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硬骨頭的大埔人

  2.硬骨頭的大埔人

  筆架峰高,印山渺小,獅扼咽喉。憶茶陽風物,緬懷故舊。清泉鶴唳,夕照星橋。大壩槍聲,城隍鼓應,多少英雄硬骨頭。換天誌,命韓江怒吼,遍地燃燒!

  殘陽暮靄深秋,三河壩三千白骨收。立紅色政權,太寧屹起,高陂百侯,旗樹高丘。北出坪砂,直通閩贛,赤色江天撼五洲。歌紅日,照青峰小道,史跡長留。

  ——《沁園春·憶故鄉大埔》

  如果從飛機上俯視華東南大地,在閩粵交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與五華近在咫尺的大埔。那裏地處東南丘陵地帶,卻有奇峰突起,山勢連綿,河川縱橫,梯田粼粼,海拔高達千米的大山遍布縣域。大山腳下以及山間的平原田野間,一座座圍龍屋端居其中。晨昏之際,炊煙嫋嫋;山野之中,歌唱互答;城鄉學堂,書聲琅琅。這裏就是廣東唯一的“蘇區縣”、客家人的香格裏拉——大埔縣。同時,也是一個純客縣,有“大埔無潮,澄海無客”一說,即大埔沒潮人,澄海無客家人。

  大埔縣曆史悠久,秦漢時屬揭陽縣地,東晉義熙九年立義招縣,屬義安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為萬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廢萬川並入海陽縣,屬潮州。宋、元及明前期仍屬海陽縣光德鄉。明嘉靖五年(1526年)改名大埔縣,屬潮州府。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屬興梅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梅縣地區。1988年起屬梅州市。

  1913年5月,也就是民國二年,大埔縣的縣城還在茶陽。現在的茶陽城是省界附近安逸而寂靜的小鎮。在80多年前,這裏非常繁華熱鬧,因為我們現在方便使用的公路和鐵路網開通以前,茶陽以北的很多城市,比如汀州、瑞金等地,與出海口潮州、汕頭的交通完全依靠韓江水道。這裏是客家人生活的大本營,無數的客家人由於曆史的原因遠赴南洋諸地謀生、創業——“客人開埠”。他們也把外地的信息、財富不斷帶回家鄉,給留在家鄉的妻子兒女以及老年的父母帶來幸福。不斷長大的客家男子,也勇敢地跟著父叔輩坐著小火輪從韓江順流而下,從汕頭轉船,去香港,去新加坡,去馬來西亞,去遙遠的南洋。所以,韓江是一條非常繁忙的交通要道。

  茶陽地處閩贛交界,是韓江水道行船的終點。從船上卸下來的貨物,必須要在茶陽轉用人力畜力才能運到福建和江西內陸城市。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茶陽是各種信息和物流非常密集的地方。這裏的人民革命覺悟非常早,本書開篇概括的就是一部大埔縣早期的革命史,同時也是客家革命先輩的精神寫照。

  詞上闋所描述的筆架山、印山、獅子口、清泉寺、星橋、大壩、城隍廟,都是“茶陽風物”。詞的下闋所描述的“三河壩”、“太寧”、“高陂”、“百侯”、“坪砂”等都是大埔縣的其他鎮圩,三河壩在茶陽之南,高陂在三河壩之南,太寧在茶陽之北,百侯在茶陽之東。這些地方遍布於大埔的各地。無數大埔革命先烈為新中國誕生作出了巨大犧牲。

  1927年3月12日,時值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大埔農民自衛軍1000多人,齊集到縣城參加示威遊行,其組織之有序,其聲勢之浩大,使得國民黨當局和地主惡霸都感到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

  同年秋天,朱德、賀龍率領“八一”南昌起義大軍,由贛取道閩邊直指潮汕,計劃掃除那裏的敵軍武裝並建立根據地,途中由於閩粵邊境山多地險,林深水急,幾乎無路可行,就在起義軍陷入困境之時,農民自衛軍接到上級指示,立即派人前往引路,大部隊很快便擺脫了盤回曲折、謎一樣的山穀。8月25日,先頭部隊抵達青溪。26日,自衛軍先期進駐縣城。偽縣大隊長齊乃光等已聞風喪膽,急忙召集人馬連夜而逃。次日,起義大軍浩浩蕩蕩,不費一槍一彈,便收複了大埔。

  在隆重熱烈的歡慶聲中,朱德、彭湃召集農民軍,在城東養育堂作了打倒地主豪紳、解放勞苦大眾的動員報告,當場發給農民軍漢陽造“七九”五響步槍150支,此舉大大地激發了農民的革命鬥誌,戰鬥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會上,經彭湃親自批準,由農民軍執行,槍決了反動頭目謝钜生。

  當時,隨大軍同來的有周恩來、鄧穎超、郭沫若、林祖涵等同誌,他們親自主持召集了大埔黨團員及骨幹力量代表大會,講述了南昌起義的偉大意義和建立工農武裝的重要性。這是大埔人民在革命鬥爭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偉大勝利,宣告大埔政權正式由紅色蘇維埃掌管。

  不久,賀龍、葉挺大軍進攻潮汕失利,國民黨頭目錢大鈞糾集重兵,轉而圍攻三河壩朱德部隊。經過三天三夜浴血奮戰,終因敵眾我寡而不得不撤兵,我軍一路且戰且退,迂回迎敵,後經饒平入閩,又從永定大溪、下洋進入離大埔縣城僅五公裏的排頭壩(朱德就在那裏的永泰昌煙店閣樓裏住了一夜),次日又由農民軍星夜帶路,經永定峰市轉道入贛,與毛澤東同誌進行後來舉世聞名的井岡山會師。

  因潮汕失利,三河壩撤兵,我黨不得不放棄大埔。從此,敵人的氣焰更加囂張,白色恐怖四處籠罩,蘇維埃政權隻得退到各個鄉村。鄰近埔城的太寧、戀墩村,此時已組織了自己的蘇維埃,由江弼群同誌任主席,繼續與敵人展開鬥爭,保衛秋收。同時還與永定金砂30多位農民組成戰鬥隊,由張鼎丞同誌親自指揮。

  現在的太寧、戀墩村,過去統稱太寧,東距永定縣境不足十公裏,西往埔城僅五公裏,村中有小街叫排頭壩。那時,從閩西到大埔,必經過這裏,隻有五六十間店鋪的村街不算長,但人來人往還是很熱鬧。可這裏地少人多,加上地主豪紳的殘酷剝削,太寧人真的是很難過上一天溫飽的日子,正因為如此,這裏的人民革命熱情尤為高漲,對地主惡霸尤為痛恨,所以,太寧也最早成立了蘇維埃,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大家團結一心,同仇敵愾。盡管國民黨偽軍大隊在縣城虎視眈眈,看到全村人這樣心齊,配合得這樣密切,把守得又這樣嚴密,也就不敢貿然進犯。

  就在太寧農民軍不斷壯大之時,國民黨反動派已經感覺到無一日安寧。以惡霸地主肖雨史為首的土豪劣紳,勾結偽縣大隊長齊乃光等,對太寧蘇維埃發起多次瘋狂進攻。自1927年9月至1928年4月,農民自衛軍就連續七次擊退了敵人的進犯,擊斃了偽軍連長等一批敵人,取得了很大的戰果。由於敵人不斷調兵,終因雙方力量懸殊而失守。當時,那些匪兵就像一群惡狼般猛撲過來,對村民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許多群眾無辜被殺,許多婦女遭受蹂躪,光犧牲的就有:饒文秀、鄭均賢、黃文、黃汗、曹訟修、劉德和金砂等數名革命戰士。據統計,燒廢樓屋13座、店鋪12間,豬雞牛羊、衣被穀物被掠去無數,其餘的人逃的逃、散的散,全村700餘戶,兩個月不見炊煙,一片愴然淒楚,慘不忍睹。

  經過一年的苦鬥,人們已經看清了敵人的猙獰麵目,認識到隻有跟著共產黨走,才是唯一的出路。從此,太寧人民擦去臉上的眼淚,擦幹身上的血跡,掩埋好親人的遺體,重整起破碎的家園,化悲痛為力量,又與敵人展開遊擊戰,積極參加漳溪、百侯、岩上、高陂等地的武裝暴動,並密切配合閩西遊擊隊作戰。

  1929年夏,在縣黨委領導下,在太寧演下片召開了一次黨的擴大會,並成立埔北區,江弼群同誌任區委書記。此後,為傳達中央指示,葉劍英也來過大埔。伍洪祥(新中國成立後任福建省副書記)曾親自前來太寧指導工作。從此,全縣蘇維埃得到進一步鞏固,武裝力量已經逐漸壯大。1930年春,大埔工農軍配合閩西遊擊隊,一舉攻克了高陂,繼而攻打埔城。此後,在參加漳溪、埔北、永定、湖雷、下洋、中坑等地的武裝暴動中,大埔工農軍表現得極為出色,已經打出了聲威。

  1931年1月24日,剛成立不久的饒和埔政府所在地遭到西河反動頭目張悟真帶兵突襲,不得不轉到太寧團村和塔坑,後又移往太寧北坎片。在這個時候,群眾的鬥爭情緒仍然非常熾烈,在一次集會上,500餘人一致表示,堅決支持紅色蘇維埃,把革命鬥爭進行到底。

  在革命隊伍中,最陰險毒辣的就是叛徒。1931年5月8日,當時許多革命同誌正在北坎開會,已經被敵人收買了的鍾乃匡(後伏法),偷偷引領埔城和埔北團匪把開會地點團團包圍,但同誌們臨危不懼,奮力抵抗,在激烈的突圍戰中,張球賢同誌壯烈犧牲,謝汗新、鍾義祥、謝勉英、張文緞、丘雲露五同誌因彈盡被捕。敵人用盡各種手段對其進行威逼利誘,卻絲毫也動搖不了革命者的堅強意誌,最後,敵人慘無人道地用鋼針刺破他們的眼睛,刺穿他們的乳頭。在種種酷刑麵前,英雄們寧死不屈,決不低頭,一齊高呼“共產黨萬歲”,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

  同年7月的一個晚上,跟往常一樣,江弼群身邊跟著兩個人,正從團村往塔坑的山路上走著。見路邊有潭泉水,江弼群正俯下頭去飲水時,後麵的兩個叛徒黃哲興(遊擊連連長)、饒棒昌(副連長),隨即拔出駁殼槍,對準他的後腦“砰、砰”兩聲,一位優秀的革命組織者就這樣倒在了叛徒陰險的槍口下。

  太寧蘇維埃遭受到慘重損失,黨員和組織不得不轉入地下,區委也秘密移到角蓮塘,此時曹壬元任支部書記。1933年8月,在曹壬元同誌的帶領下,在排頭壩擊斃了叛徒黃哲興,頓時人心大快。第二年又擊斃了饒棒昌,太寧蘇維埃又逐步得到鞏固和發展。

  1934年秋末,太寧黨支部派賴濟華出席中央蘇區全蘇大會。

  1935年1月,太寧黨支部派曹日初等到永定金砂見張鼎丞並請示工作。

  同年2月,埔永區負責人到太寧指導工作,在排頭壩汪屋與偽警察隊發生遭遇戰,張祥同誌英勇犧牲。

  6月,埔北反動首惡鍾崔貞勾結永定匪幫,大肆清剿埔永邊區,因叛徒告密,太寧支部又遭破壞,沈春華(支書)、朱宜昌、曹鈕夫被捕,臨刑前三人談笑自若,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

  所謂“大埔英雄硬骨頭”,上述便是一些具體的例子。正是這樣一片有著“硬骨頭”傳統的土地,賦予了當地人非凡的骨氣與勇氣。

  書歸正傳,饒彰風便是地地道道的大埔縣人,生長在這麽一個“硬骨頭”的地方,注定他日後也成為鐵骨英雄。

  1913年5月,饒彰風出生在大埔縣城茶陽郊區一個叫下馬湖的村子。他的父親叫饒仁山,母親叫張楓,西河人。

  說起茶陽的饒氏,在大埔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明嘉靖五年(1526年)大埔縣建製以來,科舉極盛,文化異常發達。至今在茶陽大埔中學門口,還屹立著一座有近400年曆史的“絲綸世美”牌坊,也稱“父子進士”牌坊,紀念明嘉靖年間當時茶陽饒相(江西按察副使)、饒與齡(中書舍人)父子同中進士,這“父子進士”在下麵還有細說。整座牌坊為花崗石預製件疊架而成,高12.5米,寬4.65米,共為三層簷頂。四根正柱、八根副柱並列四排,支撐石梁、石匾、頂蓋,形成中間大門、兩側對稱小門的布局。坊頂亭蓋為仿木古雕鑿件。中間一橫匾,正反麵分別雕刻“父子進士”、“絲綸世美”。亭蓋、橫匾石梁飾以“雙龍騰雲”、“雙龍戲珠”、“雙龍銜花”等圖案。兩側小門頂端飾以“雙獅滾球”、“花鳥動物”圖案。石梁頂端均鑲有一塊麒麟石雕匾。整個牌坊結構嚴謹精致、造型美觀大方、雕刻工藝精湛,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精品。

  在“二饒”以後,大埔科甲鼎盛。從饒相開始,到1905年廢除科舉製度這375年間,大埔偏偶一縣,共考出51名進士(其中清朝49名),其中15位進翰林(都是清朝)。梅州(嘉應州)為全國著名的人文秀區,有文史工作者統計,梅州在清朝共中進士61人,欽點翰林計14人。大埔和嘉應五屬雖然同操客家話,但是明清之時,並不隸屬嘉應州,直到1988年大埔縣才正式隸屬梅州市。大埔以區區一縣,其科舉成績幾乎與整個嘉應州相當。到了民國以後,大埔之教育更加昌盛,不僅境內學校遍布、規格高級、名師薈萃,而且影響遍布全省、全國。今日廣東的著名高校,如中山大學、廣東民族學院、廣東外語學院,其開山之鼻祖,都是大埔人——分別為鄒魯、羅明以及饒彰風。如果追溯到晚清,韓山師範大學的前身韓山書院的創始人何如璋,也是大埔人。可見大埔人文之盛。而從那製作精美的牌坊及饒家的人文傳統可見,饒氏家族自然是大埔人文興盛之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茶陽饒氏可以說開風氣之先。據史料記載,在明、清二朝出了八位進士,這樣的曆史過往使得這一家族血脈具備良好的基因傳統。作為客家人,大遷徙的曆史經曆使得這一傳統在苦難中、逃離中非但沒有消失,反而越加堅固。

  現今客家人分布全球各地,而在大陸主要集中在嶺南一帶,而若追溯淵源,這一族群實際上是中原貴胄,也許也因為身上流淌著貴族血統,所以無論身處何方,那股精神氣一直存在。

  饒姓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趙國長安君有功於國家,趙國王敕封地於長安君(今河北饒陽縣),當地民眾以封地名為姓氏。在秦朝饒姓也在朝中居官任職。到了漢高祖統一天下,在當時堯陽都(今山西臨汾縣一帶)饒裕任安都長(相當於太守),饒氏族人尊其為開族高祖,並建立宗祠堂,堂號為“平陽堂”。

  朝代的更迭動亂,總會帶來無數的變數與動蕩!

  客家人便是在朝代更迭中,離開故土,不斷地遷徙,流走他方,四處為家。

  從中原向南方,客家人經曆萬難隻為尋一落腳之處。饒氏作為客家一員自然也不能避免這遷徙的命運。

  從北至南,饒姓遷移到江西饒州(今鄱陽一帶)生根定居。由於本是中原士族,故而身上一直留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崇文尚武,以仕為榮。在唐朝,中南五省的饒姓大始祖元亮公(也是大埔饒姓的大始祖)於天寶年間任浙東安撫,再遷任浙西安撫,為政有聲,朝廷賜紫金魚袋,誥封光祿大夫。二世祖漢寧公,也在朝任職,官至散騎常侍郎。三世祖饒植公,16歲中進士,官累漁陽太守、都司兼承旨(其弟饒方公也是唐朝進士,官任左拾遺)。四世祖懷英公,官至大理寺寺丞。五世祖饒信公,官任撫州刺史,由於撫州征寇有大功誥授紫金光祿大夫。五世祖生四子,依次為勳、烈、熊、羆。而饒熊公(六世)則是傳大埔饒姓直係上祖,公累官浙西提刑誥授亞中大夫。七世祖孟玉公,官任後唐浙東縣俞,升浙西太守提刑,誥授亞中大夫。八世祖饒緒公,官任西院侍郎,誥授通議大夫。至此大埔饒姓直係上祖連續八代在朝廷任官,是名副其實的仕門望族。之後朝代變遷,社會動亂,九世到十九世大埔饒姓上祖未再有仕官,其時饒姓已遷徙至閩長汀八角樓一帶。二十世祖日明公,宋寶佑年間中式江西鄉試舉人,特授任閩汀州府推官。二十一世祖濟宇公,也官任閩汀州府推官,生四子,時值宋、元朝代交替,兵荒馬亂,四處奔散。長子一郎公傳武平,二子二郎公傳龍岩紅坊,三子三郎公傳嘉應鬆口銅琶,四子四郎公傳潮屬饒平神泉,即今茶陽。

  從漢代饒裕公傳至唐朝元亮公共為四十一世,從元亮公再傳至四郎公為二十二世,大埔饒氏族人尊四郎公為大埔開山始祖一世。以上描述在《平陽堂中南饒氏族譜》中有明確記載。

  四郎公在神泉開居已是元末明初,一到三世均單傳,至四、五、六世人丁開始興旺,時政微為穩定,饒氏一族崇文尚學耕讀傳家的本色再現。當時的傑出代表人物就是七世祖饒金公,字廷,錫號茶山。據族譜記載:公十三歲補郡庠生,明成化丁酉科中式舉人,初授閩汀州府通判。由於清正廉明政聲斐然,升任四川劍州正堂。在任愛民勤政,治政卓著兼任軍務,因州政紛繁,日久積勞成疾,遂告病還鄉。其時大埔屬饒平縣管治,民眾賦糧納稅,路途遙遠諸多不便,賊寇經常出沒,政治管治鞭長莫及。公以創縣為己任,竭心就績,並上書廣東巡撫熊蘭疏請置設縣。嘉靖五年,經朝廷批準析饒平戀州、清遠二都為大埔縣,縣治設於茶陽。公為設縣盡心盡力,立下汗馬功勞,身後芳名牌位被供奉於“先賢祠”。

  而此後饒姓子弟亦寒窗苦讀,勤學爭先,繼而科甲蟬聯,人才輩出。佼佼者是十世祖饒相,字誌尹,號三溪。饒相自幼聰穎,6歲入社學,15歲首補郡庠生,17歲首拔食廩餘,23歲以禮經中式廣東鄉試第四名經魁,24歲以書經連捷龍榜笫72名進士授中書舍人,27歲時升戶部雲南司員外郎,奉敕督漕運京儲,曾向朝廷申奏改善漕運四策且全被采納,事竣進廣西司郎中。32歲時因病未假誤謫無為州同知,34歲升任山東兗州府通判,35歲時升任淮安府同知,後又遷任南京戶部福建司郎中,38歲擢升江西南昌府知府,42歲時晉為江西按察副使,整飭饒、南等處兵備,時任三載,後因奸臣嚴嵩專權,公不願同流合汙,遂辭官謝病歸田。公是大埔饒姓中曆官最久(20餘年)、官階最高、任職最多之上祖,每任均愛民勤政,政聲籍籍,對本邑也作出一定貢獻。大埔建縣之初,人丁糧稀少,行政難以運轉,公向朝廷題奏添撥,緩解燃眉之急。歸鄉次年,縣內盜匪大發,饒相組織力量協同地方官員防衛,才使大埔縣轉危為安。並向督撫建議在三河這個交通要道建城,且得以實施。饒相以其十分之三的財產捐贈先人所立各祖烝嚐,創小宗祠堂,置義田、義學以贍濟宗人,教育子姓,年80多歲才在家無疾而卒,著有《三溪文集》。

  其子饒與齡公是明萬曆17年進士,與饒相公是名噪一時的“父子進士”,初授觀察院侍養,後因父母先後去世在家守孝六年,禮盡複竭選授中書舍人,到任隻二月就卒於任所,著有《椿桂集》。族人與下輩為紀念先祖功業,經朝廷恩準在學前街興建“父子進士”石牌坊。整個饒氏乃至整個大埔縣從此以勵誌讀書仕進為榮。饒與齡五個兒子三個是舉人,均在朝廷居官任職,長子克庠拔廩,選例貢入太學,後授光祿寺監事,四子也是克庠拔廩補歲貢生。饒堪公十個兒子七個考取庠生。根據族譜粗略統計,饒姓明、清二朝有文庠生210人,武庠生35人,增生28人,國子監生、太學生共81人,廩生51人,各種貢生40人,舉人29人(其中武舉人1人)、進士8人,其中翰林2人。

  至於西河張氏,也是大埔縣內鼎鼎有名的大族,可能是大埔縣第一大姓氏,人才輩出。現在我們在大埔縣西河鎮黃堂鄉車輪坪村,還能看到一座三堂四橫一圍的大屋“光祿第”。光祿第共有18個廳、13個天井、99個房間,是罕見的大型客家圍龍屋。其飛簷鬥拱、雕梁畫棟的建築氣派不亞於山西“喬家大院”。院門前有清政府禦賜“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牌坊,正門上的“光祿第”匾額為清代名臣李鴻章手書。大屋的主人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張裕葡萄酒的創始人張弼士。張弼士(1841—1916年),1841年生於廣東大埔縣。16歲渡海到印尼的雅加達(原稱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曾當過幫工,開過商行,采過錫礦,成為當時海外華僑中首屈一指的巨富。從此,他亦商亦官,走上仕途。先後任清廷駐檳榔嶼領事、新加坡總領事等職。為了振興祖國工業,他先後投資興辦粵漢鐵路、廣三鐵路等,並創辦山東煙台張裕釀酒公司。1898年間,他集資在巴城、亞齊辦了兩家遠洋航運公司。在辛亥革命期間,他大力資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深得後人敬仰。可見張氏也同饒氏一樣是典型的關心國家民族,有著沉重曆史使命感的客家人。而客家人的精神不僅在男子身上體現,客家女同樣也不遜色。

  客家女子皆有厚德載物之天性與修養,饒彰風的母親便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其母是非常謙和、善良的勞動婦女,是千萬客家婦女中很普通的一位,但在普通與平凡中卻顯現了其不凡。她一生淡泊名利,追求自然恬靜的生活,但是明理謙遜,所以,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饒彰風同誌做了黨和國家的“大幹部”,她依然居住在故鄉簡陋的家中,而正因為她的好性情,認識她的人們都非常親切地叫她“仁山伯母”。

  饒氏,張氏,無論哪一家都強烈地滲透著客家人典型的文化精神品質,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饒彰風日後光輝勇敢的作為自是有了基礎。

  饒彰風,排高字輩,本名叫饒高評。和當時所有革命者一樣,他在漫長的革命經曆中曾經使用過很多筆名、化名。彰風,可能是他在革命過程中化用了他母親的姓名“張楓”流傳甚廣而成了他的正名。他的一生,所彰表的是大丈夫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之古風,典型客家人的民風,黨的優秀幹部的亮節高風。

  饒彰風盡管出身非常普通,但是其身上流淌的是客家人的血液,又是饒氏和張氏的後代,這些就使得他當與眾不同。其祖父饒福田是個秀才,其父親饒仁山是普通的商販。饒彰風在孩提時候,幾乎都是在河源龍川縣貝嶺鎮他父親的店鋪裏度過的。那時候很多大埔人都在東江流域做生意。大埔高陂出產的陶瓷,在民國時候其名氣可以和景德鎮相媲美。大埔的商人們把這些精美的瓷器販運到四方……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