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櫻桃蘿卜

  櫻桃蘿卜是一種小型蘿卜,為十字花科蘿卜屬一二年生草本。櫻桃蘿卜品質細嫩,外形小巧,顏色鮮豔,適於生吃,目前的栽培品種大多從日本、德國等國引進,我國栽培的以揚州水蘿卜較為著名。櫻桃蘿卜為直根係,其下胚軸與主根上部膨大形成肉質根,肉質根有球形、扁圓形、卵圓形、紡錘形、圓錐形等;皮色有全紅、白和上紅下白三種顏色,肉色多為白色。櫻桃蘿卜質脆嫩、味甘甜,除生吃外還可作泡菜、醃漬、炒食等。

  每100克櫻桃蘿卜含糖類5.7克,蛋白質1.0克,膳食纖維0.5克,維生素A0.02毫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維生素C34毫克,鈣44毫克,磷45毫克,鐵0.5毫克並含澱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腺素、苷酶、膽堿、芥子油、本質素等多種成分。其蘿卜纓的營養價值在很多方麵高於根,維生素C含量比根高近2倍,礦質元素中的鈣、鎂、鐵、鋅等含量高出根3~10倍。蘿卜纓的食用方法與根基本相同,可以切碎和肉末一同炒食,還可做湯食用。

  櫻桃蘿卜性甘涼、味辛,有通氣寬胸、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解毒散淤、止泄、利尿等功效,亦有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作用。

  醬香小蘿卜

  特點:細嫩清脆,鹹鮮辣香。

  用料:

  櫻桃蘿卜20個甜麵醬50克 辣椒醬25克 鮮辣椒10克 花椒3克 大蒜15克 青紅椒25克

  精鹽、味精、胡椒粉、白醋、生抽、麻油、五香粉、鮮湯各適量製作方法:

  櫻桃蘿卜去纓,去根須,洗淨,用淡鹽水浸泡10分鍾,撈出。辣椒醬剁成末。

  鮮辣椒切成節。大蒜切成末。青紅椒洗淨,切成粒。

  鍋置旺火上,摻色拉油燒開,放五香粉、花椒、鮮辣椒炒香,加鮮湯熬煮10分鍾,撈去料渣,放甜麵醬、辣椒醬、精鹽、胡椒粉、蒜末、生抽、白醋、味精、青紅椒粒、麻油調拌均勻,製成奇味蘸醬。

  櫻桃蘿卜裝盤,帶奇味蘸醬上桌。

  爽口跳水小蘿卜

  特點:鮮香脆嫩,爽口宜人。

  用料:

  櫻桃蘿卜20個 野山椒1瓶 西芹50克

  老鹽水、白醋、白糖、精鹽、味精、青鮮花椒、薑片、檸檬片各適量製作方法:

  櫻桃蘿卜去須根,留纓,洗淨,用淡鹽水浸泡5分鍾,撈出晾幹。西芹去莖,切成節,洗淨,晾幹水汽。

  野山椒納盆加白醋、白糖、精鹽、味精、青鮮花椒、薑片、檸檬片及老鹽水,製成山椒泡菜汁。

  把櫻桃蘿卜、西芹放在山椒泡菜汁中,醃漬4~10小時即可食用。

  火腿骨燉櫻桃蘿卜

  特點:蘿卜清香回甜,形態優美,湯味醇香。

  用料:

  火腿筒子骨1000克 櫻桃蘿卜1000克 老薑25克 料酒25克 花椒20粒

  胡椒粉、精鹽、味精、雞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

  火腿筒子骨洗淨,放在開水鍋中汆一水,用刀背把筒子骨敲斷。櫻桃蘿卜去纓,去根須,洗淨。老薑洗淨,拍破。

  沙罐摻清水,置於旺火上,放入火腿骨燒開,下薑塊、花椒、料酒,撇盡殘餘浮沫,用中火燉90分鍾,再把櫻桃蘿卜放入,燉至蘿卜軟時下精鹽、胡椒粉、味精、雞精即成。

  西檸櫻桃蘿卜

  特點:清香爽脆,甜酸適口。

  用料:

  櫻桃蘿卜350克 檸檬汁50克 精鹽5克 白糖25克 白醋200克 色拉油適量

  製作方法:

  櫻桃蘿卜去蘿卜纓,去根須,洗淨,在去纓處切十字花刀,深度為蘿卜的2/3.

  鍋置火上,放色拉油燒熱,下檸檬汁、白糖、白醋混合在一起,製成西檸汁,起鍋待用。

  櫻桃蘿卜用精鹽醃漬5分鍾,瀝幹裝入盤中,澆上西檸汁,即可上桌食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