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學校後的生活不像在學校一樣有學期之分,也沒有暑假之說。沒有幾位老板樂於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去完成。
——比爾·蓋茨
在《孟子》的《離婁章句上》中,孟子表達了他的政治主張,希望施政者“法先王”和“選賢才”,在這篇文章裏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後人對儒家“仁政”觀並不陌生,反而對文章中的例子非常感興趣,孟子提到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就成了我們熟知的格言警句。
孟子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即使是天才也應該遵守一定的法則,否則也將一事無成。他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在文章中提到了好多著名的人物。相傳離婁是黃帝時期一個目力極強的人,據說能在百步之外看到秋毫之末,公輸子就是我們常說的魯班,中國最優秀的木匠,鋸子和傘的發明者。師曠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是非常有名氣的音樂家,至於堯舜更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明君。孟子的意思就是即使有離婁的好視力、公輸子的精巧技藝,如果不借助圓規和曲尺也不能畫出標準的方形和圓形,即使有師曠那樣的對音符的分辨力,如果不用五音做參照,也不能校正完美的音律,即使有堯舜那樣的治國主張,如果不施以仁政,也不可能把天下治理得太平。所以孟子勸諫君王要遵循前代聖王的法度,使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其實孟子說的這番話對每個個體而言都行之有效,尤其是對那些天才來講,隻有加以適當的約束才能使他們的價值真正顯現出來,否則不過是明珠蒙塵。
隨著比爾·蓋茨對計算機的了解,他越來越能掌控計算機了,一向大膽的他經常闖禍,嚴重的時候竟然差點斷送了他在計算機軟件道路上的前途。
比爾·蓋茨一夥人可以說是最早的黑客了。一般情況下,要先輸入使用者的姓名和密碼才能使用PDP-10計算機,並且是在允許的範圍內調用存儲在機內的信息資料。然而比爾·蓋茨卻生出一個可怕的想法,他竟然想通過越過計算機防護係統達到隨意使用信息資料的目的,更可怕的是,他真的做到了。
“穿越”最早的防火牆讓比爾·蓋茨這些少年興奮不已,其實,他們還隻是些沒長大的孩子,惡作劇的心理使他們不計後果。他們通過篡改計算機數據把自己使用計算機的時間減少了,為此他們省下了一筆錢,他們得意非凡,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他們的惡劣行徑還是被計算機中心公司的人發現了,公司的人找到了校長,於是這些孩子受到了6個星期不能上機的懲罰。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比爾·蓋茨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他經常率性而為,不遵守商業規則,總是給他人製造麻煩。終於有了自由操控計算機的機會以後,比爾·蓋茨更加肆無忌憚地進行他的“探索”與“發現”,可是這種“探索”與“發現”行為帶來的後果就是經常使整個係統崩潰,讓客戶無法正常使用計算機,這就使客戶對公司的信任大打折扣,給公司造成了慘重的損失。為此比爾·蓋茨經常被批評,也使他對計算機的使用特權受到限製。年輕意味著進取,也意味著破壞,比爾·蓋茨就驗證了這句話。
對於一次又一次的懲罰,比爾·蓋茨並不以為意,而且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當比爾·蓋茨得知華盛頓大學的PDP-10計算機與全國計算機網絡聯網的時候,他又躍躍欲試了。他知道那個賽伯納網絡上的信息量是龐大的,絕非他所接觸的任何一家小型公司計算機所能匹敵的,而且控製數據公司也在這個網絡上運營。因此,他萌生了一個非法進入該網絡的念頭,而且馬上開始付諸實踐。
比爾·蓋茨開始搜集整理並研究控製數據公司的資料,在對該計算機及軟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後,他佯稱應試需要,居然到華盛頓大學弄清了該校計算機網絡建立的詳細情況。那些回答他問題的人根本沒想到,就是這個16歲的孩子在獲得了所有信息以後能做出多麽恐怖的事情。
比爾·蓋茨整合了自己手裏的資料,他輕而易舉地就把自己設計的程序輸入了賽伯納網絡的主計算機內,而這台主計算機則毫無分辨力地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程序分別輸送到了網上所有的計算機裏麵,於是,幾分鍾以後,整個網絡陷入了癱瘓狀態。這一次大禍使比爾·蓋茨被迫答應永遠不接觸計算機。
1970年,比爾·蓋茨遠離了計算機,至少他的手這一年都沒觸摸過計算機鍵盤。一年的沉寂讓比爾·蓋茨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把這件事情放一放吧。”比爾·蓋茨的父母規勸他們這個愛闖禍的兒子。比爾·蓋茨接受了父母的建議,他開始把精力分散開來。他對自然科學、數學和其他學科都投入了精力,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名人傳記、文藝作品和商貿書籍都列入了他的讀書計劃,這些書籍對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富蘭克林傳》和《拿破侖》激發了比爾·蓋茨的雄心,偉人的事跡讓比爾·蓋茨熱血沸騰,從小就不服輸的他在激揚的文字裏感受到了生命的昂揚。
比爾·蓋茨無疑是一個計算機天才,一個16歲的孩子能攻克全國計算機網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比爾·蓋茨是一個天才就否認他行為上的問題,如果放任比爾·蓋茨發展下去,那麽,這個天才一定會在某一天徹底喪失接觸計算機的權利。所以1970年的懲罰對比爾·蓋茨而言是一個有益的限製,從此讓他對生活多了一份理性,這才有日後比爾·蓋茨在計算機軟件界的王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