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又名路邊菊、馬蘭頭、竹節草、馬蘭菊、泥鰍草,為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田野、山地、道旁,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在每年春、秋兩季均能萌發嫩芽,抽生新枝條,植株叢生狀,高40厘米左右,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葉片皺縮卷曲,無柄或短柄,邊緣有疏粗齒或羽狀淺裂,或微凹,葉脈明顯,呈紫紅色或深綠色。頭狀花序,花為淡紫色或淡黃色,7月開頭花,每年的三四月份可采摘馬蘭嫩苗、嫩葉。馬蘭頭有紅梗和青梗兩種,均可食用,用拌、炒、煮等烹製法成菜。
馬蘭的營養成分為每100克鮮品含蛋白質2.4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4.6克,纖維素1.6克,維生素A340微克,胡蘿卜素2040微克,維生素B10.06毫克,維生素B20.13毫克,維生素C26毫克,維生素E0.72毫克以及鈣、磷、鉀、鈉、鎂、鐵、鋅、硒、銅、錳等。
馬蘭性味辛、平,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作用,常食之可清熱去火,增強人體免疫力。
馬蘭頭拌豆幹
特點:麻辣鮮香,清熱開胃。
用料:
鮮馬蘭頭300克 豆腐幹250克 花生米50克 老薑25克
醬油、麻油、精鹽、白糖、味精、紅油辣椒、花椒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馬蘭頭洗淨,放在開水鍋中汆一水,撈出用冷開水浸泡5分鍾,瀝幹,切成段,用少許精鹽碼味。豆腐幹洗淨,放在開水鍋中煮透,然後切成絲。老薑去皮,切成細絲。花生米炒熟,鍘成顆。
馬蘭擠幹水分,納盆,把豆腐幹、薑絲放入。加醬油、麻油、精鹽、白糖、味精、紅油辣椒、花椒粉拌勻裝盤,撒上花生米碎顆即可上桌。
馬蘭頭炒鴨蛋鬆
特點:馬蘭鬆脆,蛋鬆酥香,滋陰潤肺,清熱涼血。
用料:
馬蘭頭150克 鴨蛋3個 熟雞脯肉25克 熟火腿25克 水發冬筍25克 蝦米25克 老薑5克 料酒10克
精鹽、味精、蔥花、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馬蘭頭去雜洗淨,入開水鍋汆一下,撈出擠水切碎。雞肉切成絲。火腿切成絲。冬筍汆透,切成絲。蝦米用水發透,用刀鍘細。老薑去皮,切成末。
鴨蛋磕破入碗,加料酒、精鹽和味精,調散成蛋液,輕輕抽打均勻。鍋置旺火上,摻色拉油燒至六成熟,把蛋液慢慢倒入細篩中,使蛋液從籮篩中過濾淋入油鍋,炸成細細的蛋絲。待蛋絲浮起後,迅速用漏瓢撈出,瀝盡餘油。
鍋留餘油燒熱,下蔥花、薑絲煸香,投入馬蘭頭,下精鹽、味精炒至入味,加鴨蛋絲、蝦米、雞肉絲、火腿絲、筍絲炒勻即可裝盤。
馬蘭頭春卷
特點:酥脆清香。
用料:
馬蘭頭300克 金鉤100克 水發冬筍50克 熟雞脯肉50克 老薑10克 春卷皮20張
精鹽、味精、胡椒粉、麻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馬蘭頭嫩尖洗淨,放在開水鍋中汆一水,撈出投入涼開水中漂涼,撈起擠幹水分,切成細粒。水發冬筍放在開水鍋中汆一水,撈出,瀝幹切成細粒。雞脯肉切成顆。金鉤切成末。老薑切成末。
淨鍋置旺火上,摻色拉油燒熱,下薑末炒香,放入雞肉、冬筍、金鉤末和馬蘭頭略炒後,調入精鹽、味精、胡椒粉、麻油炒勻起鍋,晾涼後用春卷皮包卷成條狀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