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2、血皮菜

  血皮菜,又名紫背天葵、觀音莧、兩色三七草、紫背菜、紅背菜、紅菜、觀音菜、紅鳳菜、紅番莧、紅毛番,為多年生宿根菊科三七科常綠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在四川、重慶、廣東、海南、台灣等地均有野生分布,主要長在田頭、路旁和房前屋後的空地上,現經人工栽培後作為常用蔬菜。血皮菜全株肉質,根粗壯,植株長勢和分枝性強,葉互生,長卵形,葉緣鋸齒,葉麵綠色或濃綠色,葉背呈紫色或淡紫色,葉麵有蠟質和光澤,葉長約16厘米、寬約4厘米,莖無毛,有分枝,莖長可達60~90厘米。食用部分為莖的尖端嫩莖和葉,嫩莖葉含有一定的黏液,不同品種的黏液多少不同,嫩梢柔嫩細滑,成菜後口感滑如落葵,可用拌、熗、炒、煮等方法成菜,也可切碎作餡料,具有特殊風味,但略有土腥味。

  血皮菜維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較高,還含有黃酮苷,可以輔助延長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作用。

  血皮菜性味微甘辛平,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減少血管紫癜,有提高抗寄生蟲和抗病毒的能力,對腫瘤有一定防效或中度抗效。

  涼拌血皮菜

  用料:

  血皮菜300克 香蔥15克 老薑5克 大蒜5克

  精鹽、味精、白糖、紅油辣椒、花椒粉、香醋、醬油、麻油各適量製作方法:

  血皮菜嫩葉洗淨,入沸水鍋中焯斷生,撈出再用冷開水浸泡過涼,瀝幹水分。

  香蔥洗淨,切成段。老薑去皮,切成末。大蒜去皮製成蒜泥。

  血皮菜和上述輔料納盤,加入精鹽、味精、白糖、紅油辣椒、花椒粉、香醋、醬油、麻油上桌,食時拌勻。

  椒鹽鹵肉血皮菜

  用料:

  血皮菜200克 豬腿肉150克 脆漿糊150克 青尖椒50克 紅尖椒50克 老薑10克 辣椒粉15克 花椒粉8克

  精鹽、味精、雞精、麻油、熟芝麻、色拉油、老鹵水、五香粉、料酒各適量製作方法:

  血皮菜嫩葉洗淨,切成段。豬腿肉洗淨,入鍋加老鹵水,下五香粉、精鹽、料酒鹵熟,起鍋晾冷,切成薄片。青尖椒、紅尖椒洗淨切成顆。老薑切成顆。

  鍋置中火上,摻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把血皮菜葉和鹵肉片分別放入脆漿糊中拌勻,下入油鍋中炸至色呈金黃色撈出,瀝去餘油。

  鍋留少量油,下薑顆、青紅椒顆炒香,再下入炸好的鹵肉片和血皮菜葉,撒入辣椒粉、花椒粉,下精鹽、味精、雞精、熟芝麻,簸轉起鍋,淋麻油裝盤。

  血皮菜炒豬肝

  用料:

  豬肝150克 血皮菜50克 老薑15克 大蔥15克 泡紅辣椒10克 料酒5克

  精鹽、味精、雞精、白糖、花椒、幹豆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豬肝去除筋膜,切成片。血皮菜嫩葉洗淨,瀝幹。泡紅辣椒切成馬耳朵形。老薑去皮,切成指甲片。大蔥洗淨,切成馬耳朵形。

  豬肝用薑片、精鹽、雞精、料酒、白糖醃碼一會,用幹豆粉上漿。

  鍋置中火上,摻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放豬肝滑至伸板,起鍋瀝去餘油。鍋中留餘油,下花椒、泡椒、薑片下鍋炒出香味,放血皮菜炒至剛斷生,下豬肝、蔥節炒轉,加精鹽、味精調味,起鍋裝盤。

  血皮菜炒豆幹

  用料:

  血皮菜200克 豆腐幹150克 老薑10克 大蔥15克

  精鹽、味精、花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血皮菜嫩葉洗淨,放在加有精鹽的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幹水分,切成段。

  豆腐幹放入開水鍋中汆煮去堿味,切成斜刀片。老薑去皮,切成片。大蔥洗淨,切成馬耳朵形。

  炒鍋置旺火上,摻花生油燒熱,下薑片煸出香味,下豆腐幹炒幾下,加精鹽炒入味,下血皮菜、蔥節、味精簸轉起鍋即成。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