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風險,危機就像潛伏的冰山,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在你的航程中製造些小事故,引發一些小混亂。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你該如何直麵危機?一個人在最艱難的時候,應該采取什麽樣的人生態度?一個人的情商究竟如何在最艱難的時候拯救他?一個人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進行情緒自控?李開複用他的切身經曆告訴你。
2005年7月,即將跳槽至穀歌的李開複被微軟以莫須有的罪名告上了法庭。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所有的媒體報道都對此事表示出強烈的興趣,並且發揮了他們無與倫比的想象力,添油加醋者有之,煽風點火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李開複發現每一本雜誌的封麵都是他,鋪天蓋地的虛假報道幾乎要把他壓在五行山下,不得喘息。在那段時間裏,隨著事情的不斷演變,各種不實報道也越來越多,微軟對李開複指控的“罪名”也越來越多,強大的新聞機器一經啟動,就從來不會自動停歇!
輿論的壓力已經讓李開複委屈到極點,人情的冷漠也讓他心寒。他效力了7年的微軟說翻臉就翻臉,甚至專門成立了“寫作班子”對李開複進行“揭短”,策劃撰寫與他相關的新聞。微軟甚至發了一封內部郵件,公開說,“李開複根本和我們的技術無關,但是我們要把他卷進來,這樣訴訟才有戲。到時候他就知道,他被栽贓了。”
在整整6個星期的時間裏,各種突發事件都在不斷上演。除了媒體的博弈奕、微軟的質問,還有對方律師不斷提出的新的取證要求,在每一個細微的角落裏,雙方都在尋找最大的進攻切入點。而李開複,就在這樣的煎熬中消耗著他寶貴的熱情。一個陽光樂觀的人忽然就不見了,他的生活如同在冰刀上的舞蹈一樣,每一步,都那麽驚險。
最初的幾天,他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然後看著負麵新聞充斥屏幕。他滿心委屈無處訴說,他茶不思飯不想,寢食難安,體重驟減。他不敢告訴母親發生了什麽,因為他不想讓年事已高的母親擔心。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李開複的母親從電視上看到了李開複的消息,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給他打了電話。對於官司,老太太一句都沒問,隻是簡單說:“兒子,媽媽相信你,要按時吃飯,保重身體啊!”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電話這一端的李開複聽到母親的這句話,已然是淚流滿麵。
李媽媽的這個電話讓絕望到穀底的李開複重新恢複了鬥誌和激情。他終於意識到,失去勇氣就意味著喪失了麵對挑戰的機會,不但於事無補,還可能讓自己悔恨終生。一個來自內心的聲音大聲說:“不能這樣,我要振作起來!”
李開複作出決定,自己不能再浪費一秒鍾在不能改變的事情上。他必須專注於可以改變的事情上,為打贏官司而全力以赴。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把訂閱的報紙停掉,不再上網看有關訴訟的任何新聞。因為這些都是他不能改變的事情,隻能去接受。與其在這些新聞上麵浪費時間,不如努力搜集證據,找到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證據。
激情從最冰冷的地帶燃燒起來了。李開複開始跟穀歌的律師團隊努力合作。他們堅信李開複的清白,堅信微軟必敗。他們將全身心都投入到這場艱苦的戰鬥中,增加自己的勝算,去說服法官,李開複無罪!
在李開複和律師團隊的通力合作下,他們打贏了官司,微軟最後撤訴了。李開複在事後回憶說:“經曆了2005年的跳槽官司後,現在所有的壓力都隻能算是小事一樁。”
不難看出,正是因為李開複能夠勇敢麵對換職帶來的危機,他才最終得以在危機中“生還”。創業者需要學習的正是李開複這種直麵危機的勇氣和態度,這樣才能帶領創業隊伍在風雲變幻的市場中穩定前進。
生活中有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的欲望無限而時間有限。因此,我們應該思考的並不隻是我們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麽,我們還應該考慮為此付出的代價。這不能被看做消極因素,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一切都得來容易,並認為成功不需要代價,我們就不會渴望成功。比方說,死亡使生命如此有價值,因此,我們不惜代價活著,我們活著的理由就是要驗證人類所有的成功,幾乎都是堅持的結果;人類所有的競技,幾乎都是堅持的較量;人類所有的創造,幾乎都是堅持的作用。
堅持,就是將一種狀態、一種心情、一種信念或是一種精神堅定而不動搖地、堅決而不猶豫地、堅韌而不妥協地、堅毅而不屈服地進行到底。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一書中,作者曾在“堅持不懈,直到成功”部分寫道:“我不是為了失敗才來到這個世界上,我的血管裏也沒有失敗的血液在流動。我不是任人鞭打的羔羊,我是猛獅,不與羊群為伍。我不想聽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騷,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傳染。失敗者的屠宰場不是我命運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