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廣的胸襟同樣是成功的前提,胸懷寬廣可以讓人目光高遠,而不僅是拘泥於細枝末節;胸懷寬廣可以讓人心態健康而平和,有能力麵對和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仇人多一堵牆。”一個有寬廣胸懷的人。無論在學習、戀愛,還是在以後的事業道路上,總會海闊天空、一帆風順的,而一個眶毗必報的人,總會事事不順的,因為他的心態決定了他的成敗。
所以在你死我活的商場上,創業者應當懂得培養自己寬廣的胸懷,時時處處多為別人著想,寬宏大量、不計個人恩怨。這樣才能多交朋友,少結仇人,也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順當。
當然,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心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塑造出來的,而是需要在長時間的生活磨礪中練就而出的。正如李開複所言:“一個人要想有一個寬廣的胸懷,必須做到務實、寬恕、自律、尊重他人、賦有涵養。”
在創業過程中,令人煩惱的事情時有發生。有時,它們可能都會突然出現在你麵前,使你感到不快、厭煩。有時,它們還有可能在你的心靈深處造成重創,甚至威脅你的事業和生活。麵對這些,我們該怎麽辦呢?李開複的做法就是,向下麵這位法師學習,因為他能讓我們放寬心胸,看得清楚。
一天,一位法師正要開門外出,卻被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撞得人仰馬翻,眼鏡撞碎了,眼皮也戳青了。但那位撞人的大漢卻毫無羞愧之色,理直氣壯地說:“誰叫你戴眼鏡的?”
法師笑了笑沒有說話。
大漢驚訝地問:“喂!和尚,你怎麽不生氣呀?”
法師說:“我為什麽一定要生氣呢?生氣既不能使眼鏡複原,又不能讓臉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說,生氣隻會擴大事端,若對你破口大罵或打鬥動粗,必定會造成更多的業障及惡緣,也不能把事情化解。若我早一分鍾或遲一分鍾開門,都會避免相撞,或許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惡緣,還要感謝你幫我消除業障呢?”
大漢聽後十分感動,他問了許多佛的問題及法師的稱號,然後若有所悟地離開了。事情過了很久之後,一天法師接到一封掛號信,信內附有5000元香火錢,正是那位大漢寄來的。從這封信裏,法師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這個大漢年輕時不知道勤奮努力,畢業之後,在事業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惱,婚後也不知善待妻子。後來他決定自己創業,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可沒想到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有一天他上班時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卻發現妻子與另一名男子在家中談笑,於是他衝動地跑進廚房,拿取了把菜刀,想先殺了他們,然後自殺,以求了斷。不料,那男子驚慌地回頭時,臉上的眼鏡掉了下來,瞬間,他想起了師傅的教誨,這讓他冷靜了下來,反思了自己衝動。
於是,他寬恕了自己的妻子。現在他們的生活很幸福,事業也慢慢有了起色。所以給法師寄來5000元香火錢,一方麵為了感謝師父的恩情;另一方麵也請求師父為他們祈福消業。
李開複說,法師的寬容帶給了大漢的覺悟,法師教會大漢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可見,寬容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紐帶,讓我們彼此相連,讓我們認清彼此,珍惜生命每一天。寬容地對待朋友,甚至寬容地對待你的競爭對手,是一種至高至純的精神境界,它能使陽光明媚,萬裏無雲;它能讓你精神振奮,勇往直前。
寬恕是我們重新煥發青春與熱情,順暢工作、幸福生活道路的保障。一旦我們意識到寬恕的精神力量,我們已經坐在了司機的座位上,我們就能將車子平穩地、迅速地開上大道。現在,我們是否在責備自己的同事,認為他對我們做錯了什麽事情?我們是否因同事過去的錯誤依然怨恨此人?我們是否有些相信“倘若不是因為他,我本來會更幸福和更成功的”?我們認為這樣做有用嗎?我們是否意識到,在生活中,我們放不下什麽,什麽就會緊緊抓住我們?我們是否曾對自己說“我一定會記住人們是怎樣對待我的”?作為平常人來講,要使這些感覺不被重新記起,的確十分困難。然而,這不是不能做到的。一旦我們真正開始理解寬容能調解一切糾紛,那麽,我們就會得到同事的認可和心靈的寧靜。
因此,創業者要想做一個寬容大度的人,以下兩點缺一不可:第一,將俯視改為仰視,不要為小事斤斤計較;第二,積極地和大家打成一片,熱情大方地對待周圍的人。如此,在創業這塊土地上,才能永遠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