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吃野菜的三要四不

  蕨菜、折耳根、馬齒莧、野茼蒿……這些過去貧困年代缺糧斷炊時的充饑物,而今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涼拌、熗炒、汆湯……吃法多種多樣。做法並不複雜,目的全為保留野菜最原始的鮮美。不過吃野菜是要講科學性的,一定注意“三要四不”。

  三要

  野菜來源要清楚,野菜雖然營養豐富,但並不是所有野菜都可以吃。貿然食用可能導致食物中毒,輕者腹痛、惡心、嘔吐,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心力衰竭,意識障礙,甚至死亡。野菜最好在超市裏購買,要選擇包裝上印有國家“綠色食品”標誌的。若在農貿集市購買,一定要問明生長地點,還要看好色、形、味以及新鮮程度,不認識的野菜最好不買。

  野菜取材要新鮮,野菜最好是現買現做現吃,洗切和下鍋烹調的時間不宜間隔過長,否則野菜的清香味會散發殆盡,所含維生素、無機鹽也會損失。家庭中一般沒有條件做速凍保存,很難保證野菜的新鮮度,若要保存,最好醃製,但味道和營養會大不如以前。

  野菜烹調要講究,民間習俗中野菜的吃法很多,不像“四大菜係”,非要按照菜譜來製作。野菜烹調注重其“野味”,主要有涼拌、清炒、燒湯、做餡等幾種方式。關鍵在於根據野菜不同的特點選擇不同的烹調方法。有些野菜生吃苦中有甜,爽口醒腦,若熟吃則無法下咽,最佳吃法是洗淨蘸醬生吃。有些野菜有微毒,在煮食之前務必要放清水裏浸泡2小時左右,或用沸水焯一下,進行解毒處理。一些味苦的野菜,須先用開水燙,再用清水漂洗幾次,瀝去苦水,然後再燒煮食用。若需做涼拌菜,也應先煮熟後瀝幹水分,再添油加醋,放大蒜,既調味,又滅菌。

  四不

  不認識的野菜不要吃,吃野菜最起碼的知識是要知道準備食用的野菜有毒無毒。

  最好選用自己認識的或別人吃過的,經過證實無毒、健康的野菜。不吃不認識的野菜,以免中毒。

  味苦的野菜不多吃,因多數野菜性寒涼,應適量進食,過量進食野菜易造成脾寒胃虛等病。有少數野菜本身就有微毒,多吃有害。有些野菜含過敏物質,多吃可能引起身體不適,因此吃野菜不能偏食貪多。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而且營養成分減少,味道很差,失去食用價值。有些野菜采摘後存放太久會產生有害物質,食用後對人體有害。另外久放的野菜容易串味,特別難吃。

  受汙染的野菜不采吃,工礦區、人群聚居區空氣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鉛等化學物,廢水溝渠邊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切忌到公路邊、工礦區、汙水渠邊采摘野菜。

  §§一、葉菜類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