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又名水田芥、豆瓣菜、水芥菜、無心菜,為十字花科豆瓣菜屬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小溪、水塘畔和流動的淺水中。西洋菜原產於歐洲,引入我國廣東地區栽培已有五六十年的曆史。目前,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均有栽培。西洋菜的全草高20~40厘米,莖匍匐或半匍匐向上叢生,莖綠,中空,具節,節上生根,葉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1~4對,卵形或寬卵形,頂生小葉全緣或有少數波狀齒,總狀花序頂生,花白色,花梗常反曲。西洋菜整株呈淡綠色,淡得近白色的為佳品,西洋菜以其幼嫩莖葉供食用,質地脆嫩,色澤濃綠青翠,除用於炒食、涮食外,主要作湯料,具有去油解膩作用。
西洋菜營養豐富而全麵,每100克鮮品中含17千卡路裏的熱量,蛋白質2.9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5克,膳食纖維1.2克,維生素A1.592毫克,胡蘿卜素9.5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11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52毫克,維生素E0.59毫克以及鈣、磷、鉀、鈉、鎂、鐵、鋅、硒、銅、錳等。
西洋菜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利尿的功效。
西洋菜拌雞絲
特點:西洋菜嫩爽,雞絲味鮮,麻辣鮮香。
用料:
西洋菜150克 熟土仔雞肉200克
精鹽、味精、花椒油、白糖、芝麻醬、薑蒜汁、麻油、蔥花、熟白芝麻、紅油辣椒、紅醬油、香醋、熟花生米各適量製作方法:
西洋菜洗淨,切成5厘米長的小段,放在開水鍋中汆一下,迅速撈出,用冷開水過涼,瀝幹水分,放入精鹽和味精拌勻,裝入盤中。
將熟雞脯肉撕成絲放在西洋菜上麵。
將紅醬油、薑蒜汁、芝麻醬、紅油辣椒、花椒油、白糖、醋、味精、麻油放入碗中調成汁,淋在雞絲上,撒上芝麻、花生末、蔥花即成。
西洋菜瘦肉生魚湯
用料:
西洋菜250克 豬瘦肉150克 烏魚1條(約300克)陳皮2片 老薑10克 料酒10克
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西洋菜去老莖、老葉,先用鹽水浸泡,清洗幹淨。烏魚去內髒,洗淨。陳皮用清水浸泡至軟。老薑去皮,切成片。豬肉洗淨,切成塊,放在開水鍋中焯去血水。
烏魚用精鹽、薑片、料酒醃漬10分鍾,然後放在油鍋煎至兩麵金黃,放入砂煲中,摻清水用旺火燒開,把豬瘦肉放入煲內,煮15分鍾,下老薑、陳皮、料酒,改用小火熬煮1小時,然後放西洋菜燙熟,下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即可起鍋。
西洋菜鮮蝦仁
特點:菜鮮蝦爽,開胃健脾。
用料:
鮮蝦仁150克 西洋菜100克 老薑5克 大蔥10克 料酒10克
精鹽、味精、胡椒粉、麻油、色拉油、幹細豆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鮮蝦仁洗淨,瀝幹水分,加少許精鹽碼味,用幹細豆粉上漿。西洋菜去老莖、黃葉,洗淨,放在開水鍋中汆一水,撈出瀝幹。老薑切成片。大蔥洗淨,切成馬耳朵形。
鍋置旺火上,摻色拉油燒熱,把蝦仁放入滑至斷生,起鍋瀝去餘油。鍋留少量油,下薑片、蔥節炒香,再把西洋菜放入炒透,然後,下蝦仁,烹料酒,加精鹽、味精、胡椒粉簸轉,淋上麻油即可起鍋。
附:西洋菜相關知識
英國種的西洋菜植株較為粗大,不過,辛香味要比原產地的淡。在西餐中,西洋菜大多用來弄沙律或烹煮菜茸湯等,法國餐還將西洋菜用來烹製醬汁,配搭牛仔肉、海鮮等食物。在粵菜裏,西洋菜的運用就更加廣泛,廣東的家庭很多都用西洋菜來煲湯,最常用來煲鴨腎,或加入羅漢果、豬肉,也有與魚一道煲湯的,味道都特別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