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章 印象·泰戈爾

  丁文靜

  有人說,他的無邊的想象與遼闊的同情使我們想起惠特曼;他的博愛的福音與宣傳的熱心使我們記起托爾斯泰;他的堅韌的意誌與藝術的天才使我們想起造摩西像的米開朗琪羅;他的詼諧與智慧使我們想起當年的蘇格拉底與老聃!

  有人說,他是印度最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一生中,留給這個世界50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百餘部短篇小說,60餘部戲劇,以及大量的其他著作。

  對我而言,他是一個須發皆白眼眶深陷但仍天真爛漫的孩子,當舊詞在舌尖上完結,新的曼妙之音又從心底湧出;他是植根於恒河之畔的棕櫚樹,呼吸著印度洋的風雨,吟唱著無盡的愛和陽光。

  是的,他,就是泰戈爾。他所致力的種種藝術中,詩歌是他最傾心的。泰戈爾的詩,沒有霓裳珠寶環佩叮當的華彩,就像暑天裏一掬清涼甘甜的泉水,亦或是清風中寂寂搖曳的藤蔓,清麗質樸,不驚不喧。讀泰戈爾的詩,可以毫不費力地感受到一種自然內盈的快樂,就像晨曦逝去那一瞬間的陽光普照,又像塗上了樂曲的釉彩的雨天,讓人舒心愉悅,會心一笑。

  我對泰戈爾的印象,一定要從他的詩說起。

  一、天真爛漫的孩子

  初讀泰戈爾之時,我自己也隻是個孩子,沉迷於他所描摹的芳草碧樹、暮雲旭日、新月飛鳥帶來的感動,為每一個美妙悸動的時刻歡欣鼓舞。就像鄭振鐸說的:“泰戈爾是一個‘孩子的天使’。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

  那麽,泰戈爾如何能夠具有這種安撫人心的力量?他的詩為何像孩子的囈語一樣天真爛漫?因為,他不是用眼睛而是用靈魂在接觸自然、他感知的鮮活的世界隻有想象才能抵達。誠如《小王子》中狐狸的話——“隻有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泰戈爾就是用心靈在感知自然中的一切。他在回憶錄中提到,他喜歡獨自坐在關著門的轎子裏,沒人看得見,就好像魯濱遜在大洋的孤島上,他為能躲開人們的目光而高興;他在窗台邊唱一支歌譜一首曲來消度一個雨聲雜遝、雨簾厚重的晌午;他與大自然曾經有過親密而深透的思想交流……他總在馬不停蹄地發現這個世界,如同孩子們雀躍地捕捉昆蟲一樣捕捉自然的美麗。在新奇的想象的牽引攢動下,流淌在筆端的文字自然充滿童真童趣,給人安心平和的力量。

  詩人把孩子比做乞丐,這樣的詩句足以打動任何人:“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並不是沒有緣故。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乞求媽媽的愛的財富”;詩人抓住了孩子微妙的心理,使得孩子對母親的眷戀躍然紙上:“如果我是一隻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盤裏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嗎?”在詩人眼中,群樹可以踮起腳仰望天穹,霧可以像愛情一樣在山峰心上遊戲;在詩人眼中,太陽從大路盡頭的樹林後冉冉升起的一瞬,也能幻化成瀑布般的詩情。

  正如孩子對成年人的世界有無限的好奇與向往,泰戈爾這樣一位天真爛漫的詩人,對大自然也有異於常人的熱愛與親近,在美好的景色、悅耳的聲音和撲鼻的芳香給他帶來的愉快當中,他不會緊鎖住自己感官的大門。春天、雨季、夜晚、陽光、白晝、天空,這些尋常的景象時常徜徉在泰戈爾的詩句裏,牽動著我們的心緒。“白晝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經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裏”,“天空裏突然升起了一個男孩子的尖銳的歌聲。他穿過看不見的黑暗,留下他的歌聲的轍痕跨過黃昏的靜謐”,這樣的詩句在泰戈爾的詩集中俯拾皆是。

  詩人唱道:“我的歌將坐在你眼睛的瞳仁裏。”幼年的我就這樣如醉如癡地看他唱歌,雖然可能會錯了詞的意思,或者辨不清曲的旋律。可這又有什麽關係?權當泰戈爾隻是在傾訴而不是在指引。況且那剔透的童心,本就是一首詩。

  二、恒河畔的棕櫚樹

  及至成人,我依然離不開泰戈爾的詩。成人的世界匆忙逼仄,似乎沒有時間和空間來容納泰戈爾的絮絮低語,但泰戈爾的美麗沉靜如許,並不因此褪色。這時候我再看泰戈爾,覺得他更像是恒河畔一株會唱歌的棕櫚樹,呼吸著印度洋的風雨,柔和地唱出內心深處的無奈;他歌唱著生命的榮枯、現實世界的歡樂與悲哀,也歌唱著對印度這片土地的熱愛。

  在他的詩中,有來自遙遠異邦的旅人,有嬌柔多情的少女;有百鳥的歌唱,有孤苦的單弦琴,也有凋枯的曼陀羅花;有樹影婆娑的村徑,有堆滿稻穀的庭院,也有麵紗般的紫霧流蕩的日暮……詩人所描摹的都是印度平凡的景象和普通的男女,沒有做作或偽善,沒有高傲或空虛,一切都神聖和普通,隻有詩人滿滿的愛,也揭示了生活中的許多真理和微妙。

  在泰戈爾的筆下,印度充滿了神性的詩意,是一片蒼涼、寧靜、聖潔的土地。在印度的鄉村,少女們踏著晨曦采集花朵,晚霞出現時,她們就用瓦罐在水箱和井裏取水。這種清晨與黃昏的靜美,這種印度獨具的世俗情調和如詩的意境,是泰戈爾對印度最貼切的表述,讓人在薄暮時分夕陽西斜的時候,在逐漸模糊的影子裏,感到了印度的神秘與美麗。他動情地說,“我能生在這一片土地上,因此我有運氣去愛她”。他又微笑著說,“國王的權柄,有錢人的財富,在人世間都是屬於死亡人的”,然而那愛的目光,卻是“萬世長存”的。

  為泰戈爾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吉檀迦利》是一曲愛的頌歌。詩人以頌神的方式完成這一部集子,表達了對那位偉大的朋友,那個可愛的戀人,那個泛舟河上彈奏琵琶的陌生人的敬慕與愛意,與此同時也表達了對印度這片土地的深情。《吉檀迦利》的深邃幻麗讓人沉醉,像高遠的天穹,像恒河的波影,又像懶懶的微風掠過心上,奏著潺湲的樂聲。詩人唱道,“讓一切歡樂的歌調都融和在我最後的歌中——那使大地草海歡呼搖動的快樂,那使生和死兩個孿生兄弟,在廣大的世界上跳舞的快樂,那含淚默坐在盛開的痛苦的紅蓮上的快樂,那不知所謂,把一切所有拋擲於塵埃中的快樂。”當讀到這樣的詩句,我們內心潛藏的低沉消極的意念都會一掃而空,隻剩下平靜。這些詩歌不是風暴的產物,卻顯出一種強大的力量,是一種植根於印度大地的神性力量讓泰戈爾的詩歌如此不平凡。

  《飛鳥集》的結束語是,“我相信你的愛。”這也是我想對詩人說的,我相信他的愛,相信他對恒河的愛,對印度的愛,對人類的愛。

  我知道,用“天真爛漫的孩子”和“恒河畔的棕櫚樹”來描述對泰戈爾的印象過於粗糙和淺薄,但泰戈爾這樣一個簡單純粹的赤子,似乎也隻有孩子和樹這樣美好的事物可以更好地詮釋。孩子和樹是什麽?是真,是愛。

  《吉檀迦利》第一篇的結尾說:“許多時代消逝了,你的賜予依舊在傾注,而我的手裏還有餘地可以容納。”感謝泰戈爾,讓我在擁擠不堪的日子裏,仍有一道曙光。感謝泰戈爾賜予的滿滿的愛。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