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複認為,一個人的領導素質對於他將來的治學、經商或從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裏;我們都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同時,李開複建議廣大創業者:“給自己一些機會展示這方麵的能力,或許像我一樣,你會驚訝於自己在這一方麵的潛力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想象。”
曾經有一位名牌大學的中國學生問他:“開複博士,我希望自己能像您一樣成功。成功就是管人,管人這件事很過癮——尤其是在每次發薪水時,管理者一定有大權在握的感覺。我該怎麽做才能走上管理的崗位呢?”
李開複給他的回答是:“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服務的意識。好的管理不在於駕馭別人,而在於有足夠的管理智慧。”
那麽,我該如何得到這種智慧呢廣學生一臉迷茫地問。
“首先要得到下屬的尊敬和信任。”
“我又該如何得到他們的信任呢?”
“學會為下屬著想,隻有將心比心,才能贏得信任。”
李開複還對那些領導者或想當領導者的人說:“不能太縱容自己的手下,不然你就會喪失自己的威信;但也不能因此總在人前指責他,那就傷害了他的尊嚴。”
對此,李開複舉了一個例子:一次開會時,有個下屬對李開複很不客氣,他說:“你不給我這幾個人,我就完全不可能完成你的工作,難道你聽不懂我的話嗎?”李開複的工作方式通常很謙和,不喜歡在開會的時候罵人,但是如果李開複不批評他的話,就無法使整個團隊信服。李開複當時是這樣回答他的:那你還能幫李開複找出其他的途徑嗎?他說:你還是沒有聽懂我的話,我就是需要這麽幾個人。李開複說:既然我無法給你人手,那我必須願意接受有些工作做不完。你能不能告訴我什麽工作你做不完。話說到這裏,那個下屬自己就知難而退了。事後很多員工跟李開複說,沒想到,一個人可以用很尊敬別人的方法,去阻止他人的不禮貌行為。
可見,正直心。人際溝通的技巧、自律與自省的態度,這些都是做一個好領導者的必備素質。但是,從技術專家到管理專家的轉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現在的李開複在全國高校有過數百場演講,他出色的演講才能甚至讓人忘記他的科學家的本來身份,但是,這一切都是經過學習與訓練的。
有一位演說家曾告訴李開複克服恐懼的幾種方法。他說,如果你因為與觀眾對視而感到緊張,那你就可以隻看觀眾的頭頂。此外,你手中最好不要拿紙而要握起拳頭,那樣顫抖的手就不會引起觀眾的注意。
後來李開複自己又總結了一些秘訣:“我發現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比用講稿講要好,我就多講故事;我回答問題的能力超過我的演講能力,我就多留時間回答問題;我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無法講好,於是對於不感興趣或不熟悉的話題,我就不接受邀請。慢慢地,我的演說能力越來越強,成為別人眼中天生的‘演說家’。”
從一個編程高手到一個演講家,從一個技術專家到一個優秀經理,李開複的數次成功轉型,不得不歸功於他的善於學習。為了做好管理者,他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各方麵的素質,有意識地訓練演說的技巧,有意識地請教有效溝通的方法,同時不斷提高個人的情商修養。
總之,管理是一門藝術。創業者要想當好管理者,就必須從以下幾點人手加強學習:首先,作為一個組織的管理者,要具有決策的能力,為下屬指明正確的工作方向,做好工作的安排計劃,既要下屬做正確事,還要在下屬遇到不能解決及決斷的問題時,要有正確決擇;其次,要學會授權,必須將工作任務合理地安排給下屬,並將相應的權責同時給予,你隻在工作當中做適當的指導;第三,學會控製。在下屬工作當中,必須注意維持工作進度,在工作當中有沒有出現誤差,要及時糾正督促;第四,學會協調。因為在任何一個組織裏麵,人事關係都很複雜,所以在工作各部門及各人員之間的協調工作非常重要,要協調好各方的關係,才能使團隊工作更加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