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陽
那年我得了肺病,又咳又吐血,住進了重慶歌樂山結核病醫院,在那裏我第一次知道了印度詩人泰戈爾,在我心情極度昏暗中,有人給我送來了心中一盞永恒的明燈。
我鄰床住著一位鄉村教師,病情很重,肺不僅已纖維化,還有嚴重的肺心病,說話都氣喘籲籲,可他卻非常樂觀。他夫人在旁邊照顧他,給他開半導體收音機,聽國內外新聞,有時還要給他念我從來未聽過的詩歌。我也閉眼聆聽:“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綠草是無愧於它所生長的偉大世界的。”“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聽她念詩,我的心仿佛一下豁然開朗,並進入一個境界。我情不自禁地說:“多美的意境,特別是後句,真可與古代詩人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媲美!”這時我第一次聽到他沙啞的聲音:“泰戈爾的詩意境美、哲理深,能純潔人的靈魂!”我點頭讚同。
後聽他夫人說:“他是一個泰戈爾迷,住院前有空就看這書。上課時總愛用其中詩句鼓勵學生們學習:如用‘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來說明學習與腳踏實地的關係。教唐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又用上麵的‘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是你擁有你足下的土地’來說明草的生命力……”我聽得入神了,悄悄瞅老師一眼,見他沉睡的麵龐還帶著絲絲微笑——可能是在夢中還正在給學生們講“綠草是無愧於它所生長的偉大世界的”的哲理吧!
那晚我睡熟後被哭聲驚醒了。盡管經白衣天使百般搶救,他還是走了。隻見他爬滿溝壑般皺紋的臉上,仍靜如秋水,實現了他“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人生,也令我想起了誌摩的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我起來向他三鞠躬,以示對靈魂工程師的敬意。
在清理完他的遺物後,他夫人將那本薄書送給了我。我激動地說:“我以後一定向他學習!”這書就是泰戈爾的《飛鳥集》。
此書一直陪伴著我,長達幾十年,成為我精神世界中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他激勵我上進。
出院不久我就邊治療邊上班了,心中總充滿閱讀泰戈爾作品帶來的向上的激情。當讀到詩集中“鳥兒願為一朵雲;雲兒願為一隻鳥”時,知道人應該有追求,應該去尋夢一般美好的世界。我從技校畢業到廠裏一直是個工人,加之遇上文革,也沒有多少知識,我渴望多讀書。80年代初,適逢當時四川開始了“沒有圍牆”的大學——自學考試,雖年近不惑之年,身體又差,我懷著“鳥兒願為一朵雲”的情懷,毅然參加了自學考試。
當時我遇到學習中的眾多困難,除身體和年齡之外,工廠正從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複蘇,常常加班加點地試製新產品,回家一拿起書就想睡覺。這時,耳畔就響起泰戈爾的詩:“我的存在,對我是一個永久的神奇,這就是生活”“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決不要害怕刹那——永恒之聲這樣唱著”。心中升起生命的神奇、堅強和偉岸,於是就泡起一杯沱茶,一讀書就是幾小時,沒有了苦,卻隻有“光明”、“火焰”、“霞彩”、“翱翔”這樣的音符,克服了學習中的無數困難:沒有錢買參考書就去圖書館借,沒有錢聽輔導課就借同學的筆記來抄,沒有時間就“擠”,並將一些疑難問題製成卡片,帶在兜中、貼在牆上博聞強識,堅持不懈地考完大學課程。我常用詩中“不要因為你自己沒有胃口而去責備你的食物”來自嘲,以此激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減少人性的弱點,增加生活的陽光和歡笑,讓自己能像大詩人一樣不僅笑對人生,而且像飛鳥一樣去追求太陽的光輝和自然的美麗。
他的詩讓我靈魂清潔。
因為有了踏實的知識並為工廠的發展做出了一些成績,我從工人逐漸提為技術員、廠中幹。可我仍常品讀《飛鳥集》,它鞭策我走向清風明月。收入高了,部門經過自己審簽而出入的錢也多了,但詩魂對人廉潔的警語卻使我幾十年來一塵不染。我常暗誦:“鳥翼係上了黃金,這鳥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讀著這些詩,還會使自己聯想起藏克家的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由此感受到,原來泰戈爾同中國古今聖賢都有共同的品格:文明、進步、聖潔。
他使我的人生增添了陽光、朝霞和美麗。
他的詩讓我有了正確的生命觀。年輕時生病總是想到死,讀了他的詩,才明白人生的要義:隻要活得有意義,才不怕死,使生命永恒。活著的意義就是:人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愛的精神,有感恩的精神,奉獻的精神。這些詩感染了我一生:“如果你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時,真理也要被關在門外麵了。”“我把小小的禮物留給我所愛的人——大的禮物卻留給一切的人。”“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生產果實,卻不要什麽報酬”,“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這類的詩句常讀常新,蕩氣回腸。我的人生每走一步都沾有他的靈氣,我常用泰戈爾的生命精神對照自己,真如古人“吾日三省吾身”一樣,使自己活得充實,活得尊嚴,活得美麗。當農民工技術差時,就手把手教他怎樣識圖、測量;下屬家中困難時就“家訪”,解決他們的急難;部門工作遇到難題,就團結大家挑燈夜戰,還用泰戈爾詩“錯誤經不起失敗,但是真理卻不怕失敗”來鼓勵大家進取;當科裏出了質量事故處理我,調往車間工作時,我則懷著一種感恩情懷,“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地道謝”而接受新的工作,感謝領導給我新的拚搏機會。
我而今退休了,回顧自己一生的曆程,感恩泰戈爾詩聖對自己人生的澤潤、燭照和引領。我雖不是什麽偉人,卻慶幸自己是一個高尚的人,純潔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他讓我知道了“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是生命美的最高境界,並願意以自己的餘生為創造美麗中國發揮自己的餘熱。泰戈爾不僅給了我快樂,也給了我如曹孟德一樣的博大胸懷,就在我誦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時,也會浮現泰戈爾鐫刻在心中的無數人生哲理和絕妙的詩的意境。
泰戈爾在我心中,他是我心中永恒的明燈。
(作者單位:重慶市慶鈴汽車底盤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