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7—420年)
東晉瓷器在西晉的基礎上變化、發展。日用瓷增多,冥器逐漸消失,紋飾與造型似不如西晉生動靈巧,甚至顯得緩滯。但曆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東晉的陶瓷手工業依然較西晉有了較大的發展,峽區出土東晉瓷器仍比西晉豐富。沿長江三峽流域,由下而上始於秭歸,及至重慶,沿江城市均有出土。現按用途分類介紹。
(一)文房用器
1.青釉點褐彩蛙盂
1994年出土於豐都匯南六朝磚室墓。盤口,高頸,圓鼓腹,平底微向上凸。盤沿點灑褐色斑塊,頸上作線條端直的橋形雙耳,頸中部作二凹弦紋。於肩之一凹弦紋上塑蛙頭、四肢、尾等,蛙頭鼓目閉嘴,四肢作搏水遊泳式,刻塑者著刀不多,卻簡練生動,極具神韻,是越窯精湛之作。釉色青綠,下底無釉,六個墊燒鐵紅色疤痕,是標準的越窯裝燒工藝,應是越窯產品。高12.5厘米,口徑11.2厘米,底徑8.6厘米。
於此蛙盂同時出土的有三國的蜀錢,“直百五銖,定為蜀漢晚期晉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豐都文管所:《豐都匯南墓群發掘簡報》,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02—705頁。”,筆者亦根據西晉有褐彩裝飾,且好用動物造型的特點,定為西晉。可見到報告中的伴出物如細長頸,深鼓腹盤口壺與斂口餅足碗等器與西晉太康八年(公元287年)、永興二年(公元305年)墓的短頸、圓腹盤口壺及碗迥然有別浙江省博物館編:《浙江紀年瓷》5、26、71,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而與巫山東晉太元六年(公元381年)、湖北巴東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出土的長頸、深圓腹盤口以及斂口、弧壁、餅足碗最相似,甚至無區別重慶市文化局、中國文物研究所、巫山文管所:《巫山江東嘴墓群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第226頁,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黑龍江考古研究所:《巴東老屋場墓群發掘報告》,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卷一,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頁。故定為東晉之物。
2.青釉鏤孔熏爐
1994年豐都匯南墓群出土。香爐總體結構為兩層,上層為侈口,圓唇,斜肩,鼓腹,平底罐狀,腹上作兩排三角形交錯鏤孔。下層為喇叭口圓柱,平口碗底托,底有一圓孔,柱為中空。通體施青綠釉,唯底托下腹底無釉,托外沿作二凹弦紋,釉有垂流現象。高19.2厘米,口徑6.7厘米,底徑9厘米。
這類雙排三角形鏤孔帶碗形柱托熏爐,在南京東晉永和四年(公元348年)興之夫婦墓有出土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南京人台山東晉興之夫婦墓發掘報告》,載《文物》1965年6期,第28頁,。在江西贛江烏龜山、李子崗等窯場亦有出土餘家棟、餘江安:《江西漢唐青瓷考古試析》,載《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輯,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頁。但從工藝與釉色看,其窯口尚難肯定。
3.青釉四係奩
1994年出土於豐都匯南。寬沿,榫口,圓筒直腹,平底。腹上作二凹弦紋三組,於上腹頂端作工整對稱的四橋形係。胎灰白,釉色青綠似玉,器表施滿釉,底有十三枚小方塊支墊疤痕。做工精細,造型端巧,是越窯之佳作。高7.5厘米,口徑5厘米,底徑5.7厘米。
(二)衛生用器
1.醬褐釉溲(又名虎子)
2003年出土於萬州唐坊墓群。筒形敞口,圓鼓腹,平底,背上有提梁及同心圓凹紋五圈,肩飾二凹弦紋,於背肩相鄰之弦紋處作二對稱扁拱形耳係。釉色醬褐,下腹無釉,胎呈灰紅色。高20厘米,底徑11.5厘米。
2.青釉繭形溲
2002年出土於萬州梁上墓群。頸為筒形上揚,敞口平唇,身似繭形臥虎,背設圓柄提梁,梁前端有綬帶飄於頸上,背腰之間,飾一橋形係耳,器身體肥束腰,下有四肢,前肢腳爪上翹,後肢腳爪著地,作欲起身式,整體酷似一臥虎。造型豐滿,釉色青綠瑩潤。而引人注目的是虎背上設橋形耳係,這是目前考古發掘出溲器裝飾的首例與獨創。高21厘米,寬26厘米。
(三)貯盛器
1.青釉雞首壺
1994年出土於豐都匯南墓群。盤口,短細頸,肩圓平,圓鼓腹下收平底。口至肩腹之間設一把手,上小下大圓形手腕,手掌五指清晰,持掌盤口,與之對應麵的肩上裝一短頸雞首,雞冠挺立,尖嘴圓眼,幾與盤口平齊,神氣十足。另於雞首與把手兩端正中設二橫式橋形係。釉色青黃,下足有漏釉,底無釉。造型簡潔,運用藝術語言表意深邃,手持盤口似在向人們示意,美好的茶酒即將傾注,請共同品嚐罷。高17.6厘米,口徑7.9厘米,底徑12.3厘米。
這類手持盤口雞首壺,在忠縣與豐都匯南出土較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豐都文管所:《豐都匯南墓群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01頁。
2.罐
(1)青釉四係罐
2002年出土於萬州(山東大學考古係發掘)。口微侈,圓唇,溜肩,圓鼓腹平底。通體無紋飾,僅肩作等距四橫式橋形係。做工精細,釉色青綠,瑩潤亮麗,積釉處成湖綠色,是越窯上乘之作。高19厘米,口徑12.5厘米,底徑10厘米。豐都匯南亦有該造型四係罐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豐都文管所:《豐都匯南墓群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00頁。
(2)醬褐釉四係罐
2002年忠縣出土。口微敞,斜肩,深腹,平底。肩上作等距四橫式橋形係。釉色醬褐閃青,積釉呈深墨綠色,下腹足無釉,縮釉明顯,有流垂現象,胎灰白。高16厘米,口徑5厘米,底徑6.5厘米。
(3)青釉蓋罐
2002年萬州出土(山東省博物館發掘)。平頂,斜麵圓蓋,罐身圓鼓腹,平底。蓋鈕殘缺,鈕外飾一凹弦紋,蓋邊緣與罐口有密積的支燒疤,內底五支燒疤,這些支燒疤,可反映當時裝燒是大件套小件裝燒,是為節約坯體減少窯位,增加窯容量而作。內外滿釉,外底無釉。通高17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5厘米。
(4)青釉四係蓋罐
2005年忠縣出土。蓋頂設臥獸鈕,蓋麵斜弧,子口。罐口微斂,短直頸,扁圓腹,平底,肩作對稱四橋形係,係之上端有一凹弦紋,蓋罐密封較好。釉色青黃明亮,蓋、罐內外滿釉,僅外下脛足底無釉,該器造型端正,做工精細。高10厘米,口徑8.5厘米,底徑8厘米。
3.青釉四係盤口壺
2005年忠縣岩墓出土(鄭州大學曆史學院發掘)。盤口外敞,短頸微束,圓肩,鼓腹,平底。肩作等距扁平耳係壓於一凹弦紋上,此外無紋飾。釉色青黃,時有垂流,下腹足無釉,胎灰白。此罐造型、施釉不及下腹足,該狀態以及耳係之形式皆與巴東老屋坊壢東晉太和四年(公元369年)紀年磚墓出土黑龍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東老屋場墓群發掘報告》,載《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一卷,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頁。盤口壺形製皆同。高14.5厘米,口徑5厘米,底徑7厘米。
(四)食用器
1.碗
(1)青黃釉碗
2005年涪陵藺市出土。斂口,圓弧壁,餅足,內底微低凹。高4.5厘米,口徑8.5厘米,足徑4厘米。
(2)青綠釉碗
2005年涪陵藺市與2002年萬州出土青釉碗,皆為斂口,圓弧壁,餅足。涪陵青釉碗,內底一不明顯的凹弦紋,凹弦紋上有十二支燒疤痕。萬州出土碗,內底中心一凹弦紋,於弦紋上有大小不等的支燒疤痕。高5—6厘米,口徑9—10厘米,足徑4—5厘米。此類青瓷碗,在巫山東晉太元六年(公元381年)、巴東太和四年(公元369年)、秭歸東晉墓中皆有發現重慶市文化局、中國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係、巫山縣文管所:《巫山江東嘴墓群發掘報告》,載《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1998卷,第226頁;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東老屋場墓群發掘簡報》;宜昌博物館:《秭歸曲溪口遺址發掘報告》等,載《湖北考古報告集》卷一,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頁、第319頁。
2.缽
(1)青瓷三鳥蓋缽
2005年忠縣土地岩墓地出土。蓋平頂,弧麵,子口。缽口微斂,圓弧壁,平足(假圈足)。蓋頂作聯珠紋一圈,圈外貼塑對稱三隻小鳥,小鳥羽毛豐滿,鳥身臥地,揚首翹尾,相對張望,生機盎然,別具情態。釉色青黃,內外滿釉,做工精細。通高13.2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12厘米。
(2)青瓷點褐彩缽
2005年忠縣土地岩墓地出土。口微斂,圓腹,平足。外沿一凹弦紋,口沿上內外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塊裝飾,內底有9枚支釘痕。釉色青黃,內滿釉,外下腹無釉。高6厘米,口徑16.4厘米,足徑11.2厘米。
(3)青瓷斂口缽
2005年忠縣土地岩墓地出土。斂口,圓弧壁,平足,斂口,斜弧壁,平底,均在外沿有一凹弦紋,內有支釘,內滿釉,外半釉。高6.4厘米,口徑18厘米,足徑12厘米左右。
3.盆
2005年忠縣土地岩墓地出土。侈口,寬折沿,外束頸,圓腹壁,平底,內滿釉,外半釉。沿麵裝飾水波紋一周,腹壁篦畫水波紋兩周,內底以三齒篦畫十芒太陽紋,紋飾雖簡單隨意,但從整體看,似盆內水波起伏,浪花翻滾,顯示此盆為盥洗用具。高7.2厘米,口徑20厘米,底徑11.2厘米。
4.唾壺
2005年忠縣土地岩墓地出土。盤口,束頸,圓鼓腹,平足,釉色亮麗,內外滿釉,造型端正,做工精細。高14.6厘米,口徑12.8厘米,足徑13.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