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製陶的行家
窯廠村有個製陶的行家,名叫陶老三。陶老三辛辛苦苦地把兒子陶鈞供大學畢業了,可是陶鈞參加工作沒有一年,就辭職不幹了。他在城裏開了一家仿瑪瑙工藝品廠,可是卻賠了個稀裏嘩啦。
陶老三為了給兒子還債,他十幾萬的存款搭裏頭不說,三間大瓦房子也賣了。最後,陶老三隻得一個人背著行李卷,又搬回到銅陵河邊的老宅子裏。
幾十年前,陶老三的父親在自家院心這座陶窯出陶的時候,被轟然塌了一半的陶窯壓死了。自此陶窯停火,每每到了晚上,那座廢陶窯裏就會響起隱約的鬼哭聲。陶老三也害怕,可誰叫自己生出了個敗家子,沒有了住處,他隻得又回到了這座鬧鬼的老宅子。
陶老三剛把老宅子收拾出來,陶鈞就領著女朋友溫小麗回來了。溫小麗是西南音樂學院的老師,她父親就是省音樂家協會的主席溫之翰,溫主席目前正在幫銅陵市裏做一台“千年古韻”的音樂會,忙得團團亂轉。
溫小麗知書達理,對陶老三老屋子的破舊並沒有放在心上。溫小麗對陶老三問候了一番,接著便說出了此行的目的。原來溫主席發現,那些現代樂器演奏的古樂簡直不忍卒聽,特別是在合奏中擔任重要角色的陶笛,其音質根本就沒有時光的滄桑和曆史的厚重感。溫小麗講完,她打開旅行箱的密碼鎖,從裏麵取出了大大小小的七八根新燒製的陶笛來。
陶老三將那些做工精美的陶笛挨個一吹,陶笛的聲音悠遠似棉,不絕如縷,這陶笛的造型和音質都是一流的!
溫小麗歎了口氣,說:“這笛聲是不錯,可是陶笛在整個古樂的合奏中,起的是一個講述人的角色,最好,最好……!”溫小麗的意思是說,這陶笛的聲音最好像一個飽受坎坷的老人,要這老人用咿啞的聲音來表現出銅陵市古文化的厚重感來。
陶老三一聽,愁得也是直撓腦袋。溫小麗帶來的陶笛,不用想,也是出自名家之手,他陶老三再厲害,也就是個燒窯的把頭,想要燒製出音質超乎名家的陶笛來,那又談何容易!
二:親家與仇人
晚上的時候,溫小麗一個人住在陶家的東廂房裏,可是到了半夜,院子裏陶窯的方向就隱約地傳來“嗚嗚”的怪聲,溫小麗剛開始也沒注意,到後來越聽那聲音越覺得奇詭,她找來陶鈞一問,陶鈞剛開始還遮遮掩掩,最後實在瞞不住了,隻得實話實說。
溫小麗一聽這院子鬧鬼,也是嚇得臉色發白。可是為了能得到合格的陶笛,她隻有叫陶鈞住在了外間屋子,給自己打更壯膽!
陶老三這幾天可沒閑著,他找來最好的陶土,將其製成陶笛坯料,20多隻陶笛的胚料被放到陶爐裏,加柴生火,最後,陶笛就被燒製成功了!
溫小麗將新製成的陶笛放到唇邊挨個一吹,那聲音和她拿來的陶笛也是大同小異。看來陶老三燒製的陶笛也失敗了。
陶老三一張老臉臊得通紅,他用手一指院子裏半倒塌的陶爐說道:“小麗,我覺得陶笛燒製不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那座陶爐的溫度不夠,隻要我將這座舊陶爐改造一下,相信就能燒製出合格的陶笛來!”
陶老三動手修整舊陶爐,溫小麗則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溫之翰正為陶笛的事兒著急呢,他一聽女兒的電話,急忙開著小汽車,來到了窯廠村。溫之翰一下車,陶老三就愣住了,原來這個溫主席他認得,他可是陶家的大仇人!
30年前,溫子翰是造反派的司令,因為大串聯來到了窯廠村,這天,他找到了陶老三的父親,命他給自己的手下燒上一窯的生活器皿。陶老三的父親麵露難色,原來他家的陶窯上麵已經出現了不小的裂口了,急待修整翻新一下,可是溫子翰卻不答應,非逼著陶老三的父親幹活不可。陶老三父親等一爐陶器燒成,他出窯的時候,卻被倒塌的陶窯壓到了下麵!
脊背已經微駝的溫子翰卻沒認出陶老三來,要知道30年前,陶老三隻是一個20多歲的毛頭小夥子。陶老三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溫子翰,陶鈞特意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溫子翰多喝了兩杯,倒在熱炕頭上先呼呼地睡著了。
三:陶笛的秘密
誰成想半夜起風了,凜凜的夜風中,那奇怪的“嗚嗚”聲,又響了起來,溫子翰一個機靈,從炕頭上直坐了起來,他側耳聽著那個“嗚嗚”的聲音,這不正是自己需要的那種陶笛聲嗎?他急忙披衣下地,奔著那奇怪的聲音源頭尋找了過去。
陶老三聽到聲音,跑出房門的時候,卻看到溫子翰正努力地往廢陶窯頂上爬呢!陶老三大叫一聲--危險。話沒喊完,就聽見“轟隆”的一聲,溫子翰一下子從窯頂掉進了陶窯內!
聽到陶老三的驚叫聲,溫小麗和陶鈞也醒了過來,當溫小麗聽到父親遇險,她急得連聲尖叫。陶老三遲疑了一下,最後一跺腳,他和兒子一起,衝向了倒塌的陶窯。
溫小麗的呼救聲把周圍的鄰居都招呼了起來,眾人還沒等上前去救人,就見陶鈞背著一身是血的溫子翰從陶窯裏衝了出來,溫小麗一見父親得救,還沒等歡呼,就聽“轟隆”一聲悶響,那斷後的陶老三就被埋在了倒塌的窯牆下麵!
等趕來的鄰居們把陶老三救出來,陶老三雖然渾身是土,可是身上卻無大傷,他的手裏卻牢握著一根半截的陶笛。
這半截陶笛混在窯頂的灰土中,翻滾著落到了陶老三的手邊,陶老三一下子明白了過來,那半夜的“嗚嗚”怪響聲,就是夜風吹這半截陶笛發出來的動靜!
這半截陶笛,還是他小時候的玩具。有一天他貪玩吹這陶笛,忘記了寫作業,他父親一怒之下,把他手中的陶笛一折兩半,丟到了窯頂上。
陶老三用衣袖擦了擦這髒兮兮的陶笛,然後將它湊到唇邊,輕輕地吹了幾下,陶笛發出的聲音,沙啞而苦澀,就好像一個充滿幽怨的老婦人,在述說塵封已久的經年往事!
溫子翰要的就是這種聲質的笛子!看著這隻粗糙簡陋的半截陶笛。陶老三忽然笑了。他這件當年玩的樂器,根本就是隔壁的胡老三隨手用陶土捏成的小玩意,燒製的過程更是馬馬虎虎。
陶老三講完情況,溫子翰一拍手說:“根據過去的音樂典籍記載,當時的陶笛吹起來,如冬蚓行冰,重澀低啞,而用現在的工藝做出的陶笛,聲調和過去完全不同,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過去製陶的工藝,就有可能做出音質和古代同樣的陶笛來!”
四:真實的圓滿
陶老三說幹就幹,他隨便找了一些陶土,用最原始的手捏方法就做出了十幾隻陶笛,放進了新窯中。經過半天的燒製,那十個陶笛就做成了。陶笛燒好後,陶老三一吹,音質確實是低沉了一些,可還是達不到溫主席的要求!
溫主席指著那隻斷裂的陶笛,說:“你看這上麵,好像有很多的小孔,是不是差距出在這裏呢?”
陶老三恍然大悟地說:“我知道了,胡老三在給我捏陶笛的時候,他們家正在雇人鋸解燒爐用的幹木材,一定是可以燃燒的鋸沫子混到了陶土裏麵,鋸沫子在陶笛裏麵燃燒後,實陶中間就會形成許多空隙,不用想,陶笛因為陶材的不堅實,共鳴不好,音頻才會降低,從而達到那種近乎嘶啞的狀態。”
陶老三把陶土中加入了不同等量的木質鋸末,可是這批燒成的陶笛不是發不出聲音,就是聲音特別的難聽,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陶老三黔驢技窮,最後也是沒有招兒了,溫主席隻得和女兒回到了市裏另想辦法。可是沒過十天,陶鈞一臉神秘地找到了溫小麗,原來就在溫主席走的幾天裏,陶老三已經把他們需要的陶笛燒製成功了!
燒製陶笛的陶土中加入了鋸末,結果因為空洞太多,共鳴不好的陶笛聲調出了問題,陶老三冥思苦想,最後他聞著那半隻陶笛身上的煙味,竟一下子明白了過來,他當年玩的陶笛是被父親一下子丟到陶爐頂上,這一半一定是滾落到了煙囪裏,實陶中的孔洞,竟都被煙垢一點點添補滿了!
用濃煙熏製陶笛,就是古人製作低音陶笛的秘密!
“千年古韻”的音樂會在銅陵市的市政府大廳中如期舉行,參加銅陵市古文化旅遊的外國友人和中國音樂界人士聽完那場音樂會,竟都被那充滿滄桑味道的陶笛聲深深地震撼了!
這台晚會通過電視台直播後,全國各地的樂器公司紛紛高價求購這種陶笛,陶鈞放棄了仿製瑪瑙廠的生意,專門經銷起這種陶笛來。
陶鈞和溫小麗的愛情也成熟了,兩親家在一次喝酒的時候,溫子翰告訴陶老三:“我有個雙胞胎的哥哥,名叫溫子浩,他在參加一次武鬥的時候,竟被對方甩來的手榴彈炸死了……溫小麗就是溫子浩留下的女兒,是我將她養大成人的!”
陶老三手中的酒杯“啪”的一聲,掉落到了地上,誰會想到事情竟會是這個樣子,溫子浩當年害死了陶老三的父親,許多年以後,溫子浩的女兒,竟然又嫁到了陶家。如果不是陶家父子心存善念,冒著生命危險把溫子翰從塌窯中救出來,哪會有如此仇恨化解,陶笛製作成功的大好結局?
陶老三暗暗發誓,那段叫人想起來就不痛快的往事,就索性爛在心裏,他死也不會對孩子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