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這樣一句話:“用人不在於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在於如何發揮人的長處。”可見,創好業,關鍵在於用好人,而用好人的最佳境界即人盡其才。創業者需要知人善任,才能實現人盡其才。
我國清朝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就深諳用人之道。他認為:用人宜取人之長不應求全責備;並不是長期起作用的人才算是人才,在關鍵時刻、關鍵場合能起作用的人更是難得的人才;應千方百計對人才得之用之,如聘請退居的官紳,啟用曾在洋行任職的代理人,重用競爭對手的人才等等,因為這些人能起到常人不能代替的作用。
在美國的曆史上有一則廣為流傳的佳話。
1860年大選後幾個星期,有位叫巴恩的大銀行家,他看見參議員薩蒙·蔡斯從林肯總統的辦公室走出來,就叫住他說:“你是在為林肯做事嗎?”
蔡斯回答道:“對啊,他已經任命我為財政部長。”
大銀行家巴恩又說道:“憑你的能力和學識,遠在林肯之上的啊,你憑什麽要為他去賣命呢?”
蔡斯說道:“正是我比他偉大,所以在他的內閣中才能顯示出我的才華。”
過了幾天,巴恩見到了林肯總統,又說:“你不要將蔡斯選入你的內閣。”
林肯不解地問:“你為什麽這樣說?”
巴恩答:“因為他認為他比你偉大得多。”
“哦,”林肯說,“你還知道有誰認為自己比我還偉大?”
“不知道了。”巴恩說,“不過,你為什麽要這樣問?”
林肯回答說:“因為我要把他們全都收入我的內閣。”
有人問林肯為何會如此,林肯不無幽默地對人講:
“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那麽你一定知道什麽是馬蠅了。有一天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個農場犁玉米地,我吆喝馬,他扶犁。可是這匹馬很懶,但有一段時間它卻在地裏跑得飛快,連我這雙長腿都差點跟不上。到了地頭,我發現有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它身上,於是就把馬蠅打落了。我的兄弟問我為什麽要打掉它。我回答說,我不忍心讓這匹馬那樣被咬。我的兄弟說:哎呀,正是這家夥才使得馬飛跑起來的嘛!”
事實證明,蔡斯的確是個大能人,他也沒有辜負林肯的用才之心。作為財政部長,他把自己的工作總是做的井井有條,在美國經濟處於危機的情況下,他也能采取種種有效的辦法渡過難關。同時,他總是冷靜地盡力減少與林肯的摩擦,雖然有時自己的建議是很正確的,他也是用一種很委婉的方式提出來,使總統很愉快地接受。可以說,他為林肯內閣做出了不少貢獻。
一個能闖出成功的人,更應當像林肯一樣有容人的美德,敢啟用比自己更強的賢能之士。有不計功過,惟才是用的用人膽魄。
古人雲:“駿馬能曆險,犁時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這句話恰恰說明,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有它的用處,隻是用處的大小和側重點不一罷了。作為萬物靈長的人,自然也不例外。人無完人,一個人是不是人才,隻看怎麽用罷了。不要總說這種人、那種人有用沒用,因為篾片有篾片的用途,隻看你用在什麽地方罷了。好似竹簍子一樣,沒有竹片,就搭不起空架子。我們也要準備幾個鏡片,留到編竹簍子時再用,那就是要求你能夠做到人盡其才。
那麽落實到企業內部,創業者具體該怎樣實現人盡其才呢?李開複建議廣大創業者多鼓勵公司內部人才的流動和發展。各級管理者都遵循人盡其才的原則為每一個優秀的人才都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各級管理者也應深深理解“最優秀的人不屬於我,而屬於公司”,應當避免把人才據為己有,而是給最優秀的人才最適合的發展機會,無論這個機會是不是由自己所管理的機構提供的。在這樣的製度下,優秀的人才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除此之外,李開複曾引用國際著名管理專家德魯克的話說:“倘要所用的人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隻是一個平平凡凡的現職。”所謂“樣樣都可以”,其實必然是一無高處。但有高山必有深穀,誰也不可能十項全能,關鍵就在於能夠把握時機和地點用其所長。
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的格蘭特將軍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當林肯決定委以重任時,遭到了大家的強烈反對,但林肯則力排眾議,果斷啟用,任命這個有瑕疵的人為北軍統帥,最終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
在創業過程中,在對於人才的使用和安排上,創業者往往也會碰到類似的令人左右為難的事。比如當一個職位出現空缺,需要物色一個理想的人選時,如果不能容人之短而扼殺了人的特定才能,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平庸的人當選,工作做不出最好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創業者需要做的是向林肯學習,用李開複所讚成的做法,不拘一格,大膽啟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