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常留英氣在人寰——記黎育教

  在崇山峻嶺的炎陵縣下村鄉坪坑村老屋背,有一座小小的墓地,矗立著寫有“黎育教烈士之墓”的石碑。在石碑的兩側雕刻有一幅醒目的墓聯:“昔以雄才罹劫難,今留英氣在人寰”。這幅聯恰如其分的評價了黎育教烈士的光輝一生。

  黎育教,乳名開學,化名黎震。1905年2月24日,出生於酃縣下村鄉平坑村楊家灣一個書香之家。他家裏有較多的田山,經濟是相當寬裕的。這樣的家庭,給育教的求學深造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育教六歲時,父親病故,由“溫良賢淑、恤困憐貧”的母親朱氏撫養成童。七歲讀私塾,由老祖父“授孔孟之書,習歐蘇之文”。育教記憶力極強,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優異,深得家人老師的喜愛。後來,育教就讀於坪坑黎氏族學、桂東縣育英高小和酃縣梅崗書院。受到母親“賢淑憐貧”的影響,祖父“正直為人”的教誨,他從小就養成了“扶弱不畏強”的性格。在學校,他發現了誰受欺侮,總是第一個出來打抱不平的。哪個同學缺少紙筆,他總是毫不吝嗇的解囊相助,儼然就已經成了同學中的“小首領”。

  1923年,黎育教考入省立三師。這所學校是當時湘南地區的革命營壘,民主空氣很濃,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蓬勃發展。在這裏,他感到耳目一新,大開眼界。他還和同學們一道,經常以犀利的筆鋒無情的揭露反動統治者和土豪劣紳們的罪惡,熱情的宣傳馬克思主義。該年冬,經中共三師特支書記、湘南學聯會長劉寅生介紹,黎育教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

  後來他回到家鄉,在坪坑小學任教。他利用教書的合法身份,從事農民運動的發動工作。白天教小學,晚上辦農民夜校,以教農民學文化為掩護,宣傳農民為什麽苦,地主老財為什麽富,怎樣才可以解決貧富不均的道理。

  “誰家不用交租?誰不要交貢賦?誰不想推翻地主老財?”

  “想!我們都是窮人,都想過好日子!”

  “那就起來吧!我們一起鬧革命!”

  黎育教善於發動群眾,鼓勵大家起來反抗,在群眾中贏得了較高的威信。在他的宣傳啟發下,平坑村的貧苦農民馬上覺悟起來,成立了坪坑農民協會,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減租減息、禁煙禁毒的運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組織稍有文化的青年農民清查審核自家黎氏宗祠的財務賬目,用具體的事實揭露族長、董事貪汙剝削農民的劣跡。

  “你這個畜生!真是家門不幸!出了你這算倒賬的家夥!”

  族長和董事們多次指著鼻子臭罵黎育教,他都不為所動,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

  坪坑村的農民運動開展起來後,他奉中共酃縣特別支部的指示,辭去坪坑小學教員的職務,到外鄉外村做農運工作。

  “你們還記得《蜘蛛網》那篇文章嗎?蜘蛛能在簷下,牆角到處結網,我們也要到處開展工作,隻有各地的農民都起來,革命才能成功!“

  黎育教經常這樣跟一起工作的農運幹部們說,這鼓舞著他們的工作熱情,使大家更加懂得團結奮鬥的道理。

  1928年,酃縣縣委機關遭敵破壞,縣委書記劉寅生、委員劉平章壯烈犧牲。為了幫助重建酃縣縣委,毛澤東同誌指派黎育教回縣工作,擔任中共酃縣第二屆縣委組織部部長。黎育教再一次回到家鄉從事地方革命鬥爭。新縣委一建立,采取以井岡山為依托,波浪式的向前推進的策略,首先在靠近井岡山邊界的青石崗、大院、黃挪潭一帶活動。作為組織部長的黎育教,忙著抓好重建縣、區、鄉政權及地方武裝的幹部配備、考察、教育,很是繁忙。

  “你為什麽要這麽做?難道忘了血的教訓?”黎育教敲開門,鐵青著臉,嚴肅的批評說。

  黎育教一向平易近人、說話細聲細氣,總是麵帶笑容,大家都喜歡喊他的諢名“菩薩”。可是今天怎麽會這樣訓斥別人呢?

  原來,大院區赤衛隊長劉清遠不遵守在山棚歇宿的紀律,偷偷的回家過夜。這事兒被黎育教知道後,第二天天亮前便爬山越嶺跑到劉家,狠狠的說了他。要知道不久前,白匪半夜搜山圍屋,捉去了劉清遠的母親和大嫂等七人,關押在石洲橫店裏,幸好他母親和嫂子等四人瞅空逃離脫險,其餘三人都被殺害。

  劉清遠聽了批評,難過的低下頭,承認了錯誤,並在支部大會上做出了檢討。黎育教以此為例,對全體幹部進行了紀律教育,從此大大加強了幹部隊伍的組織紀律性。這對於促進分配土地、擴大紅軍、籌糧籌款和反圍剿等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了10月份,酃縣的革命鬥爭進入全盛時期,割據麵積達到全縣的三分之一。

  1929年5月,彭德懷率領紅五軍打回井岡山不久,黎育教奉命調至湘贛邊界特委工作。1930年3 月,根據中共湖南省委加強全省白區鬥爭的領導力量指示,黎育教被任命為湘南白區工作團主任。1931年8月,湘贛臨時省委成立,委派黎育教為省委巡視員,在湘南幫助工作。同月湘南特委改組,黎育教兼任宣傳部長。他深入基層指導,使湘南地區的工作得到較快恢複和發展。正值湘南工作提升之時,傳來了以王明“極左”路線為特征的“肅清AB團”的中央指示信,湘南特委圍繞著如何貫徹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黎育教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認為內部肅反要實事求是,不要亂抓人,亂殺人。他針對湘贛根據地已發生的情況嚴肅的說:“蘇區肅反不講政策,太過火。肅反亂殺人,群眾不敢說,但心裏是明白的。不該殺的殺了,不僅造成人心渙散,就是自己良心也過不去。”“要我幹這個壞事,我是不會幹的,就是回去當個老百姓,心裏也舒坦些。”由於他理直氣壯地抵製錯誤路線,使湘南地區避免了內部肅反擴大化的發生,革命形勢一直朝著穩步健康的方向發展。

  1932年12月,黎育教奉命去湘贛省委匯報工作,偕同兩個警衛人員化裝成銅匠,途經酃縣下村大溪江時,被人認出並向鏟共義勇隊告密。而黎育教三人一點也不知曉,繼續一路爬山。傍晚時,他們行至與坪坑交界的白沙墩蚌嶺。

  “兄弟們,快到坪坑了,這是蘇區邊界,咱們歇一會吧!”

  兩個同伴便把銅匠工具箱放下來,一同坐下擦汗歇息。

  “不好!下麵來了敵人。。。。。。”

  大約坐了不到半個鍾頭,黎育教突然大聲叫道。另一同伴也大喊一聲:“上麵也有敵人!”

  這時才知道原來敵人兩路夾擊。在這個萬分緊急的時刻,隻看見育教用手往旁邊荒田一指,大聲說了一句:“你們快跑!”

  “那你呢?”

  “別管我!我地形熟,能夠應付。”

  那兩位同誌猶豫了一下隻得服從命令,跑下荒田,消失在深草密林之中。黎育教正彎腰抽出扁擔搏鬥,但是遲了,幾支罪惡的梭鏢同時戳進了他的肋下和腰部。黎育教還沒來得及還擊便倒在血泊之中了。

  那兩位同誌在叢林中隱約看見了育教遇刺倒下,強忍著怒火和悲痛,連夜摸到坪坑鄉蘇維埃政府,邊哭邊說,報告了黎育教犧牲的噩耗。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鄉蘇維埃主席黎昌仁兩眼噴火,一拳打在桌子上,大聲吼道:要為育教同誌報仇!”第二天一早,集合坪坑鄉的全體遊擊隊員,兵分兩路出發,一路將育教的遺體抬回坪坑隆重安葬;另一路夜襲大溪江,搗毀義勇隊的巢穴,抓住告密者和一個凶手,在墳前正法。

  梅山長青,淶水長流,五十多年過去了,井岡西麓的炎陵人民一直沒有忘記黎育教烈士。每當人們看到這個墓碑,總會肅然起敬。

  ◆張家曆、陳鋼 搜集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