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6、新加坡的工業化經驗

  (發言提綱)

  李賜安

  初期的勞動力剩餘

  嬰兒出生潮始於一戰。

  因為政治局勢的變化,移民返鄉已不可能。

  新加坡曾通過檳榔嶼、馬六甲和新加坡海峽殖民地(1824―1945年)與(馬來)半島連接在一起。

  新加坡1946―1963年期間是英屬獨立的殖民地。

  盡管新加坡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但本島人卻很難輕易移回馬來西亞。

  選擇跨國公司來創造就業

  西歐、日本和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騰飛。

  1965年,新加坡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新加坡以前的腹地屬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1966年,新加坡選擇世界作為其腹地。

  利用新加坡的全球交通、通信以及金融自由化的優勢,跨國公司選擇新加坡作為其海外生產基地。

  工業化與全球的聯係

  隨著新加坡港口70年代末的集裝箱化,船運開始麵向全球。

  新加坡,而非英國,與許多其他新誕生的國家協商簽署了新的空中交通協定。

  1970年噴氣式客機的引進後,長途空中貨運發展迅速。

  利用本國剩餘勞動力,新加坡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工業,廠房多設在公共主屋附近。

  通信業也取得飛速發展。

  通過資本形成創造的生產力

  1973年新加坡實現全麵就業。

  新加坡轉向利用資本,而非單純地依賴勞動力來發展工業。

  利用英國武裝部隊撤離空置下的設施,如海軍基地,組建政府企業。

  政府開支結餘,以及政府與有組織的勞動者和工會聯合會的協作,促進了新加坡的資本累積。

  1979年發起第二次工業革命。

  資本剩餘

  通過強製個人儲蓄建立了很高的國內儲蓄。

  跨國公司、與政府相關聯的企業和私人有限公司賺取了高利潤。

  從20世紀90年代起,政府企業和私人公司開展了海外投資,輸出新加坡的質量標準和過程,這是促進新加坡發展的外部一翼。

  從1990年開始的外國勞力輸入彌補了新加坡國內的勞力短缺。

  向高科技轉移

  但新加坡不能像過去那樣簡單地依靠勞動力剩餘和資本剩餘。

  其他經濟競爭體如印度、中國、越南等更大,也在吸引外國投資。

  新加坡必須發展本國的私人企業,使它們能發展成為跨國公司。

  新加坡國內市場小,但卻是高儲蓄者(工資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

  新加坡需要在技術上領先一步。

  麵積小但卻是需求導向性

  新加坡需為本國的工業化找到適當的位置。

  新加坡的勞動力受過良好教育:40%的人受過高等教育。

  在新加坡的絕大多數外國勞工屬低技能,但也有少數高技能型人才。

  教育本身可以作為一個產業,許多外國學生欣賞新加坡對學生數理能力的培養。

  水技術是另一產業。

  變化中的工業化

  製造業努力追趕新產品和新工藝,如半導體製造。

  這些產業受製於產業周期。

  新加坡也在嚐試一些諸如生物醫藥和納米技術等新領域。

  新加坡的工業處於世界高水平,但未來也充滿不確定性。

  新加坡需要再造其工業化。

  戰略的但卻是令人振奮的

  新加坡太小,因而難以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

  服務、交通和通信需整合到新加坡的工業中。

  新加坡隻是世界70個島國之一。

  新加坡可以引領其他小國,但除大國外,新加坡也要學習其他小國。

  新加坡的新工業應該導向鄰國的礦產和森林。

  (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係資深研究員)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