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複從自己的經曆中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避免走人一元化成功的誤區,而要努力追求多元化的成功。這也就是說,成功是有很多種選擇的,而不一定要構圖於某一條路。生活無論發生了何種變故,隻要我們適應環境,調整心態,就能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下麵這個故事就是很好的證明。
小凱瑟琳住在一個小鎮上,她遇到了一個問題。她向母親抱怨學校的午餐難以下咽,求她到學校提點意見。可母親卻認為小凱瑟琳是無理取鬧,不相信學校的夥食有那麽糟糕,所以對小凱瑟琳的請求不加理睬。於是,小凱瑟琳向父親求援。父親也沒有搭理她。
小凱瑟琳感到十分沮喪,一直悶悶不樂。這天,父親把小凱瑟琳帶到了教堂的鍾樓頂上。
父親說:“凱瑟琳,往下看。”小凱瑟琳鼓起最大的勇氣看下去,看到了位於鎮中間的廣場,它的周圍是網狀的曲折的小路,但任何一條小路都可以迂回著通向廣場。
“看,寶貝,”父親輕聲地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你順著一條路無法到你想去的地方,不如試著走另外一條。如果你不能說服你母親,何不試試另一種方法呢?”
凱瑟琳明白了父親這麽做的用意。在這個高塔上,父親給小凱瑟琳上了一課。而在回家的路上,小凱瑟琳便有了主意。
第二天在學校裏,小凱瑟琳用瓶子裝了些午飯的菜湯帶回去,並且暗中說動了家中的廚師在晚餐時把湯端給了母親。計劃進行得很順利,母親喝了一大勺湯接著就噴了出來:“做這樣的東西給我吃,這廚師恐怕是瘋了。”小凱瑟琳馬上講出事情的原委,母親第二天就去學校解決午飯的事情。
那以後,小凱瑟琳時時記得父親的教導,如果這條路行不通,那就換一條路試試。
小凱瑟琳的理想是成為時裝設計師。當她在這方麵初露身手並獲得小勝後,她發現在高手如林的服裝界,要想成為出類拔萃的時裝設計師真是太困難了。擺在她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麽承認此路不通,敗下陣來;要麽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去另辟蹊徑。
認輸是凱瑟琳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做的,於是她帶著自己設計的草圖,來到時裝業的中心巴黎。但是沒有哪個有名的時裝師對她這無名小輩的圖紙感興趣,更不要說買它們了。
有一天,凱瑟琳遇到一位朋友,她穿了件漂亮的毛衣,色調樸素,但毛衣的織法不同一般。
“毛衣是你織的嗎?”凱瑟琳問她。
“不,它出自一位巴黎婦女之手。”
“多新奇的針腳。”她讚賞道。
朋友解釋說:“這位維迪安太太是從蘇聯亞美尼亞的農婦那兒學會的。”猛然間,凱瑟琳腦中閃過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可以把這種圖案織在線衫上,而且我幹嘛不自己辦一家時裝店呢?
凱瑟琳畫了一幅粗線條黑白兩色蝴蝶圖交給這位維迪安太太,讓她把這圖案織成一件線衫。線衫織出來漂亮極了,凱瑟琳穿上它,來到一個時裝師們常常聚集的餐館。效果果然不同凡響,一家頗具規模的商場經理當場就訂了40件,並讓凱瑟琳兩周內交貨,她萬分興奮地簽了約。
沒想到一盆冷水當頭澆來,當凱瑟琳找到維迪安太太,她說:“織你那件線衫用了一星期時間,你想讓我兩周織出40件?那不是天大的笑話!”
凱瑟琳頓時從頭涼到腳。眼看唾手可得的成功卻又走進了死胡同。她喪氣地離開了維迪安太太那兒,突然,凱瑟琳停住了腳步,一定還有別的路子。雖說這種縫法是一種特殊技法,但是巴黎肯定還住著一些懂得這樣技法的亞美尼亞婦女。
凱瑟琳又回到維迪安太太那兒,向她講明自己的打算。維迪安太太實在不敢認可,但還是答應幫忙。
凱瑟琳和維迪安太太都成了“偵探”,在巴黎的茫茫人海中追蹤亞美尼亞人,對於每一個亞美尼亞人,她們都窮追不舍,往往認識一個人便能挖出一群人。終於她們找到了20位婦女。這20位婦女都很精通這種技法。兩周後這批線衫完工了。凱瑟琳新開張的時裝店的首批貨物踏上了運往美國的航程。
最終,凱瑟琳成為國際著名服裝設計師。但她始終記得父親權她說的那些話:走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通往成功的路有千萬條。
人生中的很多時候,當強大的困難來臨,以致無法運用常規的辦法或思路去解決時,你是否想過,其實還有另外一條道路也可以通行得呢?
總之,記住一點,通往目的地的路決不隻一條。上麵故事中的小凱瑟琳從父親那裏得到了“走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忠告,並且把它運用到了此後的生活與工作之中,所以才能成就她今後的一番事業。
現實世界,有許多問題、情況是我們過去遇到過或是別人遇到過的,所以我們習慣按照既定的方法或常規的思路去解決。經驗的確能幫助我們省去許多麻煩,但是同樣也會讓我們走人一種思維定勢,讓我們忘記,其實有許多方法都能解決問題,甚至有的方法更快更好,隻是因為我們不熟悉,沒有采用過,隻是因為我們習慣於用某種思路或是方法解決困難,所以我們固執地認為除了這種方法,我們根本無路可走。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許多情況下,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隻有一種,就如同通往目的地的道路不僅僅隻有一條一樣。我們沒有找到另一條路,是因為我們尚未發現它,而並非它不存在。
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一定是唯一的,當我們沮喪於又一次走人死胡同的時候,不妨改變一下觀念,從高處綜觀整個問題的概貌,或許能找到一條捷徑,找到另一種更合適有效的方法。
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對自己的正確定位。如果我們在心目中把自己定位成什麽樣的人,就是什麽樣的人。因為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人生。
反過來說,就算給自己定位了,如果定位不切實際,或者沒有一種健康的心態,也不會取得成功。一位經常跳槽,最後一無所成的博士畢業生這樣感歎,如果能以對待孩子的耐心來對待工作,以對待婚姻的慎重來選擇去留,事業也許會是另外一番樣子。世界上沒有全能奇才,我們充其量隻能在一兩個方麵取得成功。在這個物競天擇的年代,隻有凝聚全身的能量,朝著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專注地投入,才能成就一個卓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