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青花瓷,是指白釉瓷以藍色鈷料(Co)於瓷胎上進行繪畫,而後再施透明釉,在1300℃的高溫下一次燒成的白底藍花瓷。具有素肌玉骨、藍白輝映、幽靚蒼翠、淡雅沉靜之飄逸美,深得中外人士的鍾愛,是我國瓷苑中的一朵絢麗的奇葩。
我國燒造青花的曆史悠久,在距今千年左右的唐代揚州港出土的青花殘件和1998年印尼勿裏黑石號沉船中三件完整的唐青花盤,經研究是我國河南鞏縣窯所產汪慶正著:《中國陶瓷錢幣碑帖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頁。三青花盤是中東國家如阿拉伯、伊朗或是波斯商人所訂購,經海運回國銷售[新加坡]林亦秋:《從印尼黑石號沉船的唐青花瓷器說起》,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3輯,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417頁。這不僅證實我國在唐已有青花瓷,同時亦深得世人珍愛並成為外銷商貿產品之一。浙江龍泉金沙塔基與浙江紹興環翠塔基出土有兩宋時的青花瓷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兩處塔基出土宋青花瓷》,載《文物》1980年第4期。江西九江延祐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紋塔式罐為元代產品九江博物館:《元代青花牡丹塔蓋瓷瓶》,載《文物》1981年第1期。據汪慶正先生研究,以上唐青花瓷為河南鞏縣窯所產,浙江青花為浙江所產,元青花為江西景德鎮製品。唐宋青花無論胎的致密、釉之晶瑩或青花色澤之鮮豔,和典型的元青花瓷相比,隻屬於原始階段汪慶正著:《中國陶瓷錢幣碑帖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頁、第37頁。中國青花瓷器,經過元代的發展,到明、清兩代,景德鎮青花瓷器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傳統的顏色瓷,以及釉上彩瓷等,都隻處於陪襯的地位。
典型的元代青花瓷,自誕生之日起,即風靡世界。迄今為止,北到蒙古、中亞,東至日本、朝鮮,南到新加坡、印尼、越南,西至東非埃及與西亞的伊朗,均有中國青花瓷出土。他們對中國青花瓷,並不是作為日用器使用,而是當珍貴的藝術品收藏,甚而用黃金、白銀鑲嵌展示。據載,“15世紀歐洲強大的薩克森王阿古斯特曾向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提出,以四隊剽悍的近衛軍換取12件中國生產的青花瓷瓶”康戎、黃美堯:《永不凋謝的青花》,載《江西日報》1980年10月12日。以此足見世人對中國青花瓷之愛憐,不僅比黃金、白銀寶貴,而且比人的價值還高。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瓷商為迎合世人的審美情趣,獲取高額利潤,大力販運。海內外瓷窯競相仿造青花瓷。在海外,至遲於15到16世紀,東亞鄰國的越南、朝鮮、日本,西亞的波斯,東非大埃及;在國內,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內陸的雲南等地,均先後仿燒青花瓷,足見景德鎮青花瓷對世界陶瓷文化的發展起著多麽重要的作用。
長江三峽沿江城市的遺址、墓葬、窖藏中均有出土,以遺址出土較多。筆者曾於2003年春,應瞿塘峽口奉節城中的永安遺址主持發掘者重慶文物考古所副所長袁東山先生的邀請,參與該遺址瓷器部分的整理鑒別工作,從瓷器總數百分比計,景德鎮湖田窯約占70%—80%,四川、重慶瓷窯占15%,其他南北各地瓷窯僅占5%左右。景德鎮湖田窯包括宋、元青白瓷與元、明青花瓷。下麵以三峽奉節城中的永安遺址出土的元、明青花瓷為主,適當結合三峽其他地方出土的青花瓷簡述如下:
(一)元代青花瓷
元代青花在國內僅有數省出土,其數量亦不多,在峽區亦不例外,到目前為止,在峽區出土的元青花瓷,筆者所知,僅奉節永安遺址,其中比較成形的也隻有兩件高足杯。
1.元青花人物高足杯
2002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圓弧壁,高喇叭空心足,杯足接頭處有一乳釘凸起,足內無釉。杯外壁有明顯凸起的輪弦紋,表麵通施卵白釉(即樞府釉),杯體上下局部有如針點狀或細小裂痕的縮釉。杯內以寫意筆法繪翩翩起舞的一個青花人物。青花呈深藍灰黑色,人物麵相清晰,五官俱現,毛發後束,衣衫飄逸至脛,腰係帶,手足皆以淡灰藍線條繪示,身段柔曲,雙臂長袖起舞,舞姿輕盈,神韻非凡。具有景德鎮湖田窯元代青花瓷高足杯的構圖自由、紋飾簡潔、繪畫速度快的特點李一平:《景德鎮元代瓷窯概述》,載《元青花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第2頁。高8.1厘米,口徑9.5厘米,足徑3.1厘米。
2.青花花卉殘高足杯
2002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圓弧壁,高喇叭足,白胎,青白釉,足內壁無釉,杯足接頭處有一凸起乳釘,胎上呈現有大小不等的黑點,濺有兩滴釉塊,杯外壁繪花卉,殘留有青花葫蘆葉紋,紋外環繞一線圈,柄足之中亦有一線圈。其葫蘆形尖葉,有似明代洪武青花瓷,但從“露胎有大小不等的小黑點”與“杯足接頭處有一小乳釘(即小泥團)”看,又是元代青花的特點黃雲鵬:《元代學景德鎮青花燒製工藝》,載《元青花研究》,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第5頁、第12頁。。
(二)明代景德鎮青花瓷
明代青花瓷,在元代的基礎上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成為景德鎮乃至全國瓷器生產的主流。
明代初期,景德鎮開始設立官窯,官窯的建立,說明了統治者對瓷器生產的重視。官窯青花瓷,是滿足朝廷所用及朝廷對皇親國戚與官僚士大夫的賞賜與外交所需,它質地優良,精益求精。民窯青花供應廣大民眾,產量大,質地粗獷,但它不受官府束縛,風格自由奔放,活潑清新,價廉物美,充分展示了民間的審美情趣。由於時間的推移,審美情趣的變化,形成了明代民窯青花的多種變化,經過研究,大家公認明代民窯青花瓷有六個發展階段:
明初期洪武年間;明早期永樂、宣德年間;“空白期”——正統、景泰、天順年間年間;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間;明晚期——嘉靖、隆慶、萬曆年間;明末時期——天啟、崇禎年間。
長江三峽出土的明代青花瓷,均是景德鎮民窯青花瓷,這種瓷器在整個峽區各地均有出土,現以手邊和奉節永安遺址出土物為主,再以其他地方為補充,按六個階段分別介紹如下:
1.明初期洪武年間
洪武民窯青花瓷,紋飾與造型保留了元代青花瓷的某些特點,但又有所創新與發展。其紋飾的布局由元代多層繁密變為簡潔疏朗,繪畫技法由寫實逐步走向寫意,青花料色比較晦暗,以藍中泛黑和藍中泛灰為主,胎體多為淺灰、灰白、土黃等。
三峽出土的洪武民窯青花瓷主要是日用的碗、盤。
(1)洪武青花水渦紋碗殘件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圓弧壁,圈足。青白釉偏黃,青料呈偏黑色、灰色,其濃處呈深靛青色,口沿作醬色釉,下脛足有縮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外壁繪二方連續的水渦紋(有的稱結帶繡球紋),下腹以一弦或二弦紋為邊欄組成。以勾、塌用筆,隨意揮就,如狂草。線條粗細變化明顯,有疾速節奏感,粗獷奔放。紋飾布局疏朗空靈,有青中求白、密中求疏的藝術意境。這類型的洪武青花碗在峽區出土量數不勝數。
(2)洪武青花“福”、“壽”盤殘件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敞口,折腰,圈足,青白釉,青花泛色“福”字盤淡藍略豔,“壽”字盤則呈灰黑色。內壁沿下繪單弦紋,底繪雙弦紋,正中草書“福”字,筆法圓潤有力,瀟灑自如。其“壽”字,是書寫家們為省時省工而創造的寫意簡筆字,這種“壽”字的書寫法是洪武時期的創新。
2.明早期永樂、宣德青花瓷
永樂、宣德時期,正是明朝國力強盛時期,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景德鎮瓷業已在全國居盟主之地位。由於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一些海事活動畫麵多在官窯中出現,民窯也借鑒應用,這一時期民窯青花豐富多彩。永樂青花俊秀、疏朗,宣德青花層次多而繁密,洪武時期的“福”、“壽”字,永樂初沿用,到後期即把草書改為隸書,同時還以梵文為主題紋飾,宣德時則演變為邊飾。這時青料用國產青料與進口的蘇尼勃青,或兩者合用。
(1)永樂青花隸書“福”字碗
2003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深圓弧壁,圈足,青白釉偏黃。內口沿繪粗弦紋一周,底作二細弦紋為圈欄,正中書寫隸書“福”字,青料偏灰,積料處呈深藍色,凝而不散。字體用筆稚拙,應為永樂後期青花碗。高6.3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4厘米。
(2)宣德青花水草雲紋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深圓弧壁,圈足。青白釉,釉麵有細小開片,下脛足有呈粗橘皮狀縮釉,露胎處呈淡紅色,外底局部有釉,圈足與底接合處有修坯痕。
外壁以淡藍色青料在脛足上繪疏朗的二弦紋,腹上下各繪二弦紋為邊欄,欄內以酣暢疾速寬窄不等的線條繪出二方連續的同心圓木年輪紋的水渦紋及卷曲或直立水麵的水草紋,在水草的上空補白對稱卷曲細長飄動著的彈簧狀的雲紋以示天空,一幅充滿了生機與詩情畫意的寫意水天小景即呈現眼前。宣德流行的同心圓木年輪紋,一直沿用到空白期至成化時期。高7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3.8厘米。
3.“空白期”正統、景泰、天順青花瓷
正統曆景泰至天順,幹戈不息,災荒連年,朝野動蕩,景德鎮瓷業亦受影響,官、民產品多不記年款,因而人們對這一段時期瓷器的發展認識模糊,故稱“空白期”。但經過數年考古出土資料對比,人們對此段時期瓷業的發展有新的認識。耿寶昌先生認為:“關於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瓷器斷代,應密切聯係前期宣德和以後明中期的官、民窯特征來審度,應當說,正統接近於宣德晚期,天順風格和成化、弘治相似,而景泰介於兩者之間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上冊,1983年中國文物總店印發,第68頁。”青花料有深沉濃重與淺淡發灰兩類,繪畫風格前期質樸豪放,後期轉向輕柔秀麗。
(1)景泰青花山水盤殘片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敞口,斜直壁,坦底,圈足,胎白細,釉白膩光亮。口沿有醬釉邊,內壁口沿下繪一細弦紋,底以二弦紋為邊欄,以淡青藍料繪製,筆觸清晰。水渦紋繪成細筆的木輪紋,好似同心圓紋;水中山石以粗線顯示;水麵漣漪以細線直曲相間構成。線條粗細自如,宛如一幅山水畫。此水渦紋有似宣德風貌,但從胎之白細與口沿作醬色邊看,應是景泰之作。
(2)景泰青花纏枝紋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深斜弧壁,圈足。內外施青白釉,外底施薄釉,圈足施兩組二弦一組的粗細不等、料色朦朧不清之裝飾,外沿下以二方連續錦為邊飾,邊飾下與脛足上以一至二弦紋為邊欄,欄內用一筆點畫繪纏枝畫布滿腹壁,花朵與花心繪螺旋形同心圓紋。此碗外底施薄釉,圈足施兩組二弦紋一組的特點應是正統青花;從繪畫看,把花心花朵畫成螺旋形與景泰青花相符。因此,這纏枝紋碗應是景泰前期之作。高6.2厘米,口徑15.3厘米,足徑4厘米。
(3)景泰青花水草紋碗
1976年合川明景泰六年督察院右都禦史李實之母柯氏墓出土。侈口,深圓腹壁,圈足,青白釉,內底隨意畫一人字紋,外壁上腹上下各以一弦紋為邊欄,欄內用濃墨點畫似同心圓紋的水渦紋,水草紋用細線繪直立成株,與螺旋形似的彈簧狀水草紋,於水草紋上空,隨意點畫似鳥非雲補白,整個畫麵自由奔放,寫意濃,為省時省工,用筆急速流暢,灑脫不羈。高6.3厘米,口徑15.4厘米,足徑3.8厘米。
(4)天順至成化青花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深腹壁,圈足,內沿以梵文為邊飾,腹壁繪靈芝鉤連紋,底繪一至二弦紋,正中繪五瓣三角形花瓣組成團花紋,瓣內以三朵同心圓帶穗。布局有疏有密,具有疏能跑馬的靈芝鉤連紋、密不通風的團花紋的藝術語言。此碗從紋飾與青料看,即宣德流行的螺旋狀的同心圓紋,青花淺淡鮮明,又有天順至弘治以梵文作邊飾的特點,綜合考慮當為天順至成化之器。高6.2厘米,口徑16厘米,足徑4厘米。
4.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
成化青料用國產平等青,色青淡有暈散,不如明初青花濃豔,再沒有褐色黑斑點了。胎薄潔白,釉光亮晶瑩,造型玲瓏秀奇,紋樣工整纖細,無論型、質、紋均十分和諧統一,以秀雅獨步一時。此外,還創新了“分水”繪畫法,即先用較深的青料繪出輪廓,而後再以淺淡的青料在輪廓內渲染。
(1)成化青花結帶寶杵紋盤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敞口,折腰,圈足,胎細白,青白釉晶瑩似淡湖水,內壁沿下以上下二弦紋與梵文組成邊飾,腹壁繪疏朗的折枝花,底以一弦紋與二弦紋為邊欄,正中用分水繪結帶十字寶杵紋,紋樣工整,線條曲直圓渾清晰雅麗。此碗的“分水”繪畫法與以梵文作邊飾均是成化民窯青花瓷的特點。
(2)成化青花字形紋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敞口,斜直壁,圈足。釉青白,光潔晶瑩。內壁口沿與底各繪二弦紋,底正中用分水法繪出字形紋,再分別點畫四圓點,紋樣簡約粗獷,這仍是成化民窯青花之特色。
(3)成化青花十字寶杵紋碗殘片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內底繪二弦紋,正中以一筆勾畫十字寶杵紋,青料青淡暈散,釉青白,胎質潔白細膩。
(4)成化青花樹石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深弧壁,圈足,內外施青白釉,細潤,胎潔細薄,外壁點畫龜背錦紋,腹上繪“歲寒三友”的鬆、竹、梅(梅紋殘失),鬆竹之間以勾畫兼暈染繪畫湖石。紋樣布局疏朗,線條清晰工整,具有型、質、紋和諧統一,秀雅極致的成化瓷特點。高5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3.8厘米。
弘治青花與成化青花多相似,並有“成弘不分”之說。青料亦用國產平等青,多數不暈散和無黑褐斑點,紋樣筆觸清晰,線條圓渾、流利,分水與成化效果相似,但不夠清晰。折枝與纏枝的菊花、牡丹的葉多三筆塌成“個”字形,人物布局空曠,抱琴訪友圖常繪於碗上,底足出現“大明年造”款。
(5)弘治青花抱琴訪友杯殘片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深腹壁,圈足,胎細潔,釉青白明潤,外壁繪抱琴訪友圖,整個畫麵疏朗,線條纖細,似“分水”法繪製,無論人物與動物均以寫意呈現。抱琴訪友圖在弘治時最流行。
(6)弘治青花折枝牡丹紋碗
2002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口微斂,圓弧壁,圈足。釉色似卵白釉,胎細白,內壁沿下一細弦紋,底為雙弦紋,正中用分水繪折枝牡丹,勾線與暈染不夠清晰。外壁口沿下為一細弦紋,腹部用分水繪纏枝牡丹紋,花上有流雲補白,花葉繪成“個”字,圈足為二弦紋。“個”字形花葉是弘治的獨創。高4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3.8厘米。
(7)弘治青花纏枝菊紋碗
2002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口微斂,上腹較直,下腹圓收,圈足,外壁沿下為一弦紋,腹上用一筆點畫與分水結合繪纏枝菊花紋,點染線條朦朧,有的花葉保留了早期的葫蘆狀,也有創新的“個”字形葉。高4.2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3.5厘米。
(8)弘治青花魚紋盤
2004年萬州出土。敞口,斜弧壁,坦底,臥足,胎細潔,釉色青亮。內壁沿下為一粗弦紋,底以二弦紋為邊欄,欄內繪六株水草,正中以貼火石紅泥塑作一黑色點睛擺動的遊魚。這種貼火石紅泥塑遊魚青花是弘治的獨特造型。高3厘米,口徑14.2厘米,足徑2.5厘米。
(9)弘治青花人物盤殘件
2002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坦底,圈足,內底用分水繪人物、天空、小橋場景的寫意畫,線條清晰,暈染簡約。
正德青花上承弘治,下啟嘉靖。青花色澤以青灰淡穆為主,構圖趨於疏朗,線條超細,紋樣比弘治工整、嚴謹。畫乳虎紋、欄杆樹石紋、樹下讀書的老人、樹下奏樂侍女紋始見於正德,嘉靖時流行。款有“大明正德年造”、“正德年造”、“大明年造”,開始寫寄托款“宣德年製”等。
(10)正德樹石欄杆青花盤
2008年武隆土坎出土。敞口,斜壁,坦底,圈足。釉青灰,內壁沿下及底繪粗細不等的二弦紋,正中以分水繪樹石欄杆小景,青花色澤灰淡,筆法草逸,這種欄杆樹石紋小景,是正德流行的紋飾。高3.2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11厘米。
5.明晚期嘉靖、隆慶、萬曆青花瓷
這一時期的民窯青花,與明中期截然不同,進入一個新階段。
嘉靖青花瓷,青料用回青,料色多藍中泛紫,亦有發黑或偏灰。紋樣基本是雙勾分水畫法,分水層次清晰,色澤明淨。器形開始流行侈口深腹鈴鐺式小杯,四方六方罐、天圓地方葫蘆瓶見於嘉靖年間,隆慶、萬曆年間繼續生產。由於嘉靖帝熱衷於道教,八仙、字雲、蘿卜菜、錦地開光等紋飾日益增多,始畫正麵龍,湖石開玲瓏眼大而多,外底款式豐富,吉祥款有:萬福攸同、萬福長青、富貴佳器、天下太平等。帝王款有:大明嘉靖年製、大明年造。寄托款有:大明宣德年製、宣德年造、大明成化年造等。
(1)嘉靖水草魚紋青花碗
1983年重慶巴縣窖藏出土。侈口,深斜壁,圈足,胎薄細,內外施亮青釉,底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內壁沿下與底各繪二弦紋,正中繪四水渦紋與一遊魚,外壁沿下脛足各繪一弦紋為邊欄,欄內繪疏朗活潑的寫意水草魚紋,線條硬挺,奔放草逸。高8.2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6厘米。
(2)大明嘉靖年製青花杯
1983年重慶巴縣窖藏出土。侈口,深腹壁,圈足,全型似鈴鐺式,這種形式初始於嘉靖。胎薄細,釉青白光亮,內壁沿下繪一弦紋,底繪六瓣團花紋。外壁沿下以雙層三角形作邊飾。底作單圈楷書雙行六字“大明嘉靖年製”款,書法工整,氣勢雄渾,繪畫采用雙勾大渲染,這種渲染法一直影響及萬曆、崇禎年間。高4.7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2.6厘米。
隆慶青花,多沿襲嘉靖舊製,但畫意瀟灑,人物身材修長,姿態飄逸;青花色料有鮮豔泛紫、青灰沉滯及少許的靛青雅麗,色階清晰。紋飾寫意簡單,多畫山石竹草、垂枝花鳥、玉兔月亮、鬆竹梅、蟠螭等。款識有“隆慶年造(製)”。
(3)隆慶青花蟠螭紋碗殘片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沿下收束,圓腹壁,外壁沿下與脛足各繪一弦紋,腹上用分水法繪一回首蟠螭紋,蟠螭鬃發飄揚,四肢矯健有力,全形具有威猛的震懾力。這種紋飾是隆慶常見之作。
萬曆青花,與嘉靖、隆慶基本一致。以青料看,仍是回青,多藍中閃灰,發色漸淺,晚期藍色灰暗,多有暈散。畫法大多以分水法繪製,過去隻有二色階,這一時期在二色以上,同時還新出現“鐵線描”畫,所謂鐵線描,即隻用硬挺筆觸的線條繪製、一筆到位、不作補充修飾渲染的紋飾。紋飾豐富,有人物、龍鳳、花鳥、魚藻、花等。字款有:“五穀豐登”、“天下太平”、“永保長春”、“國泰民安”。八仙的題材也很多。還出現有在盤沿的連續6個或11個開光,光內繪雜寶等圖案,是頗有異國風情的外銷瓷,又稱“克拉克瓷”馮先銘、馮小琦:《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明清瓷器》,載《江西文物》1990年第2期,《中國古代青花瓷研究專輯》,第103頁。款識有“萬曆年造”、“大明萬曆年造”。吉祥款有:“玉堂佳器”、“長命富貴”、“福壽康寧”、“萬福攸同”。寄托款有“永樂年製”、“宣德年置(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造”、“成化年造”等。
(4)萬曆青花花卉碗
2002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口微侈,圓弧壁,圈足,外圍圈牆繪二弦紋,外沿繪一弦紋,脛足以一二弦紋作邊欄,欄內用雙勾大筆渲染法繪折枝花,有似國畫的筆墨效果。高4厘米,口徑8.2厘米,足徑4厘米。
(5)萬曆青花荷鷺圖碗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侈口,斜弧壁,圈足,內壁沿上棱形作開窗錦飾,底以二弦紋作邊欄,正中用分水法繪一體態肥碩的水鳥立於水中,水鳥展開雙翅作欲飛翔狀,身後以簡約的蓮花荷葉水草陪襯,一幅生機勃發的荷塘小景,躍然呈現,讓人浮想聯翩。高7.5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6厘米。
(6)萬曆青花蟠螭紋盤殘件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底以二弦紋為邊欄,正中以快速的筆墨繪極抽象的團螭紋,這種寫意的團螭紋,是萬曆年間最常見之作。
(7)萬曆青花“成化年造”碗
1983年重慶巴縣窖藏出土。侈口,深斜弧壁,圈足。釉青白明亮,青料灰暗。內壁沿上以花葉紋作邊飾,底以二弦紋作邊欄,正中以雙勾分水繪五瓣團花紋,外壁繪二方連續水草魚紋,圈牆繪二弦紋,外底雙圈有行書“成化年造”四字款。此碗青料灰暗,紋飾草逸,非成化青花。成化青花,尤其是官窯青花,造型秀奇,胎薄膩潔白,釉麵光潤晶瑩,紋樣工整纖細,青料淡雅沉靜。萬曆時《唐氏肆考》說:“神宗(萬曆帝)尚食禦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從出土物看,自正德以來,依托成化款瓷就泛濫無邊,萬曆尤盛。僅就這一窖藏青花瓷看,書成化年造筆觸不同的就有三種之多。高5.6厘米,口徑11.6厘米,足徑5.2厘米。
(8)萬曆青花“□德年造”款碗殘件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外腹繪有紋飾,下脛足繪一粗弦紋,圈牆繪二細弦紋,底雙圈僅留行書“□德年造”三字。此碗是否為“正德年造”款?筆者檢索資料,正德年造為楷書,不見行書,故不為正德年造,應是宣德年造,但並非真正的宣德年造瓷,宣德瓷亦不見行書,而依托款的行書、楷書自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曆朝均有,萬曆特盛,故當為萬曆之依托款。
(9)萬曆青花“大明年造”碗殘件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出土。民窯青花雙圈大明年造款,始見於天順、成化年間,曆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至萬曆年間尤盛,但早期至正德年間多為楷書,此為熟練的行書,萬曆時最流行。
(10)萬曆青花花蝶紋杯
1983年重慶巴縣窖藏出土。侈口,深斜腹壁,圈足,似嘉靖時鈴鐺式杯。內口沿與底各飾二弦紋,正中繪折枝花,色料灰暗。外沿及下脛足與圈足各以一弦紋為飾,腹上繪寫意的花草蟲蝶,紋飾草逸疏朗。高3.8厘米,口徑6.8厘米,足徑2.7厘米。
6.明末時期天啟、崇禎青花
天啟、崇禎時期青花,由於受傳統國畫影響,山水題材較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這一時期的新創。青料色澤有灰暗及灰藍、灰黑,亦有色彩豔麗明快者。繪畫技法,大多雙勾分水,精致品多中鋒線條,細而流暢,濃淡層次分明,色階在二色以上,為康熙青料五色的特點開了先河。一般大市貨,線條草率,分水往往越出輪廓線,有的成團成片,陰沉混沌。器足草率,普通有放射狀的跳刀痕。內底上拱,俗稱“饅頭底”。款識基本沿襲嘉、萬的內容,還見亂寫的“宣德”、“成化”、“嘉靖”等偽托款。
(1)崇禎青花田塘小景碗
2002年忠縣中壩遺址出土。斂口,圓弧壁,淺圈足,內底拱起圓凸,此種圓凸俗稱“饅頭底”,這是天啟、崇禎年間青花瓷之特點。胎薄細白,釉青亮。內口沿與底各繪二弦紋,腹壁繪六荸薺,正中以誇張筆法繪傘狀的蓮葉,水麵浮遊一水鳥,四周以花朵蘆葦補白,意境清醇悠閑、生機勃發的田園風光即展現於世。其繪畫技法,是以筆勾線,而後進行大筆渲染。其色料成團成片,陰沉混沌越出輪廓線,這就是天啟、崇禎年間青花瓷之特點。高3.5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3厘米。
(2)崇禎青花“壽”字盤
2003年奉節永安遺址與2002年忠縣中壩遺址均有出土。兩處出土瓷器之造型、紋飾、工藝與書法筆勢均多雷同,唯不同的是忠縣之盤外壁素麵無紋,奉節出土器於外壁口沿與脛足各有一弦紋。餘均敞口,淺斜弧壁,淺圈足。內底向上凸,呈圓凸狀,俗稱“饅頭底”,內口沿飾菱形花邊,底以雙弦紋為圍欄,正中以雙勾筆法書似行、隸體“壽”字,用雙勾書寫“壽”字,至遲在隆慶年間已有,但隆慶年間字體工整,橫豎點捺謹嚴,似如宋體字,此用筆流暢隨意,美者猶如行雲流水,次者亦筆韻生動。此外,隆慶年間渲染規矩,均不越出雙勾線,而此則多越出雙勾線,故為崇禎時之盤。高5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5厘米左右。
本部分參考書目:
(1)《景德鎮陶瓷》1986年第3期,《景德鎮明代民間青花、民窯概況、斷代、款式、藝術風格專輯》。
(2)穆青、湯偉建:《明代民窯青花》,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馮小琦、陳潤民:《明清青花瓷器》,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篇 長江瓷(窯)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