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忱是一種源自內心的感覺,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觀念,絕不應該與喧鬧的亢奮混為一談。熱忱的威力是不容低估的。愛默生曾經說過:“每一個偉大的時刻,都是熱忱凱旋的時候。”一個缺乏熱忱的人是沒有控製能力的人,他會任由情緒的擺布,隨波逐流,這樣的人是不會闖出成功的。
真正的熱忱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熱切與自信。情感智商高的人必定是一名對自己的事業深懷熱忱的人。熱忱是一個人對所做事情的感覺和興趣。沒有熱忱,肯定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會盡心盡責,不會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為過於冷漠,對工作缺乏認真,幹到哪兒算到哪兒,因此不能贏得尊重,更談不上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熱忱。多一分熱忱,就會多一分收獲。
富蘭克林·羅斯福曾經說:“幸福不在於擁有金錢,而在於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激情。”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有些人總是“不安分”,安安穩穩的工作不願意做,高薪高職還收不住心,總是“瞎折騰”。備受年輕人推崇的革命領袖切·格瓦拉似乎就是這樣一個人,放著好好的國家銀行行長不做,偏要到密林中打遊擊戰。對於這樣的人,我們隻有一種解釋:夢想指引著他們的前程,激情引爆了他們內心的力量。
創業,雖然不是打仗,其驚心動魄卻絲毫不遜於打仗。想創業,就得有一股子切·格瓦拉一樣不畏難、不怕苦、不貪圖享受的拚搏精神。
2005年,穀歌中國的啟動工作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李開複再次見證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團隊的誕生。公司聯合總裁周韶寧直率地對他說:“無論我們在合作中有怎樣的想法,我們都必須在任何問題上保持一致。我想,我們都不是為錢來到穀歌的,我們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於是,二人約定,如果有不同意見,那就在私下裏討論,在公開場合,穀歌中國永遠隻有一個聲音。為更好地溝通協作,二人甚至共用一間辦公室。
然而,創業初期的激情最終消退,4年後的情形無法不令人傷感:周韶寧早已離開穀歌,李開複也在一番心理鬥爭後,果斷地遞交了辭呈。2009年8月5日,李開複最後一次來穀歌總部向直屬上司、穀歌工程高級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述職,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天,他是來道別的。
艾倫,我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了,盡管總部非常支持穀歌在中國的工作,我也感覺到這是一家改變世界的企業。不過,我心中還有一個理想沒有完成。下一個階段,我想專注地完成自己心中的這件事。所以,我決定離開公司,我是來向你辭職的。
“啊?是嗎?怎麽了?開複,我想你知道我們是希望你續約的。我們在4月份就開會討論了你下一個4年的股票合約。4年前,當時為了彌補你放棄微軟股票的損失,我們破紀錄給你穀歌有史以來最高數目的股票。這次我們還是給你一樣多。這代表了我們對你過去工作的滿意和對你的感謝,也希望你留下來和我們一起工作。開複,你是有什麽地方不滿意嗎?”艾倫明顯感覺到很意外。
“沒有,真的沒有。穀歌是我所工作的公司裏最讓人震撼的。我在這裏也學到很多。但是坦誠地說,我不再考慮續約。本來我是打算6月就和你說的,但是你知道,當時穀歌中國忽然發生了亟需處理的事情,我想我在那個時候一定不能離開。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將那件事情負責地解決之後才可以離開。現在,艾倫,所有的業務都恢複了正常,我想我可以放心地走了!”
後來李開複在博客中說:“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國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術奇跡,我想用自己的主動性做一個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經到了這個人生階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來不及了。”
所以,盡管加州的山景城再次向李開複伸出了橄欖枝,希望他再續約4年,但是他卻在此刻作出了發自內心的選擇,他希望幫助年輕人圓夢的同時也圓自己的創業夢想。
李開複對自己在穀歌中國工作的4年也有一番評價:“這是一個既令人興奮,也十分辛苦的4年。對於我的職業生涯來說,這既是一個高峰,也是有著無限風光的險峰。我相信,無論是我,還是穀歌中國,都在這4年中學習到了很多。”
對李開複而言,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退出跨國公司的舞台,他選擇了自主創業,“終於可以做一件自己能夠掌控全局的事情”。
2009年9月7日,創新工場成立,李開複出任公司董事長兼CEO。公司計劃在未來5年投入8億元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
沒有夢想,就沒有企盼和期待,也就沒有明天。用激情去堅持,追隨心中的理想,持之以恒,一定能夠實現你的理想。在做了很多年的打工皇帝之後,李開複轉身離去,要自己創業了。李開複的成功經曆被很多人稱為傳奇,也許他離開穀歌不是傳奇的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傳奇的開始。
夢想是企業前進的目標和動力,而激情能為企業提供前進的直接力量。既然激情的作用如此強大,企業領導者就應該盡旱地樹立自己的夢想,點燃自身的激情,這樣才能帶領企業取洛越來越快、越來越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