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與何家聯姻

  4.與何家聯姻

  鄧家在曾灶嬌的打理下有條有序地運行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鄧文釗也長大成人。到了婚配的年齡,他的婚姻大事自然成了曾灶嬌這個做祖母的心頭上的一件大事。為了給孫子選個好妻子,的確沒少費老人家的心思。

  1927年,是鄧文釗的喜慶之年。這一年鄧文釗與何家小姐何捷書結為夫妻,開始了他的新生活。說起這段姻緣,還全靠其祖母曾灶嬌的安排。香港是個彈丸之地,望族間的聯姻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

  1927年,鄧文釗年滿19歲,長得英俊高大,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了。於是乎曾灶嬌四處幫孫子物色妻子。鄧家雖然此時已不比鄧阿六那時風光,但是不管怎樣也算得上是個名門望族,在香港社會上還享有很高的聲譽。雖然鄧家的其他幾個支係早已中落,但是鄧文釗他們這一家在社會上依然保持著往日的風光。因此,嫁入鄧家的媳婦,也自然要是門當戶對的才行。

  正當曾灶嬌忙著為孫子鄧文釗相親時,恰巧碰上香港摩羅街富商何家也正在為女兒何捷書選擇夫婿。這個何家也是香港一個老家族。如今何家擁有自己的地產,並且自營生意。最初他們主要從事的是茶葉生意,後來由於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地發展到做地皮生意。何家的發家始於何捷書的祖父何載,他原本隻是廣東南海縣一個小商人的兒子,19世紀中葉香港被英國人開埠後,他也隨著來港大軍一起到香港謀生。初到香港時他隻是一個店員,後來自己開店,經營茶葉生意,隨著時間的累積,生意越做越大,成為最早經營中國紅茶出口生意的商戶,何家也慢慢積累了一些家產。

  當時香港很多有錢人都投身地產生意,何載看到朋友們都在地產生意上越做越好,於是自己也參與進去。一開始地價很便宜,隻要賺點錢他就拿去買點地,不知不覺中土地越積越多。而此時香港商業發展迅速,大量人流湧入,使得香港人口增加,他便將土地、房子租借給他人,隨著房價、地價的不斷提高,他逐漸成了一個大地產商。

  何載共有12個子女,何捷書是何載的第11個兒子何季海所生的女兒,而何香凝則是何捷書的親姑媽。由於是嫡親,何香凝對這個親侄女也特別照顧和關心。因此,何捷書從小受到姑媽的影響,在為人處事上顯得十分得體。

  其實早在曾灶嬌為孫子鄧文釗向何家提親之前,何家已由媒人介紹與香港另一戶富商馬家訂了婚約。可是後來何家發現馬家兄弟之間不和,經常鬧矛盾,而且在香港上層社會中的名聲也不好。對於這樣一個矛盾衝突不斷、不和諧的家庭,何家人是萬萬不願把女兒嫁去受苦的,於是沒過多久就解除了與馬家的婚約。恰巧鄧文釗的祖母曾灶嬌聽聞了這一事,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為了鄧文釗的婚事親自登門去何家說親。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曾灶嬌帶著幾個家仆拿著一些精美的禮品、布匹、瓷器,前往摩羅街的何家。一路上,曾灶嬌心情異常激動與開心,因為今日前去登門拜訪可是為了孫子鄧文釗的婚姻大事。來到何家門前,何家家仆進屋通報一聲後,曾灶嬌馬上被人領進大廳。不一會兒,何老板從裏屋走了出來。

  “啊,曾老板,您好啊!難得您大駕光臨鄙舍,快請坐!”

  “嗬嗬,何老板,您太客氣了,一大早就來打擾您,還請您見諒啊。”

  “哪裏,哪裏,瞧您這話說的,太生分了。不管怎麽說大家也都算是朋友,哪裏算得上打擾啊,哈哈——”

  這時,何家家仆從裏屋端上一杯清香的上等烏龍茶放在曾灶嬌麵前。

  “曾老板,請品嚐一下這上等烏龍茶,這是我托一朋友從內地帶來的,味道極其清香。”

  曾灶嬌慢慢地拿起茶杯,一手托著杯墊,一手拿著杯蓋,用嘴輕輕地吹了吹,而後稍稍抿了一小口。

  “嗯,不錯,果真是好茶,清新淡雅。”

  曾灶嬌輕輕放下茶杯,用手絹擦了擦嘴角,接著笑著說:“何老板,我今日前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呢。”

  “哦,那請問曾老板,是為何事前來呢?”

  “哈哈,是好事,喜事。聽聞何老板正在為何小姐尋找夫婿?”

  “是的,是有此事。可惜,到如今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哪!”

  “何老板,不要著急啊。”

  “曾老板莫非有合適的人選介紹給何某?”

  “嗬嗬,有是有,就要看何老板是否同意了。”

  “那就請您快說說看,是哪家的少爺啊?”

  曾灶嬌整了整衣衫,微笑著說道:“正是我家的孩子,叫鄧文釗,今年19了。”

  “哦,原來是鄧家少爺啊。早就聽聞鄧家小少爺聰明過人,一表人才啊,好啊,這門親事好啊。”

  “何老板,那您的意思是咱們兩家可以做親家啦?”

  “哈哈哈,是的是的,曾老板,咱們以後就是親家了。”

  就這樣,鄧文釗的親事就在這歡聲笑語中說成了。

  那個時代男女的婚姻大事還是由父母做主,再者當時香港的望族也都喜歡互相聯姻,這樣有利於家族的發展。

  與何家說好親事後,曾灶嬌回來將此事告訴鄧文釗。對於祖母的安排,鄧文釗沒有表現出半點不願意。從小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都是曾灶嬌幫這對兄弟張羅的,鄧文釗相信祖母的安排都是為他著想。他後來打聽到祖母幫他說親的這何家小姐的姑媽何香凝同其丈夫廖仲愷竟然是跟隨孫中山先生進行民主革命的人士。而孫中山先生恰恰是鄧文釗近來特別崇拜的偶像。一想到與何捷書結婚,仿佛與自己的偶像孫中山的距離拉近了許多,鄧文釗心裏就十分開心,他也就更加願意接受這門婚事了。孫中山是如何成為鄧文釗的偶像的呢?這就要把時間倒回四年前,也就是1923年。

  1923年,鄧文釗正在拔萃中學讀書,而這一年孫中山正好粉碎了陳炯明叛變,由上海經香港往廣州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在香港華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因為早期孫中山的革命活動都是在香港開始的,且他曾在拔萃書室和皇仁書院讀中學,1892年在香港西醫書院取得醫科碩士學位。1895年孫中山組織廣州起義,將興中會的總部設立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911年籌劃辛亥革命,革命軍統籌部又設在香港跑馬地。不難看出,香港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香港的華人,由於生活在殖民地社會中,受到洋人的歧視,因而特別愛國,他們明白隻有國家強盛,他們才能真正不受到歧視,所以非常支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而這也正是孫中山三番兩次將革命總部設在香港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次孫中山過境,香港大學特別為他舉行了歡迎會。孫中山在會上發表演說,他號召香港學生讀好書,將來回內地為國家建立一個良好的政府而努力。國父孫中山的這番話使鄧文釗特別振奮,他第一次在內心中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價值可以有這麽大,意識到原來國家民族的發展才是更為重要的事情。也正是這個演講在少年鄧文釗的心中埋下愛國主義的種子。從此,鄧文釗開始成為孫中山的追隨者。

  鄧文釗萬萬沒有想到,一直覺得遙不可及的偶像,現在居然因為自己的婚事而與其拉近了距離,所以結婚當日他是異常的開心。他的開心仿佛並不僅是因為可以和何家聯姻,更多的是因為這種聯姻將讓他有機會知道更多偶像的生活,知道更多有關革命的事情。他已經完全“迷上”了革命。

  但是,無論鄧文釗是為什麽而開心,對於他的祖母來說,看到孫子可以高高興興地結婚,她終於可以放心了。在她看來,何家強大的經濟基礎,令她相信她心愛的孫子將來一定還可以繼續過著他那少爺般的生活,她相信她為孫子的選擇是正確的,至少在她離開人世之前她都是這樣認為的。可是,人生往往是充滿變數的,正是因為與何家的聯姻,改變了鄧文釗之後的命運,讓他走上崎嶇的革命道路。雖然鄧文釗沒有像曾灶嬌之前所預想的那樣繼續過著少爺式的生活,但是她當初的這個選擇的確是正確的,因為鄧文釗真正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鄧文釗結婚的時候,廖仲愷已經遭到國民黨右派暗殺,而孫中山先生也因為生病而與世長辭。何香凝繼承了廖仲愷、孫中山的遺誌,在各地為革命事業而奔波。當時何家還沒有分家,所以每當何香凝回香港時,便住在摩羅街,她的一對子女廖夢醒、廖承誌也跟隨著她一起住。而正是這一對廖氏姐弟讓鄧文釗對社會對人生產生出新的看法。

  時間是一個不受控製的東西,不管願不願意,它總是悄然無聲地流逝著。

  1928年,鄧文釗新婚後第二年,何香凝因奔母喪,帶子女返港,於是鄧文釗便有了與廖氏姐弟相處的機會,並且相處一段時間之後,鄧文釗與廖氏一家結成莫逆之交。在與廖氏姐弟的接觸中,鄧文釗漸漸被他們那豐富的閱曆和寬廣的見識所吸引。雖然在年齡上他們差不多大,但是在社會經曆、閱曆上,鄧文釗遠遠不及廖氏姐弟。在交流中,廖氏姐弟也毫不保留地將他們所經曆、所知道的一切告訴鄧文釗,他們向鄧文釗述說在日本的生活,講述陳炯明叛變,講述他們在1925年參加的“五卅”示威大遊行,在廣州沙麵租界遭英法武裝開槍射擊,險些送命。他們所說的事,都是鄧文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完全與他童年、少年那種少爺生活有天壤之別。他們所說的仿佛在鄧文釗的眼前勾畫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裏人們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國家、為民族、為更加有價值的事情而活。鄧文釗越來越好奇新世界的生活,他想知道更多,甚至他也想親身去體驗那種生活。而這樣的生活也逐漸離他越來越近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