦力勞動的技術人員感到不滿,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能及時轉換為商品,這是對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也導致公司極其嚴重的人才流失。充滿戲劇性的是施樂公司的技術人才大多選擇了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從同事變成了對手。
1980年,朋友給了西蒙伊一個名單,說如果西蒙伊準備跳槽,可以按照名單上的人名去聯係,這份名單上的第一個人就是比爾·蓋茨。好朋友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給你有益指點的人,那個朋友給西蒙伊提的是非常好的建議。
西蒙伊選擇了名單上的第一個人,他來到了微軟公司,接待他的是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默爾,就是在哈佛與比爾·蓋茨徹夜長談的那個史蒂夫·鮑默爾,現在他們一起創業了。
與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默爾接觸5分鍾後,西蒙伊就決定留在微軟了。雖然後來他也與名單上的其他人聯係過,但是他還是比較傾向於當時還不是很強大的微軟,他的直覺告訴他,留在那兒沒錯的。微軟公司必將對計算機產業產生巨大衝擊,這是最吸引他的。
比爾·蓋茨對西蒙伊的名字早有耳聞,曾有朋友對他說,如果西蒙伊有一天來微軟求職,那麽千萬要留住他。所以比爾·蓋茨聽說前來的人是西蒙伊的時候,他親自迎接,並全程陪伴西蒙伊參觀了自己的公司,他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向西蒙伊做了說明。
比爾·蓋茨的坦誠和對計算機事業的高遠追求,給西蒙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與實際年齡極不相符的老練的老板,一個與實際年齡相符的充滿活力的青年,這兩個身份奇妙地結合在比爾·蓋茨身上。
微軟的朝氣與施樂公司的暮氣沉沉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做出了最後的決定。當他向施樂公司提出辭呈的時候,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為什麽會做出這種傻事:放棄世界上最好的實驗室,而與一群孩子胡鬧。西蒙伊不想對那些人作任何解釋,他隻想用事實說話。
西蒙伊的加盟讓微軟如虎添翼,比爾·蓋茨與西蒙伊相見恨晚,他們迅速成為了好朋友,在西蒙伊身上有比爾·蓋茨熟悉的東西,而在比爾·蓋茨身上也有西蒙伊需要的鬥誌。西蒙伊成了為數不多的能改變比爾·蓋茨想法的人,他們密切配合,互為明鏡,終於做出了一番大事業。做朋友是要靈犀相通的,西蒙伊也曾想把兩個朋友拉進微軟公司,他知道這裏水深可供龍遊,但是他的兩個朋友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不知道當微軟成為行業領軍者的時候他們又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