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節 暴動

  從軍事的角度講,三國的肇始是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軍事之下的深層次原因,是政治問題。三國動亂,源於東漢王朝的沒落。從政治的角度看,東漢王朝的沒落,又源於東漢後期皇權的衰落,宦官與外戚的交替專權以及外戚、宦官之間的相互傾軋,由此導致吏治敗壞,民生破產。

  這是分析農民起義原因的經典說法。

  大量的農民流離失所,除了揭竿而起,實在沒有別的出路。可以說,三國是一幫饑寒交迫的農民鬧起來的。

  揭竿而起這個詞,似乎專指農民起義。大概起源於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意思是赤手空拳的農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奮起造反。東漢末期的農民造反,揭開了三國混戰的序幕。所以,有的學者寫三國史,即是以黃巾起義開篇。

  我現在來看看,揭開三國序幕的黃巾起義。

  東漢靈帝(劉宏,公元168—189年在位)時,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晉寧一帶)人張角,傳播一種叫太平道的神秘宗教。對於生病之人,張角和他的弟子們叫病人跪下,讓病人懺悔,然後喝下符水,有的病人竟然也能痊愈。十數年間,太平道在大半個中國流行,張角擁有門徒幾十萬。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將徒眾分為三十六方,大方一萬餘眾,小方也有六七千人。這個“方”,是個準軍事組織,大致相當於軍區的意思,每方設立渠帥(軍區司令)。方的建立,標誌張角的組織架構業已建立,傳教活動向軍事行動轉變。

  張角他們宣傳一個政治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蒼天是指東漢王朝,黃天是指他們將要建立的新朝代。臨近起事的時候,張角的門徒們在各級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辦公大樓的牆上,都用石灰漿寫上“甲子”兩字。

  張角原定於甲子年(公元184年)三月五日起事。可甲子年春節剛過,張角的其中一個門徒叫唐周的向政府告密,在京師洛陽聯絡宦官做內應的主要領導人馬元義被捕、處以車裂極刑,牽連被殺者一千餘人。

  中央政府下令通緝張角兄弟。張角得知消息,急忙通知、聯絡各方,於二月匆忙舉事。起義軍沒有統一的製服,就在頭上裹一條黃巾,作為標誌,時人稱之為“黃巾賊”。

  張角一聲令下,各方風起雲湧,起義軍焚燒州郡,攻殺官吏。一時間,天下洶洶,舉國震動。各級地方政府的糊塗長官們這才發覺,原來“大賢良師”傳播的竟然是“邪教”,而且,“邪教”已轉化為暴動。

  黃巾暴動主要發生在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和豫州(今河南省大部和安徽省西北部)。豫州黃巾主要在潁川(今河南省中東部)和汝南(今河南省東南部)兩郡。

  三月初,大將軍何進(何皇後的同父異母哥哥,靈帝的大舅子)在京師及周圍八個關隘進行軍事部署。同時派出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共率四萬大軍進攻豫州黃巾軍,分兩路進擊潁川。朱俊與黃巾軍首領波才會戰於陽翟(潁川郡治所,今河南省禹州市),失敗。皇甫嵩進駐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被波才部包圍。

  黃巾軍將長社圍得密不透風,皇甫嵩兵力單薄,軍心惶恐。黃巾軍依草結營,恰好刮大風,皇甫嵩心生一計,采用火攻,黃巾軍潰敗。騎都尉曹操及時率兵趕到,與皇甫嵩一起追擊黃巾軍,黃巾軍退回陽翟。

  五月,皇甫嵩、朱俊、曹操三支部隊會合,進攻固守陽翟的黃巾軍,黃巾軍大敗,死數萬人。

  黃巾剛起事時,張曼成擊斬南陽郡(屬荊州,今河南省南陽地區)太守趙謙。六月,政府新任命的南陽太守秦頡反擊,斬張曼成。

  此時皇甫嵩和朱俊基本上將潁川、汝南、陳國(今河南省淮陽縣)三郡黃巾軍肅清。朱俊轉而進攻南陽黃巾,皇甫嵩則奉命北上對付張氏兄弟率領的冀州黃巾軍。

  朱俊進入南陽以後,與黃巾軍在宛縣(南陽郡治所,今河南省南陽市)展開拉鋸戰,呈膠著狀態,直至八月初,將十餘萬黃巾肅清。

  本年春,張角兄弟直接領導的冀州黃巾軍與豫州黃巾軍一同起事,當地政府措手不及,幽州刺史郭勳、廣陽郡(今北京地區)太守劉衛被殺。

  政府軍與張角作戰的是北中郎將盧植。盧植剛與張角接觸,連戰連勝,斬黃巾一萬餘人,張角退保廣宗城(今河北省威縣東),誓死固守。盧植將廣宗團團圍住,廣宗陷落在即。此時,前來軍中視察的皇帝特使、小黃門左豐索賄不成,回京後誣告盧植貽誤軍機,盧植被解押回京,東中郎將董卓接替盧植的指揮位置。

  八月,皇甫嵩北上至東郡的倉亭(今山東省陽穀縣東北)進攻黃巾軍,生擒黃巾將領卜巳。董卓與張角交戰失利,受到軍法處置。

  十月,張角已經病死。皇甫嵩突襲廣宗,張梁陣亡,黃巾軍崩潰,生降、被殺者三萬餘人,被逼溺死五萬餘人。

  十一月,皇甫嵩進攻屯軍下曲陽(今河北省晉州市西)的張寶,斬張寶,殺死、俘虜黃巾十餘萬人。

  至此,冀州黃巾軍的主力被鎮壓下去,全國展開大清洗。

  其實,黃巾起義有狹義的概念和廣義的概念。狹義的黃巾起義,即張角兄弟、波才、張曼成等領導的冀州、豫州公元184年春天的起義,隻有半年多的時間,即被當局蕩平。

  廣義的黃巾起義,或者更恰當地稱之為黃巾農民運動,仍然在各地展開,大集團有二三萬人,小的也有六七千人。這些民變集團的戰士是否與張角他們一樣頭裹黃巾,史書沒有明確的記錄,一般稱之為“賊”或黃巾餘黨。

  公元185年,張牛角、褚飛燕也拉起一支隊伍,攻擊癭陶(巨鹿郡治所,今河北省寧晉縣西南),張牛角戰死,部眾奉褚燕為主,褚燕改姓張(褚燕綽號飛燕,所以張飛燕就是張燕,即褚燕)。張飛燕率眾轉戰於黑山(太行山南端,在今河南省鶴壁地區)一帶,被政府稱為黑山賊,部眾多達百萬。

  公元188年二月,郭大等在河東郡(屬司隸州,今山西省南部)的白波穀起事,被稱為“白波賊”。十月,青州(今山東省北部)和徐州(今江蘇省北部和山東省南部)黃巾再起,劫掠郡縣。

  公元189年,白波黃巾軍攻擊河東郡政府。

  公元190年,青州黃巾大敗刺史焦和的軍隊。公元191年冬,青州黃巾攻擊渤海郡(屬冀州,今河北省滄州地區),試圖與黑山黃巾會合。降虜校尉公孫瓚大破青州黃巾軍。

  公元192,黃巾首領於毒進攻東武陽(東郡治所),曹操采取聲東擊西戰術,打敗黃巾軍。同年夏,青州黃巾軍進攻兗州濮陽,斬兗州刺史劉岱,曹操接任兗州刺史。冬十二月,曹操追擊黃巾軍至濟北國(今山東省長清縣),黃巾軍部眾一百餘萬全體投降。曹操挑選精壯三十餘萬入伍,號稱青州兵。

  在張角稍後起事的,還有涼州(今甘肅省)北宮伯玉、邊章、韓遂、馬騰,鬧騰的動靜很大,差一點占領了長安;一直折騰到公元214年馬超隻身投奔劉備,公元215年韓遂被部將所殺。

  公元190年以後,以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為標誌,全國轉入軍閥混戰,黃巾餘音嫋嫋。

  公元220年,世人聽到了黃巾餘音的絕響。這年正月,曹操逝世。消息傳出,青州兵團的將領們率領各自的部屬(經過近三十年的血火征戰,這三十萬人還存活多少?史書沒有記載),放下武器,擂響戰鼓,向東(他們的家鄉青州)移動。

  此時曹操剛死,曹丕尚未繼位,任何事件都高度敏感。大家以為青州兵造反,要求製止,不聽勸阻的,予以鎮壓。賈逵反對,中央政府立即發布一道命令,沿途各州郡必須保護他們的安全,供給他們飲食;他們抵達家鄉後,當地政府必須給予妥善安置。

  這支軍紀很差,很能打仗,僅服從曹操的特殊軍隊終於偃旗息鼓。

  曹操屍骨未寒,陰魂未散,地下有知,看見這些戰友們離去,肯定會號啕大哭,然後放聲大笑:“革命尚未成功,同誌們仍需努力,怎麽回家種地、抱孫子去了?嗬嗬嗬……哈哈哈……”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