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要光明磊落做事

  生活中,一個最簡單的事實是,越是不正直、有私心的人,就越怕吃虧,為人處世也就越不坦然。一個總是考慮自己的人,自然凡事患得患失,他的行為自然就免不了帶有利己的特征,在他的行為中總會帶有躲躲閃閃、遮遮掩掩的特點。這樣的人常常自己暗地裏都自覺不甚光彩。於是,他就不得不時時刻刻使自己的行為格外小心謹慎。對他人也用自己的“小心眼”去衡量、評價,讓自己對周圍的一切入、一切事也都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任。相反,一個人如果無私,那麽,他的行為就必然無畏,世界是充滿陽光,是豁然開朗的。

  李開複一直堅持正直為人、磊落從事。在職業生涯中,卻也難免遇到一些考驗自身品格的事情。有一次麵對公司的大裁員,他所在部門的u個員工必須裁掉一個,其中的兩個人最有可能“中標”:一個是剛剛進公司的大學生,一個則是自己師出同門的師兄。這時是“詢私的李開複裁掉無辜的大學生”還是“冷酷的李開複裁掉自己的師兄”,這件事情讓他難以抉擇,最終他客觀地比較了雙方的條件,選擇裁掉後者,並告訴師兄“需要幫助時可來找我”。公事公辦,鐵麵無私,這件事讓公司內上上下下都對李開複刮目相看。

  還有一次,一位李開複剛提拔上來的經理,由於受到下屬的批評,非常沮喪地要李開複再找一個人來接替他。李開複問他:你認為你的長處是什麽?他說:“自信自己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李開複告訴他:“當初我提拔你做經理,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公正無私的人。管理經驗和溝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後工作中學習的,但一顆正直的心是無價的。”李開複用這番話支持他繼續幹下去,並在管理和溝通技巧方麵給予他很多指點和幫助。最終,他不負眾望,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人才。現在,他已經是一個頗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北宋範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在生活中,他推己及人、先人後己,深得部下擁戴,坐鎮北部邊睡十數年,令匈奴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一心公事,不念私利,以至朝中上下無不欽服,最後官屠宰相。

  相反地,生活中的另外一個事實是,私心越重的人,所失也就越大。一個人,如果你立得正,行得直,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你永遠都是坦然自在。悠然滬自得的。而那些自私自利,“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人,他們的人際關係必然很糟糕,朋友厭棄他,同事冷落他,甚至親人也背離他。整日生活在一個冷冰冰的人際環境中,不管他在利益方麵的收獲有多麽大,他也必然感到孤獨、壓抑,這已經是一大損失。至於那些為了私利違法亂紀的人,時時受到法律的威脅,甚至因此喪失自由和生命,損失就更大了。

  李開複說:在美國,中國學生的勤奮和優秀是出了名的。中國留學生曾經一度是美國各名校最歡迎的留學生群體。而最近,卻有一些學校和教授聲稱,他們再也不想招收中國學生了。理由很簡單,某些中國學生拿著讀博士的獎學金到了美國,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機會,他們就會馬上申請離開學校,將自己曾經承諾要完成的學位和研究拋在一邊。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經使得美國相當一部分教授對中國學生的誠信產生了懷疑。在這裏,我們應該指出,有這種行為的中國學生是少數,然而就是這樣的少數,已經讓中國學生的名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同樣的道理,與其說創業者是在經營一份事業,倒不如說創業者在經營一份人品。做人正直無私,做事光明磊落,這才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這才是一個創業者的創業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腳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夢穩。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心底無私天地寬,表裏如一襟懷廣,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做事才會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敬。創業者需要的就是這種做人的準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