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藍,又名紅甘藍、赤甘藍、紫圓白菜、紫蓮花白、洋白菜,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結球甘藍中的一個類型,起源於歐洲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岸,傳入我國的時間估計不到100年。由於營養成分高於普通結球甘藍,近年對紫甘藍的需要量也日漸增多,為此,大城市近郊菜區已把紫甘藍列為花色蔬菜而種植。紫甘藍的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葉麵有蠟粉,葉球近圓形,用於炒食、煮食、涼拌、配色,具有特殊的香氣和風味。可將其切成兩半,焯後放在盤中澆上調味汁後食用;歐洲人多將其切絲拌色拉醬。紫甘藍除葉為紫紅色不同於普通結球甘藍外,其他特征、特性基本相似。
紫甘藍營養豐富,尤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較多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B族。每100克供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克、脂肪0.1克、糖3.3克、鈣57毫克、磷42毫克、鐵0.7毫克。
糖醋紫甘藍
特點:酸辣甜脆。
用料:
紫甘藍500克 老薑10克 幹辣椒5克 花椒5粒
精鹽、味精、白糖、白醋、花生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紫甘藍去盡老葉,洗淨,切成約5厘米長,3厘米寬的長條,加少許精鹽拌和,醃漬1小時後,輕輕擠去水分待用。幹紅辣椒去蒂去子,切成細絲。老薑切絲。精鹽、味精、白糖、白醋調成糖醋味汁。
鍋置旺火上,摻花生油燒熱,放入辣椒絲、花椒爆出香味,撈出辣椒、花椒棄用。把薑絲放入炸香,然後把紫甘藍倒入熱油鍋中,翻炒至熟,烹入糖醋味汁即可起鍋食用。
三色肥牛湯
用料:
肥牛肉200克 紫甘藍250克 番茄100克 土豆150克 大蔥25克 老薑15克 料酒15克 香菜10克
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豬油、紅苕澱粉、鮮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
肥牛肉洗淨,切成片。紫甘藍洗淨,切成大塊。番茄去皮,切成片。土豆去皮,切成片。大蔥洗淨,切成馬耳朵形。老薑去皮,切成指甲片。香菜洗淨,切成節。
牛肉加精鹽、料酒醃碼5分鍾後,用紅苕澱粉上漿。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下薑片、蔥節爆香,然後摻鮮湯,烹料酒,用精鹽、雞精、胡椒粉調味,下土豆片、番茄片、甘藍,煮至斷生,放入牛肉片燒開,下味精,撒香菜上桌。
紫甘藍炒雞絲
特點:雞絲潔白細嫩,蔬菜豔麗脆爽。
用料:
雞脯肉150克 紫甘藍150克 西芹100克 老薑10克 料酒5克
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醋、豬油、水豆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
雞脯肉洗淨,切成絲。紫甘藍洗淨,切成絲,用淡鹽、醋溶液浸泡3分鍾,撈出,瀝幹。西芹洗淨,撕去筋,斜切成片。老薑切成絲。
雞絲納碗,用精鹽、薑絲、料酒、水豆粉碼味上漿。
鍋置旺火上,放豬油燒至五成熱,下雞絲滑斷生,起鍋,瀝去餘油待用。鍋留少許油燒熱,放入紫甘藍、西芹炒斷生,下雞絲,加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簸轉起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