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又名歐洲菊苣、比利時苣蕒菜、法國苣蕒菜、苞菜、吉康菜、苦白菜,為菊科菊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從野生菊苣中馴化選育出的一個變種,原產地中海、亞洲中部和北非。菊苣是歐洲市場上極受歡迎的高檔蕨菜,近幾年在北京、南京、湖北等地試種成功,產品已大量上市,以嫩葉、葉球、葉芽入烹。
葉用菊苣分為結球菊苣和散葉菊苣兩大類:
(1)結球類型:也稱葉用菊苣,心葉能形成較鬆散的直筒形葉球,葉片較大,葉厚,中肋較粗,也稱為法國苦苣或法國菊苣。結球菊苣以葉球供食,也可食用嫩葉,葉片基部略有清苦味。有的結球品種既可食用,也可用葉片進行軟化栽培。
根據葉片的顏色可分為綠葉菊苣和紅葉菊苣。綠葉菊苣葉片為綠色,葉片寬大,葉脈較粗,類型品種很多,很耐低溫。紅葉菊苣也稱意大利菊苣,又有兩種類型:一種從幼苗到成熟葉片始終為紅色,葉脈白綠色,品種有艾利奧斯、西樂拉、古斯特等;另一種隨植株生長和秋季溫度的降低,葉片逐漸變為紅色或青銅色等,國內引進的品種“荷蘭紅色結球”就屬這一類型。有的紅葉菊苣品種葉片具有紅色條斑或斑點。另外紅葉菊苣在溫度較低時,葉片呈紅葡萄酒色或紫紅色,色彩豔麗,在色拉中常作配色用。
(2)散葉類型:散葉菊苣肉質根肥大,不能形成葉球,葉片不如結球菊苣寬大。
葉片苦味很濃,且質地硬,食用品質差,主要是利用其肉質根進一步進行軟化栽培,形成芽球(菊苣黃)供食用,軟化的芽球苦味淡、脆嫩。散葉類型根據葉形可分為寬葉形和狹葉鋸齒菊苣等。
鮮菊苣芽球的營養成分含量豐富:每100克含蛋白質0.6克,糖類2.65克,纖維素0.82克,胡蘿卜素0.043毫克,維生素C3.l毫克以及鉀、鈉、鈣、鎂、磷、銅、鐵、鋅、鍶、錳、硒等多種微量元素。
菊苣芽球主要用於生吃,切忌高溫煮、炒,因其經高溫後即變黑褐色,可剝葉芽整葉蘸醬或做鮮美開胃的色拉菜,但芽球外葉可以爆炒。植株的嫩葉也可炒食、做涼拌菜、綠色蔬菜湯。
蘸醬菊苣
用料:
菊苣350克 精鹽適量味增15克 番茄醬30克 白糖15克 香油5克 甜麵醬50克 薑泥15克
製作方法:
菊苣掰開洗淨,放在冷開水中加淡鹽,浸泡5分鍾,瀝幹水分,裝盤。
把甜麵醬、味增、番茄醬、白糖、香油、薑泥混合製成蘸醬,裝入味碟,與菊苣同時上桌供蘸食。
長生果拌菊苣
特點:口味酸甜,脆嫩清香。
用料:
菊苣250克 花生米75克 青尖椒10克 紅甜椒10克 洋蔥10克
精鹽、味精、香醋、白糖、檸檬汁、番茄沙司、卡夫奇妙醬、鹵水等各適量製作方法:
菊苣去老葉,洗淨,用淡鹽水浸泡2分鍾,撈出瀝幹水分,裝在盤中。花生米洗淨,放在鹵鍋中鹵。洋蔥、青尖椒、紅甜椒洗淨切顆。
將紅甜椒、洋蔥、青尖椒、花生米撒在菊苣上,把精鹽、味精、香醋、白糖、檸檬汁、番茄沙司、卡夫奇妙醬納碗調拌成味汁,澆在盤中菜上,拌勻即可。
素拌三絲
特點:色澤鮮豔,口感清脆。
用料:
菊苣150克 紫甘藍150克 水蘿卜100克
精鹽、味精、紅油辣椒、花椒油、麻油、薑汁、蒜水、香醋、白糖各適量製作方法:
菊苣、紫甘藍、水蘿卜分別洗淨切絲。用一碗把精鹽、味精、紅油辣椒、花椒油、麻油、薑汁、蒜水、香醋、白糖調成味料。
菊苣絲、紫甘藍絲、水蘿卜絲納盆,放入味料拌勻,裝盤即可。
鹹肉熗菊苣
特點:清鮮醇香,脆嫩適口。
用料:
菊苣150克 鹽肉250克 老薑10克 幹紅辣椒5克 鮮花椒2克
精鹽、味精、雞精、白糖、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菊苣嫩葉洗淨,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片。鹽肉煮熟,切成片。老薑切成指甲片。幹紅辣椒切成節。
鍋置旺火上,放入鹽肉爆炒呈燈盞窩,下薑片、幹紅辣椒、鮮花椒、白糖炒香,投入菊苣,加精鹽、味精、雞精簸轉起鍋即可。
菊苣泡蛋湯
特點:雞蛋酥泡,菊苣清香,湯味鮮美。
用料:
雞蛋3個 菊苣150克 老薑5克 大蔥10克
精鹽、味精、雞精、豬油、清湯各適量
製作方法:
菊苣洗淨瀝幹,裝入湯盆。雞蛋磕破入碗,加少許精鹽,攪打均勻成蛋液。老薑切成顆。大蔥洗淨,切成馬耳朵形。
鍋置旺火上,加入豬油燒至六成熱,下雞蛋炒泡酥香,摻清湯,下薑米燒開,撇去油沫,下精鹽、味精、雞精調味,下蔥節起鍋倒在湯盆中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