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鬃,指豬的頸部和背部長而硬的鬃毛,其他部位長度在5厘米以上長而硬的毛也都稱為豬鬃。豬鬃的硬度適中,具有彈性強、韌性好、耐熱、耐濕、耐酸、耐磨等特性。豬鬃的毛纖維有鱗片,吸附性強,因此很適合製作各種民用、軍用和工業用刷。另外,豬鬃毛還是提取胱氨酸、穀氨酸的好原料。
石柱豬鬃長度和硬度均達上品標準,為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
1986年,石柱開始加工豬鬃,建起了當時黔江地區唯一的豬鬃廠。當時的“渝鬃”牌豬鬃色澤亮麗、鬃身挺直、稍尖齊平、質優價廉,重慶、涪陵和川黔湘鄂邊區各地外貿部門紛紛上門求購,用於出口。
近年來,全縣狠抓豬鬃生產企業資產重組和機製轉換,傳統豬鬃加工業已由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集體小廠發展成以重慶宏達畜產品有限公司、渝虎土畜產品有限公司、飛泰豬鬃廠、旺源豬鬃廠、宏達製刷廠等企業為支柱的強勢產業,擁有占地27 000平方米、建築麵積48 000平方米、固定資產近4 000萬元企業群的豬鬃城,年加工水煮豬鬃2萬擔,年加工豬鬃刷子50萬打。其中,宏達公司取得了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的“宏達”牌商標,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係認證,獲得自營出口權,產品直銷到美國、德國、瑞士、意大利、印度等國。按照下路鎮工業發展規劃,到2010年,該鎮豬鬃產業將實現“32”目標,即豬鬃產量達到3萬擔,製刷300萬打,就業崗位達到3 000人,實現收入2億元,創匯2 000萬元。
豬鬃刷取代化工產品的生活刷製品在國內外已成為一大消費亮點,豬鬃產業也是石柱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