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奶汁草、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分布較廣的野生植物,田間地頭、房前屋後、荒山野嶺隨處可見,產於我國各地。蒲公英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長,單一或分枝,外皮黃棕色,葉根生,排成蓮座狀,狹倒披針形,大頭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緣或有數齒,先端稍鈍或尖,基部漸狹成柄,無毛蔌,有蛛絲狀細軟毛,花莖比葉短或等長。蒲公英一般用嫩苗入烹,生拌、油炸、水煮、熗炒均可。

  蒲公英嫩苗營養豐富,每100克鮮品含蛋白質4.8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5克,胡蘿卜素7.35毫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39毫克,尼克酸1.9毫克,維生素C47毫克以及纖維素、鈣、磷、鉀、鐵等微量元素。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含有蒲公英舀醇、膽堿、菊糖、果膠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據《本草綱目》和《隨息居飲食譜》載:“烏順發,壯筋骨”;“清肺,利咳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其對療毒瘡腫、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多種炎症均有一定療效。

  蒲公英滑兔絲

  特點:兔肉滑嫩,野菜清香,潤皮膚,澤烏發,壯筋骨。

  用料:

  蒲公英100克 兔肉100克 老薑5克 大蔥10克 料酒5克

  精鹽、味精、胡椒粉、水豆粉、花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蒲公英嫩苗洗淨,放在開水鍋中汆一下,再用清水浸泡,洗淨,撈出瀝幹,切成4厘米長的段。兔肉洗淨,切成5厘米長、0.3厘米粗的絲。老薑去皮,切成絲。

  大蔥洗淨,切成節。

  兔肉絲用精鹽、水豆粉上漿。

  炒鍋置中火上,摻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把兔絲放入滑斷生,烹入料酒,用精鹽、味精、胡椒粉、薑絲、蔥節調味,最後放入蒲公英簸轉起鍋裝盤。

  蒲公英綠豆湯

  特點:清熱消暑。

  用料:

  蒲公英150克 綠豆50克

  精鹽、味精、雞精、麻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蒲公英去老莖、黃葉,洗淨。綠豆淘洗幹淨,加少許精鹽碼5分鍾。

  沙鍋置中火上,摻清水燒開,把蒲公英放入煮15分鍾,去渣留汁。加入綠豆煮至熟爛,加精鹽、味精、雞精、麻油調味即成。

  椒鹽蒲公英

  特點:色澤微黃,香酥可口。

  用料:

  蒲公英200克 雞蛋2個

  胡椒粉、味精、精鹽、花椒粉、糯米粉、幹豆粉、色拉油各適量製作方法:

  采摘鮮嫩蒲公英苗,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10分鍾,然後撈出用幹淨紗布搌幹水分。雞蛋磕破入碗,調成蛋液,然後加入糯米粉、幹豆粉、胡椒粉、味精、精鹽和勻,製成蛋米豆粉。精鹽在鍋中炒至微黃,加入花椒粉製成椒鹽,裝在味碟中。

  炒鍋置旺火上,摻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把蒲公英裹上蛋米豆粉,放入油鍋炸定型,撈出。當鍋內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把蒲公英放入炸呈黃色起鍋,瀝去餘油裝盤,配椒鹽味碟上桌。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