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不要因為暫時沒有適合自己的機遇而停頓不前。要知道商場如戰場,不進則退。要對自己的長處有充分地了解和自信,然後發揮自己的長處積極地去嚐試、去準備,勇敢地為自己創造機遇周時避免機遇到來時錯失良機。另外,創業者要珍惜每一次新的嚐試,即使嚐試不成功,也要從中總結出具有指導意義的經驗和教訓。
在美國,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沒有試過,怎麽知道自己不喜歡呢?”美國人很喜歡嚐試不同的工作,他們一生中平均要換4次工作。相比之下,不願意換工作的中國人則安穩得多,多數中國人更傾向於終生做一件事。其實,換工作崗位的也是有其重要意義包含其中的:一個人一開始作的決定並不一定是他的終生決定,他仍然有機會去嚐試更多的東西,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擅長所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在大三時被分配到青海做鑄造工人。其他分配到廠裏的同學大多放棄了學業,整天打撲克、喝酒,但朱清時依然堅持學習數理化和英語。6年後,中國科學院決定在青海做一個重要的項目,這時,朱清時脫穎而出,開始了他輝煌的事業。很多人可能說他運氣好,因為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如果他沒有積極地學習,自然也無法抓得住這個機遇。可以說,這個機遇完全是他自己給自己創造出來的。隻有積極主動地去嚐試,才能在沒有機遇的時候創造機會,取得成功。
對於創業者來說,要積極地計劃自己的發展之路,積極地爭取和創造機遇。創業要的就是積極地嚐試不同的發展道路,而不是一遇到困境就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怨天尤人,更不要在需要立即行動的時候猶豫不決。創業者不能用這種消極的方式毀掉自己的職業生涯。
同樣的道理,創業者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條件,多去嚐試有可能促成飛躍的事情,找到通向成功的路。隻有這樣,才能在創業之路上學到更多、進步更快。
李開複在蘋果公司工作時,有一段時間公司經營狀況不佳,大家士氣低落。此時他發現了一個有價值的信息:公司有許多很好的多媒體技術,可是因為沒有用戶界麵設計領域的專家介人,這些技術無法形成簡便、易用的軟件產品。於是,李開複主動寫了一份《如何通過互動式多媒體再現蘋果昔日輝煌》的報告。這份報告被送到多位副總裁手裏,最後,他們決定采納李開複的意見,發展簡便、易用的多媒體軟件,並且請他出任互動多媒體部門的總監。
多年以後,李開複碰巧遇到了當仁的一位上司,這位上司還深有感觸地對李開複說:“當年,看到你提交的報告我們感到十分驚訝。以前,我們一直把你當作語音技術方麵的專家,沒想到你對公司戰略的把握也這麽在行。如果不是這份報告,公司很可能會錯過在多媒體方麵的發展機會,你也不會有升任總監和副總裁的可能。今天,在iPad的成功裏,也有不小的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你和你那份價值連城的報告。”
李開複的經曆告訴我們,機遇不會主動上門,創業者與其在家坐等機會,不如積極嚐試,為自己和企業的發展創造機遇。屠格涅夫說:“等待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什麽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種是一邊等一邊把事情向前推動。”也就是說,在機遇還沒有來臨時,除了時刻為機遇的降臨做準備之外,還應該事事用心,事事盡力,爭取主動為自己創造機遇。這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應該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