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俐
泰戈爾的《園丁集》第一首,有這麽一句:
女王:你的職責是什麽?
園丁:為您閑散的日子服務。
我查閱了“idle”這個詞,原來這個詞有“閑置,無所事事”的意思。這個詞語在後麵的詩句中也反複出現。
泰戈爾都寫了什麽呢?他寫村莊的風景、人物,在詩句中,那裏永遠都是寧靜、簡單的。人世間很複雜,城市有很複雜的格局,生活在大城市中其實隻能了解你每天活動的四角天空而已。城市充滿爾虞我詐的人心複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多牽製太多心機。泰戈爾寫的是很平常的東西,水井、榕樹、風、花……但是他寫得那麽美麗,他寫的湖畔是最寧靜的,也是最幽深的,他寫星星隱沒於雲間,他也寫女孩子的手鐲,在她害羞地去見戀人的時候,手鐲上的鈴鐺輕輕地響著。詩句是很簡單的,短小精致的詩體,舒服和緩的韻律,詩歌的描寫很精致。那種對一草一木的細微的感受,帶有孩子一般的對自然的愛,正是因為詩句中體現出來的對自然真摯的愛,讓簡單的景物描寫,擁有了感動人心的力量。
他寫的那些人,既不去承擔命中注定的職責,也不去孤獨地漂流,那是史詩中不朽的人物才會去做的事情。泰戈爾筆下的人物寧願放棄永垂不朽的一切可能性,他們的職責好像就是愛,還有被戀人所愛,那是為了愛情放棄不朽的人,是詩人。他們沒有永垂不朽,愛情是簡單而單純的,像歌一樣簡單,就像是孩子在嬉戲,並沒有追求物質生活。也許他希望描寫的正是在其他人看來真正閑散的生活,是帶著歡樂的音律。
我總是追求很多,我總是不滿足。想要記憶太多信息,想要看完太多書,想要學習很多外語。我總是追求更好,更強,如果在別人休息的時候自己也休息,結果最後技不如人的話,就會覺得落後。這是很嘈雜的社會,現實社會有著很快的步伐,我總是對自己說,要更快,要更厲害,要不然就會被社會發展的腳步淘汰。也許很多人的感覺也跟我一樣吧。每天做很多事情,列詳細的清單,同時做好幾件事情,即使怎麽節約時間好像還是不夠用,“計劃”好的事情總是沒辦法完成。直到某一天發現,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隻是為了欣賞今天明媚美麗的陽光,或者是體會一首舒緩的歌曲,享受好心情,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奢侈了,這時候才覺得自己可能太“忙”了吧?
也許並不是自己太忙。即使是拚命去追求什麽,但是其實自己一直迷失在追求之中。想要去很多地方旅行,覺得沒有欣賞那些著名的風景真的很遺憾,但是卻忽略掉自己家鄉的風景名勝,從未踏足其中。就因為這樣,所以我不斷地在路上,換乘很多班次,風塵仆仆,到達目的地之後才會大失所望,覺得“這不是我想看的風景”。我想,即使我總是在追求,但是實際上,還是不明白自己在追求什麽吧?
看似隻是在追求閑散,隻是追求留在原地,滿足於現在感受到的一切,對那些東西給予最高的讚美……有些人,看上去是胸無大誌的樣子,不會故意渲染那些被人們認為是積極的東西。現代人有尖銳的自我意識,追求向上,把別人踩到腳下,實際上這樣的“積極”卻是那麽空虛。即使你真的把別人踩在腳底下了,真的爬到了很高的位置,真的比別人好了,難道人生的目的就是欺淩別人,用自己的成就嘲笑別人嗎?也許很多人對人生多有誤解,我覺得抱著這樣的想法生活下去,生活一定會隨之扭曲。我們的這個世界和泰戈爾那個有花有草的世界相比,一點兒都不美麗,而那個靜謐美麗的世界,其實就藏在他心中。我想,泰戈爾領悟了真正的人生追求,善待生活,享受生命,發現生活的美,他是那麽感謝周圍的東西。而我們和他相比,隻是在努力活下去,對生活的真正價值實際上一無所知。
對生活感到滿足,是一種人生哲學。泰戈爾不是在鼓吹無法實現的烏托邦的理想,不是對生活理解很淺薄,盲目樂觀的理想家。他也深感生活中的諸多不幸,他知道事物無法達到不朽,知道過於執著的追求會蒙蔽人的雙眼,也知道強烈的愛意反而會造成戀人間相互理解的障礙,他是多麽悲哀地描寫內心的情意無法傳達給戀人的絕望,他也哀歎人終究是獨立的個體,無法完全理解彼此。但是即使如此,他都沒有放棄要為心中所愛付出一切的心意,沒有懷疑過愛和美的力量。他哀歎著正是由於自己太過於執著,所以美麗的花朵才會在手中凋謝了。
我們也見過很多人,談著很多場戀愛。當你抱怨戀人不懂得你的心情,和戀人相處反而越來越寂寞的時候,誰會捫心自問,想想自己有沒有先體諒對方的心情呢?
我不知道現在的人,讀到《吉檀迦利》的時候還會不會哭泣。
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像詩中的女孩子一樣,為了自己的王子拋下最美的珠寶,即使那些珠寶被車輪碾作灰塵。對美的描述和向往永遠不是貧乏淺薄的。我所追求的是美好的,我付出全部,並沒有要求會有好的結局,即使結局不那麽好,既然我有好的心願和付出,那我的回報也一定是最好的。
從這個層麵上來說,泰戈爾是美的追求者。
對美的追求不是無意義的,它體現的正是人的美好品質。現實中人們總是用物質來衡量愛情,但是在泰戈爾的詩歌中,愛情是純淨的美的東西。真正的唯美主義者,在大家眼裏一定有些脫離現實,像是小孩子吧。王爾德說過:“在我看來美是奇跡中的奇跡,唯有淺薄之人才不以貌取人”,威廉·布萊克將自己的詩集取名為《天真之歌》,他們追求的都是美,屬於夢想彼岸的某種純粹的美。盡管他們彼此有所不同,但是詩人之心都有孩子氣的純真。
也許我們都長大了,我們也無法讓飛速發展的世界慢下來。但是對美的追求永遠是不變的,我們可以把泰戈爾放在心中,這樣我們在人生之路才不至於迷途。
(作者單位:河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