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創業離不開經驗

  眾所周知,經驗就是以往學習中積累的“模板”。經驗能夠幫助人們在麵臨抉擇時分析、比較各種不同情況下成功的概率,通過權衡利弊,作出正確的抉擇。

  李開複曾說,“創業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情,你創一個公司,你的目的是要幫助用戶製造有價值的東西,這麽一件事情不是一個沒有經驗的人能夠輕易做成功的。當然比爾·蓋茨、邁克·戴爾是成功的例子,但是我覺得更好的方式是經過打工去學習,畢業以後去一些有名的公司學習他們的辦法。因為人生是很長的過程,不必覺得20歲、30歲就一定要自己創業,有自己的公司。在學習更多經驗之後,更有成功的可能。”別看李開複50歲才開始創業,早在高中時期,他就已經顯露出經營企業的天分,這種天分並不是真的“天生”的,而是在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

  高三之前,李開複和兩位死黨曾創辦了一份“校刊”,裏麵全部是他們幾個死黨創造的民間智慧:哪些老師在課堂上出醜了,哪些老師犯了最可笑的學術性錯誤,哪些老師被同學們擁戴,哪些老師上課時不小心露出了內褲……··都表現在這份校刊上。一些愚人節時的學校假新聞、諷刺幽默,讓人看了哈哈大笑。這本“校刊”最初體現了李開複的創業頭腦。為了節約成本,他自己花300美元買了一台可以換字體的IBM Selectric打字機,自己設計版麵,然後一個個字打印出來。這就節約了排版成本。當時,一個朋友的父親想把漫畫出版成書,李開複想盡一切辦法幫他找到了一家價格便宜的印刷廠,不但讓印刷廠印刷了同學父親的漫畫書,還讓這家廠順帶印刷了1000份8頁、32開的“搞笑校刊”,這樣,校刊的印刷成本幾乎是零。至於盈利模式,李開複計劃著,第一期免費派發,第二期就廣告招商,拉一些當地的小客戶到校刊上做廣告。

  校刊印成,橡樹嶺高中掀起派送高潮。同學們對這份真實、幽默、搞笑的校刊反應熱烈,爭相傳閱,校刊上的一些笑話馬上成了校園內的流行語。這種風靡程度,甚至超出了李開複他們的想象。

  不過,可以想見得出,學校的老師們絕對接受不了這種“揭短”校刊,校長親自出馬跟三位創辦者談判,讓他們尊重老師,停辦刊物。就這樣,搞笑校刊終究沒有出版下一期,關於廣告盈利的前景,自然沒有了後話。但是這一次成功的經驗讓他們收獲良多,他們收獲了信心,收獲了信任,讓我們的頭腦裏經常充滿了奇思妙想。美國式的教育,鼓勵創新、鼓勵動手、鼓勵創意的結果,潛移默化地在我們身上體現出來了。

  1977年,李開複第一次參與了美國Junior Achievement(JA)組織的“高中學生創業嚐試”課程。學生將在商業誌願者的指導下創辦一個學生公司,發售股票、召開股東會、競選管理者、生產和銷售產品、財務登記、開展評估、清算公司。通過實踐,來學習商業運行的方式,了解市場經濟體係的結構和它所帶來的效益。參加這個課程,將由學生擔任員工並推選一個總裁,由總裁來設定公司名稱、產品以及目標客戶。

  那一年,李開複被推選為主管市場的副總裁,負責銷售。他們創立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讓學生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到工廠裏來加工這些鋼材,他們把鋼材切割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這個小小的金屬圓環,就是專門用來扣住餐布的環兒。當時每個周末,工廠裏都集中了很多學生在做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李開複建議讓學生家長來購買,雖然他們其實並不需要。最後,公司雖然有盈利,但是這些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了。

  這次不太成功的“創業”讓15歲的李開複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其實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要有市場需求,真正好的產品是有人來拉住你的手,來懇求你,而他們的企業不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還要央求親屬給麵子購買,顯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嚐試。不過,這已經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礎。

  1978年,李開複第M次參與JA組織的“高中學生創業嚐試”。而這一次,他通過競選,成為公司的總裁,公司經營的主要項目是T恤。賣T恤的戰略是李開複根據時局定下來的。當時,他所在的橡樹嶺中學裏的午餐時間被校方縮短,一些同學不斷向校方反映情況未果,一時間,學校和學生處於對抗的焦灼狀態。李開複突發奇想,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創辦一個公司?我們可以專門生產T恤,在T恤上寫上標語,比如“延長午飯時間”等,這樣的T恤一定會受到同學們的追捧。

  李開複的想法一出,立刻得到幾個死黨的響應,他們迅速推選出了領導班子,李開複出任總裁,麥克·艾森伯格擔任負責市場的副總裁是,大衛·伊利亞斯擔任負責生產的副總裁,此外,還有負責人事的副總裁、秘書等等。

  因為員工不多,幾乎每一個員工都參與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作為公司領導人,李開複首先麵臨資金鏈的問題。除了一個公司的讚助,他們發起了100多個股東投資他們的公司,然後找了橡樹嶺一家生產T值的工廠為他們生產T恤。每一件T恤上都寫著“lunger Lunch”(更長的午餐時間),還畫著一條很長很可愛的臘腸狗(代表onger)。他們生產的第一批T恤是純棉的,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樣的產品既會縮水,又會褪色,於是,大家一致商討決定,隻有往T恤的材料裏加入35%的人造纖維或者滌綸,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又經過幾輪的試驗,他們發現,當T值的材料由50%的棉和50%的滌綸組成時,既不縮水,也不褪色,雖然這樣做,會使T恤的成本增加一點。

  不過,這批高中生終究對機器不熟悉,許多T恤在印上臘腸狗的過程中出錯而報廢,每個人都帶回家很多作廢的T恤,作為幹活時穿的衣服或當成抹布。這個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淨利潤。

  在銷售方麵,他們最初采取“直銷”的方式銷售個T血,比如找到有高中生的家庭,一家一家地去敲門推銷,這樣做雖然效果不錯,但是銷售進度確實比較慢。兩個星期下來,他們隻售出了幾十件T恤,感覺不成規模。於是,在1978年的聖誕節以後,他們大膽采取了新的銷售模式,尋找批發商和專賣店。他們一次性賣給了批發商100件,地方零售商60件。

  通過這次“創業”,李開複已經對建立公司的整個程序了如指掌,他第一次像模像樣地撰寫了公司的財務報告,不但包括《收入報告》(statement ofpolt)。這個公司經過評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為了那一年的“ComPany of the Year”(年度最傑出公司)。

  除此之外,李開複積累的經驗還有很多很多:1998年,一次研發上的失誤讓李開複明白了“創新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而“有用的創新”也成為他以後工作的特色;2005年,麵;臨微軟的訴訟,李開複說,“這是我累積經驗的一次重大經曆。”

  經驗是造就成功的“基石”,也是一筆重大的創業財富。而經驗的積累大部分都是從失敗中得來的。同樣的道理,對於創業者而言,失敗不可避免,但每一次失敗的教訓,都是造就成功的“經驗基石”。

  君不見在“創業大本營”的美國矽穀,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企業倒下,但同時也使成千上萬的創業者一夜暴富。美國知名創業教練約翰·奈斯漢認為:“造就矽穀成功神話的秘密,就是失敗。失敗的結果或許令人難堪,但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在失敗過程中所累積的努力與經驗,都是締造下一次成功的寶貴經驗。”

  創業谘詢專家張其金也坦言,一個人在開始創業的時候往往並不清楚要幹什麽、最適合幹什麽、應該怎麽幹,而是過多地靠著一股激情,因此很容易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李開複建議廣大創業者要有良好的心態去麵對失敗,及時總結和反省錯誤,並積極積累經驗,將失敗的經曆轉變為成功的經驗,這樣才能踩著無數經驗的台階,將事業帶到頂點。

  美國3M公司有一句至理名言:為了發現王子,你必須與無數隻青蛙接吻。它告訴我們的創業者,成功需要經驗的積累,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可避免地會如李開複一樣經曆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但隻要你能如李開複一樣以良好的心態去麵對。以積極的方式去總結,那麽,你就能夠收獲寶貴的經驗。也就更有希望帶領企業在失敗中破繭而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