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八章 常讀常新的泰戈爾

  高曉金

  在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100年的今天,我重讀泰戈爾,其詩歌的魅力正如他在1913年創作的《園丁集》結尾處所預言的一樣——魅力依舊、影響深遠:

  你是什麽人,讀者,百年後讀著我的詩?

  我不能從春天的財富裏送你一朵花,從天邊的雲彩裏送你一片金影。

  開起門來四望吧。

  從你的群花盛開的園子裏,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兒的芬芳記憶。

  在你心的歡樂裏,願你感到一個春晨吟唱的活的歡樂,把它快樂的聲音,傳過一百年的時間。

  如果把詩人比作天上的繁星,那麽泰戈爾無疑是最亮之一。以至於中國讀者不假思索地將近年來流行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詩歸功於泰戈爾筆下。的確,此詩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細膩的情感,把那種難以名狀的情愫刻畫得撩動人心,與泰戈爾詩歌中對愛情的描摹是相通的,如《園丁集》第41首:

  我想對你說出我要說的最深的話語,我不敢,我怕你哂笑。

  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

  我把我的痛苦說得輕鬆,因為怕你會這樣做。

  我渴望從你身邊走開,我不敢,怕你看出我的懦怯。

  因此我隨隨便便地昂首走到你的麵前。

  從你眼裏頻頻擲來的刺激,使我的痛苦永遠新鮮。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能曆久彌新的很重要一點或許就是常讀常新!泰戈爾在我的閱讀史中就是這樣的一位經典作家。

  小時候,閱讀泰戈爾,讀到的是孩童的天真和母親的慈愛,以及詩人筆下溫馨歡樂的家庭生活。“當我吻著你的臉蛋兒叫你微笑的時候,我的寶貝,我的確明白了在晨光裏從天上流下來的是什麽樣的快樂,而夏天的微颸吹拂在我的身體上的又是什麽樣的爽快——當我吻著你的臉蛋兒叫你微笑的時候。”濃濃的母愛躍然紙上。而《紙船》一詩中:

  我每天把紙船一個個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寫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紙船上。

  我希望住在異地的人會得到這紙船,知道我是誰。

  我投我的紙船到水裏,仰望天空,看見小朵的雲正張著滿鼓著風的白帆。

  睡仙坐在船裏,帶著滿載著夢的籃子。

  孩子對未知的大千世界的好奇心讓人感佩不已。又或許詩中的孩子與當年遠赴重洋求學的冰心一樣,通過小小的紙船,表達對身處異地的母親的相思之情: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後來啊,閱讀泰戈爾,是為了給熱烈的青春增添一副強心劑,因為泰戈爾通過自己的詩歌告訴了我們如何去做生活的強者,去對待人生中所碰到的種種境遇。在你因為遺憾或錯誤而捶胸頓足、止步不前時,他會對你說“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了淚,那末你也要錯過群星了。”在你以為自己正經受著不幸和困境時,他又說道“我曾經受苦過,曾經失望過,曾經體會過‘死亡’,於是我以我在這偉大的世界裏為樂”,如此比較,自己所經受的困苦又有什麽了不起呢,而隻有經曆了這些才能更堅強地在這個世界裏獲得快樂。

  泰戈爾傳遞的這種獻身精神和進取奮鬥精神讓我不自覺地想到了德國文學大家歌德,其傳世之作《浮士德》給了我類似的感動和鼓舞。很長一段時間裏,泰戈爾的這些詩歌如同人生哲理警句指導著我的學習和生活,也激勵著一個渴望走出大山、渴望讀懂人生、渴望走向更寬廣世界的女孩勇往直前地奮鬥!

  而現在,閱讀泰戈爾,更多的是折服於他對印度古代經典作品的集大成創作,以及詩歌中閃爍的智慧光芒和宗教哲學思想!

  1900年初版的《故事詩》是泰戈爾前期詩歌創作中一部極其重要的孟加拉文敘事詩集,在印度曆來被視為泰戈爾留給人民的最好的精神遺產之一。詩集主要取材於印度古代經典作品中的曆史傳說,其中既有佛教故事、印度教故事和錫克教故事,也有拉其普特人及馬拉塔人的英雄傳說。在當時愛國主義激情洶湧之時,泰戈爾熱情歌頌了民族英雄在抵禦異族入侵時英勇獻身的精神,極大地鼓勵了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鬥爭意識,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印象極其深刻的是講述錫克教宗師與帕坦人故事的《最後的一課》,當時的印度就像詩歌裏的帕坦人的兒子,錫克教宗師戈賓德撫養教育他就如同英國殖民者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最終帕坦人的兒子難捱殺父的深仇大恨,拔出匕首閃電一般刺進戈賓德的胸口,這影射著詩人對印度獲得獨立的渴望和追求!

  而我最喜歡的是令他蜚聲世界的代表作《吉檀迦利》。在印度語裏,“吉檀迦利”是“獻詩”的意思,即泰戈爾獻給一位神的詩歌。在他的筆下,這位神具有不同的名稱和身份,有時是“主人”,有時是“朋友”,有時是“父親”,有時又是“國王”,當然,更多時候還是直接稱他為“神”或者“上帝”。或許是中文翻譯的緣故,讀者常有讀聖經詩篇的感覺,全詩充滿了對最高存在的一種感恩和讚美之情。而這恰恰是當今中國人最最缺乏的信仰,抑或說宗教情感,於是從他的這部作品中,我讀到了宗教意義上的謙卑、忍耐、忠誠、信心……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卻隱含著不平凡的哲理,而我們一般人往往無法體悟,因為我們不知道“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早在1915年10月,《新青年》就登載了陳獨秀所譯的幾首泰戈爾的短詩,如果說當初的引介是為了時勢的需要,那麽現在的經典重讀就是為了內心的需要。正如冰心在1920年熱情地寫道:“泰戈爾!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感;謝謝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靈的寂寞。”接待過泰戈爾訪華的徐誌摩也曾撰文道:“我們實在不配說泰戈爾的詩,因為我們讀了他的詩,隻是深深的感到他的偉大的人格,熱烈的愛情,超越的思想和小孩子一般的純潔精神。語言文字實在不足以表示我們靈魂的波動。我們覺得他的詩安慰了我們的痛苦,減輕了我們的煩悶。讀《吉檀迦利》時感覺到他的偉大,讀《園丁集》時感覺到他的溫柔,讀《飛鳥集》時感覺到他的輕靈,但是這些都還是文字上的話,泰戈爾的好處是要超過文字去領會的,是要你人格去領會的!”

  翻譯過泰戈爾詩歌的鄭振鐸在譯序裏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溢美之詞:“我喜歡《新月集》,如我之喜歡安徒生的童話。安徒生的文字美麗而富有詩趣。他有一種不可測的魔力……《新月集》也具有這種不可測的魔力。它把我們從懷疑、貪婪的罪惡的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裏去。它能使我們重複回到坐在泥土裏以枯枝斷梗為戲的時代;它能使我們在心裏重溫著在海濱以貝殼為餐具,以落葉為舟,以綠草上的露點為圓珠的兒童的夢。總之,我們隻要一翻開它來,便立刻如得到兩隻有魔術的翼翅,可以使自己飛翔到美靜天真的兒童國裏去。”

  文學作品的過分經典化容易使讀者將其束之高閣,隻知道它好,卻不知道它好在哪裏。在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00周年之際,我熱切地呼喚中國的讀者捧起他的作品來,好好閱讀一番,因為常讀常新的泰戈爾將帶給你一份別樣的感動!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