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獨裁者

  國會被徹底整垮了,犯上作亂的長江流域在武力鎮壓下也悶悶不樂地低下了頭,袁世凱的任務因此變得非常單純,就是要抓住正在到來的大好時機,著手處理最後的難題:使自己成為絕對的最高權威,既是法理上的,也是事實上的。

  1914年到了,隨著諸多絆腳石被搬走,袁世凱變得愈發專橫獨斷。2月,光緒皇帝的遺孀、兩年前以兒皇帝溥儀監護人的身份被騙同意退位的隆裕皇太後,出乎意料地死了。她的死,引發了人們深切的同情,因為和過去的最後聯係突然中斷了。這一幸運的事件,使袁世凱的位置更加鞏固,也讓他不由得心中竊喜。他下令,將已故皇太後在紫禁城的大殿裏停厝三天,舉國誌哀,萬民同吊。現在,在這位獨裁者和他的最高野心之間,隻有一個9歲的孩子了。兩個最後的難題依然留在那裏等待處理:第一,給純粹的獨裁統治披上合法的外衣;第二,找更多的錢以統治國家。對於一個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整個政體建構在馬基雅維利學說基礎之上的人來說,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重要。合法性,僅僅被看作是裝點門麵的遮羞布,隻不過是為了平息外國輿論以防止幹涉罷了。而要是沒有錢,就連政府征用權的幌子都沒法維持。一切事情,的確都取決於找錢的問題。

  中國已經沒有錢了,至少對於政府來說是沒有。盡管有2500英鎊巨額“善後大借款”,但財政混亂依然普遍存在。這筆借款早有安排,更多的是用來清償國際債務、平衡外國銀行的賬簿,而不是用來建立一個現代化的政府。這個國家的每一枚可用的硬幣,早在那些多事之秋,就已經被各地的商業行會從中國的各個角落神不知鬼不覺地匯往了上海的那些大商行,為的是得到安全的保管,總數不會少於1億盎司黃金。這些錢把外國銀行的金庫塞得滿滿的,它們在那裏很安全,不會被政府征用。各省稅捐的征收體係,已經長時間地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袁世凱盡管有軍事上的獨裁權威,但要想徹底恢複各省的匯款,幾無可能。尋找新的貸款於是變得越來越迫切。借助強行在國內發行一定數額的現鈔,也許能弄到一些錢,但老百姓也隻能勉強糊口,每個人都非常不幸。雪上加霜的是,這年3月,中原地區爆發了可怕的白朗起義,這就需要動員一支新軍,再欠上一筆軍債。這支軍隊為圍捕叛軍而白白忙活了差不多半年時間,無功而返。長期的放縱使得軍隊的士氣變得如此消沉,以至於稍有鬆懈這場遊擊戰爭就會重燃戰火,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匪首重傷身亡,他數量龐大的追隨者紛紛作鳥獸散。在這6個月的時間裏,這幫烏合之眾掃蕩了3個行省,威脅到了亞洲防守最堅固的城市——古都西安,庚子那年,滿清朝廷就是逃到這裏避難的。

  其間,各省都以千篇一律的方式大規模地執行死刑,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殘酷鎮壓起義。在北京,臭名昭著的“軍政執法處”連續不斷地忙於處決那些被懷疑密謀反對總統的嫌疑人。就連印刷文字也被視為煽動,在漢口,一位不幸的編輯被鞭打致死,原因隻不過是說出了關於長江地區局勢的真相。這些暴行,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決心一有機會就討還血債。

  袁世凱雖然手頭越來越緊,但到了1914年4月底,他已經完全掌控了局勢,並完成了他的驚人之舉——一部嶄新的憲法,冠以《中華民國約法》的漂亮名頭,正式頒布了。

  這份珍貴的文獻,作為一份管理契約,並不比一封私人信函更具有合法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原文,在這裏,我們隻要這樣說就足夠了:在中國,以前還從來沒有縱容過這樣的欺騙。這份文獻的起草人是美國法律顧問古德諾博士(此人後來因為充當帝製陰謀的背書人,而贏得了壓根不值得羨慕的國際惡名),它創立了一種他們樂意稱為“總統製”的東西。更確切地說,它把所有的權力直接交到了總統的手上,仿照美國的模式設國務卿一人,而將內閣部長削弱到純粹的“部門長官”,他們接受來自國務院的指令,在實際的政府運作中並沒有發言權。行省製度同樣也是為地方管理而發明的,革命時期的都督,按照滿清的模式改成了“將軍”,各省的控製權完全集中在將軍們的手裏,同時,前朝所建立的省議會被一概廢除。天壇祭拜儀式也被重新建立,還恢複了官方祭孔——這兩種儀式都是按照帝製標準施行。與此同時,還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儀式,就是祭拜兩位武神,以勸導武德。根據規定,在祭天儀式中,總統將身著公元前1112年周朝時期的爵袍,這真是一場新奇有趣的共和試驗。我們不妨摘錄兩篇訓令,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情形。第一篇聲稱:

  共和國以人民為主體,人民大多數之公意,在安居樂業。改革以後,人民受種種刺激,言之慘然。餘日望人民恢複元氣,不敢行一擾民之政,而無術以預防暴民,致良民不免受其荼毒,是餘引為憾事者也。餘願極力設法使人民真享共和幸福,以達於樂利主義之目的。

  在第二篇訓令中,袁世凱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為祭孔大典的重新製定辯護,並且捎帶著指出:對他而言,代議製政府的觀念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立國之本在於政治,而政治新舊之遞嬗,恒視學說為轉移。我國之尊孔子始於漢武帝,擯黜百氏,表章六經,自是學說遂統於一尊。顧孔學博大,與世推移,以正君臣為小康,以天下為公為大同。其後曆代人主專取其小康學派,鞏固君權,傳疏諸家,變本加厲,而專製之威,能使舉世學者不敢出其範圍。近自國體改革,締造共和,或謂孔子言製大一統而辨等威,疑其說與今之平等自由不合,淺妄者流至悍然倡為廢祀之說。此不獨無以識孔學之精微,即於平等自由之真相亦未有當也。孔子生貴族專製時代,憫大道之不行,哀斯民之昏墊,乃退而祖述堯舜,刪修六經、春秋,據亂之後為升平、太平之世。禮於小康之上,進以大同、共和之義,此其導源。遠如顏、曾、思、孟,近如顧、黃、王諸儒,多能發明宗旨,擇精語詳,大義微言,久而益著,醞釀鬱積,遂有今日民主之局。天生孔於為萬世師表,既結皇煌帝諦之終,亦開選賢與能之始,所謂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準者。本大總統證以數千年之曆史、中外學者之論說,蓋灼然有以知日月之無傷,江河之不廢也。惟民國以人民為主體,非任其自由信仰,不足以證心理之同前。經國務院通電各省,征集多數國民祀孔意見,現在尚未複齊。茲據尹昌衡電稱:請令全國學校仍行釋奠之禮等語。所見極為正大,應俟各省一律議複到京,即查照民國體製,根據古義祀孔典禮,折衷至當,詳細規定,以表尊祟而垂久遠。值此(皮)邪充塞,法守蕩然,以不服從為平等,以無忌憚為自由。民德如斯,國何以立。本大總統維持人道,鳳夜兢兢,每於古今治亂之源,政學會通之故,反複研求,務得真理,以為國家強弱、存食所係,惟此禮義廉恥之肪。欲遏橫流,在循正軌。總期宗仰時聖,道不虛行,以正人心,以立民極,於以祈國命於無疆,鞏共和於不敝,凡我國民同有責焉。

  隨著《中華民國約法》的正式頒布,局勢變得極其詭異。雖說就連黃口小兒也知道,修訂憲法的權力隻授予給了國會,而如今正在進行的權力再分配卻完全不合法,因為袁世凱作為權力的執行者能夠為所欲為。而此時此刻,“自由歐洲”正處於戰爭的前夜,這場戰爭,是人類曆史上一次為捍衛權利而反對那種罪惡權力、反動勢力和普魯士主義的最為慘酷的戰爭,在中國卻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民國約法》漏洞百出的幾個章節中,不但國家的統治被重新安排得完全適合於純粹的“口含天憲”,而且現行國會也被永久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立法院”。所謂的立法院,從它的組成來看,隻不過是一個吵吵嚷嚷的社交集會,不會比德國一個二流州府的地方議會更有價值。這期間,甚至直到最後的時刻,都沒有讓立法院開會的打算,參議院隻是作為一個民意機構召集的,被挑選出來的參議員們還要起草另一份憲法,它將成為最終的憲法。這年(1914)的晚些時候,袁世凱采取了幾項不同尋常的措施,為的是確保獨裁職位的繼承將留在自己的手裏。12月29日,一套精心設計的儀式出爐了,並冠以《總統選舉法》的名頭正式發布。依據這套儀式,總統繼任人由現任總統推薦3人,姓名預先書寫於嘉禾金簡,鈐蓋國璽,藏之金匱石室,這個金匣子隻有當現任總統任期屆滿或不能視事的時候才能打開。關於任期的條款,被公然改為10年一屆,通過傀儡參議院發明的這一寶貝工具,使得總統職位的無限期連任成為可能。萬一要冷不防地舉行一次選舉,將從立法院挑出50人,再從參議院挑出50人,組成所謂的“選舉團”,而總統候選人將包括現任總統(如果他想繼續幹的話)和3位姓名被封存於金匱石室的寶匣之內的候選人。我們並不十分清楚這套把戲出自哪位高人之手,但有一點是知道的:至少,不是那位美國顧問的傑作。

  然而,他的責任卻並不小。據古德諾博士講,整套方案的基調,乃是“集權”。這個鸚鵡學舌式的術語,比以往傳到中國的那些五花八門的概念更能迷惑人,它除了在戰爭時期作為一種必要的手段之外,在現代政治學中毫無立足之地。不過這玩意兒正對袁世凱的胃口。雖然作為總統,在職務上他是海、陸軍總司令,但他如今把這個職位變成了一個設在紫禁城內、由自己直接控製的特殊機構。這個新獨裁政權的旗子一直飄揚在總統官邸的上空,與此同時,許多政府部門都被集中置於他手下各位武將的直接控製之下。其間,為了安撫地方將領,還在北京設立了所謂的“將軍府”,所有被弄到將軍府的人,都是那些他希望削弱其大權的人。他們在這裏領著豐厚的薪水,無所事事地打發漫長的時光,討論那些他們從未親曆過的戰鬥,暗地裏彼此算計對方。地方征募的兵員被逐步遣散,雖然他們當中有許多流氓惡棍,但據說卻擁有種種“武德”。對於一個“好政府”來說,把武器留在這些人的手裏實在是公開的威脅,這一點,甚至成了讚同實施嚴厲的警察統治的有力論據。這位獨裁者的性格中潛藏的虛偽和軟弱,在下麵的事實中暴露無遺:他從不敢觸動惡棍將軍張勳的部隊,此公已經搗亂多年,二次革命期間占領南京的時候,他的部隊在大街上殘殺了一些日本平民,險些把中國拖入了與日本的戰爭。張勳的人馬非但沒有被遣散,反而以長江巡閱使的職位(老袁給他這頂帽子,是對他拒絕上南方叛軍賊船的獎賞)需要更大的兵力為借口,將自己的軍隊擴充了3萬人。而袁世凱,雖說多少有些張勳,但他發現,作為對各省將軍的一種製衡力量,此人在各個不同的時期還頗能派上用場。無論如何,他還不是那種不惜冒一切風險也要加以製服的人。張勳和他的人馬被安置到了浦口鐵路沿線的戰略位置,這樣一來,一旦長江流域有風吹草動,就可以在片刻之間把他派到那裏去。

  如今,袁世凱將他的大網撒向了每一個地方。他甚至在美國各地雇用有身份的新聞代言人,為的是讓美國的輿論站在他這一邊,希望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調動他們,協助自己反對不共戴天的死對頭——日本。

  問題以一種無計可施、猶疑不決的方式緩慢地向前發展。看不出中國已經發生巨變,也看不出流氓統治有什麽不可能,北京的外國使館都采取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任由袁世凱對自己的百姓為所欲為。一大幫外國顧問,也隻不過被當作一塊裝點門麵的招牌,雖說他們無所事事,但作用還是有的,讓他們在使館和總統府之間的來回奔走,讓列強都認為他們的影響正越來越重要。有一點很清楚,在袁世凱看來,各國使館在國際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各省首府在國內政治中所扮演的,多半是一樣的:隻要你讓他們恪守中立,主要的問題(專製權力的鞏固),就會按照自己的希望不斷推進。

  然而,鈔票依然嚴重匱乏。一筆新的2500萬英鎊借款,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議事日程。僅僅是1914年的累計虧絀,就高達3800萬英鎊。然而,盡管這種財政匱乏令人懊惱,但中國的資源足以讓它一天天地勉強維持下去。進步,多少還是有一些,修建鐵路的特許權被慷慨地授予給了外國的公司,這一政策,一直得到孫逸仙博士的大力推動,他曾大聲疾呼必須建立更好的交通係統。當時,他在上海主政國家鐵路署,不過時間很短,當1913年北京發現他在秘密訂購快速火炮的時候,就將他解職了。某些問題的確令人煩惱,而且無法解決,比如西藏問題,對此英國的態度非常堅決;還有內蒙古連續不斷的叛亂,這一地區如此靠近北京,因此有必要在這裏集結軍隊。但是總的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西方列強,還是中國人自己,麵對已經不可收拾的嚴峻局勢,都越來越麻木不仁。

  然而有一個例外,特別值得注意,那就是日本。這個國家從未放鬆過對複雜問題的關注,在別人漠不關心、懶於過問的地方,她一直保持著警惕,保持著活躍。日本眼下在靜待時機。等到有可能大膽出手的時候,她知道:時機差不多到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很久之前,日本就在中國廣泛地開展秘密活動,歐戰的爆發,給了她渴望已久的天賜良機。麵對這隻看來差不多已經成熟的梨子,她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最後在樹上爛掉。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