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
——比爾·蓋茨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對於孩子來說似乎很殘忍,但是如果一個孩子連跌倒後自己爬起來的機會都被剝奪掉,那就是對他的另一種殘忍,因為他失去了一次成長的機會。有時候跌倒了爬起來到不了終點也要比一開始就回頭好得多,因為自己起來的過程就是最寶貴的經曆。
那年夏天,學校為了鍛煉學生的毅力和耐力舉行了一次為期一周的徒步行軍活動,全程50英裏。一向主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的威廉·亨利·蓋茨二世夫婦當然支持孩子參加這樣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活動,所以比爾·蓋茨興高采烈地穿上他的新靴子出發了。可是,新鞋子美則美矣,卻不夠舒適,很快就把小比爾的腳磨破了。
第一天的行程走下來,比爾的腳趾上磨出了不少水泡,腳後跟的皮膚也磨破了,讓他感覺每走一步都鑽心的疼。腳的問題讓一向都不認輸的比爾·蓋茨非常鬱悶,可他不想半途而廢,留下讓同學們嘲笑的把柄。他一言不發,堅持跟著隊伍前進。
畢竟比爾·蓋茨還是個孩子,他腳上的傷很快就被老師發現了。看著比爾·蓋茨腳上大大小小的泡和已經出血的腳跟,老師勸比爾·蓋茨停下來歇歇,然後往回走,因為這才是行軍的第二天,未來的路更長更難走。“沒關係,我能堅持。”比爾·蓋茨很堅定地說。沒辦法,老師勉強同意讓比爾·蓋茨繼續跟著隊伍。
第三天,比爾·蓋茨靠著消炎藥和止痛片跟著隊伍跋山涉水,一直走到下午4點鍾。在中途檢查站,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的腳已經不能再走路了,因此盡管比爾·蓋茨仍堅持聲稱自己能繼續前進,校方還是通知了比爾·蓋茨的家長。
“你為什麽要堅持到現在呢?”瑪麗·蓋茨了解自己的兒子,可是看到兒子那雙紅腫並嚴重發炎的腳,她還是忍不住問兒子。“可惜,這一次沒有走到終點。”這就是兒子給淚流滿麵的媽媽的回答,在那一刻,他想著的也是自己沒能把這次行軍堅持到底,語氣中充滿了遺憾。
從這次行軍活動可以看出來,比爾·蓋茨從來都不會輕言放棄,盡管他中途掉隊,他也一定是一個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的人。如果不是家裏平時就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拿主意,相信在行軍的第一天,瑪麗·蓋茨就會收到學校接孩子回家的通知,那也不一定就是她所希望的。在比爾·蓋茨獨自創業的時候,他也總是靠自己的能力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他確信自己足夠強大,對家人和朋友,他隻要擁有他們的關愛和支持就足夠了。
做任何事都盡善盡美是比爾·蓋茨的習慣,隻要參與競賽性質的活動,拿到第一就是比爾·蓋茨唯一的目的,他可不是“重在參與”的支持者。“比爾做事總是力求完美,總要超過所有的人他才滿意。”比爾·蓋茨童年時期的夥伴愛德蒙這樣評價他的老朋友。比爾·蓋茨並非全能,但是他就是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所以比爾·蓋茨在群體裏總是出類拔萃。
對小孩子而言,作文是最讓他們撓頭的作業了,他們巴不得草草了事,過關大吉。可是比爾·蓋茨不是這樣,隻要他做的事情就絕不會馬虎對付。有一次,老師要求學生們完成一篇關於人體特殊作用的作文,規定的篇幅本來隻是四五頁長,比爾·蓋茨居然寫出來30多頁,他當然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他在知識方麵的廣博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讚美。還有一次,老師布置的任務是寫一個故事,字數在20頁以內,大約一萬多字,可是比爾·蓋茨交上來的作業竟然達百頁之多,讓老師和同學們瞠目結舌,他們真的無法想象一個少年能寫出那麽長的故事。是的,一個小男孩兒坐在書桌前埋頭進行幾萬字的創作是要放棄很多娛樂的時間的,而且還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想象力才行,邏輯思維能力也必不可少,否則寫出來的東西也讓人無法閱讀,可是比爾·蓋茨完成得的確實相當出色。
在遊泳、網球、克朗棋,甚至詩歌朗誦比賽當中,比爾·蓋茨也不會放棄,無論路有多長,比爾·蓋茨都要走下去,並且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漂亮的結尾,隻為了不讓自己因為到不了終點而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