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諸葛亮可謂是家喻戶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諸葛亮可謂是崇高偉大。大凡曆史學家或文學作者評論諸葛亮,言必稱善,言必頌美。有誰敢說諸葛亮的一點不是,必被人譏為狂妄,甚至被群起而攻之。就連一些治學嚴謹的曆史學者對諸葛亮的曆史功過、情長才短做一些不同於曆史定論的分析、評論,也心懷忌憚,生怕冒犯了誰。
為什麽會如此呢?到底冒犯了誰?
作為生命的個體,諸葛亮多少年前就化為一抔黃土,化為非生命的無機質,甚至這無機質也被植物的根係吸收殆盡,經曆過N多個生命—非生命、有機質—無機質的輪回。
實際上,中國人心目中所存在的、所珍惜的、所膜拜的、所捍衛的是一個形象,是一個由生命個體的諸葛亮延伸、升華而成的文化載體的諸葛亮。一代代中國人,尤其是那些敏感脆弱、患得患失的知識分子、士大夫,對曆史上真實的、作為生命個體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一個樣子,是不太在乎的。
他們在乎的隻是諸葛亮這個形象,隻是把想象的、作為文化載體的諸葛亮當成情感的歸依、理想的寄托、心靈的慰藉,把史書所載的、文學作品渲染的諸葛亮的所作所為當成自己的白日夢。
在萬惡的舊社會,中國的讀書人沒有思想獨立,沒有言論自由,習慣了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心靈沒有溫暖,思想沒有方向,便需要一個人造的太陽、一個人造的北鬥星。在這個人造太陽虛幻的溫暖中,讓冷得瑟瑟發抖的心靈喘一口氣;在這個人造北鬥星微弱的光線下,讓漂泊無依的思想蹣跚前行。
一個讀書人,失意落寞、壯誌難酬的時候,腦海中浮想起“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情景,是何等的欣慰,何等的愜意,何等的暢快。至少,諸葛亮這個形象可以作為一把傘、一堵牆、一個旮旯,讓挫敗的理想有一個遮風擋雨的避難所,讓失意的人生有一個扶助依靠的支撐點,讓受傷的心靈有一個療傷舔疤的門診部。
這也就難怪,誰要是對這個太陽吹冷風、潑冷水,誰要是對這個北鬥星蒙黑布、下黑手,讀書人、士大夫肯定是不答應的。諸葛亮碰不得,說些點點滴滴的不足和無關痛癢的缺點也不行。因為,說諸葛亮的“壞話”,是對同誌們情感的傷害。
諸葛亮的不能受批評,還有政治上的原因。
在中國曆代統治者的心目中,諸葛亮的政治品德,就是一個“忠”字。諸葛亮終身的理想是尊漢、護漢、複漢。諸葛亮不僅對前後兩任君主忠貞不二,而且盡管後主終日吃喝嫖賭,自己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一個乖乖仔當然被曆朝曆代統治者樹為忠君愛國的楷模。
諸葛亮不僅是忠君愛國的楷模,還是國際上最著名的勞模——累死在北伐前線。如果哪位曆史學家或文學作者對這樣的一頭老黃牛,嘮嘮叨叨地說些此長彼短,對模範本人不恭倒還罷了,其“險惡用心”肯定是把矛頭對準樹立模範的領導。對領導表示不滿,是要承受壓力的甚至是有危險的。
年輕時,我也是很崇拜諸葛亮的。每次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都五內翻滾,熱血沸騰。那時候,饑荒連年,物質貧乏,生理上營養不良。好在我喜愛讀書,算是退而求其次吧,經常喝些《出師表》這樣的心靈雞湯,弄得心理上倒是營養過剩,整天氣昂昂的,想幹幾場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人到中年以後,讀的書多了,把書中這樣那樣的觀點細細地咀嚼,便知什麽叫人雲亦雲。人到中年以後,閱曆的事多了,把世間這樣那樣的事理細細地品味,便知什麽叫人生苦短。人到中年以後,雄心壯誌漸漸消退,轉而從容不迫地生活,不會再為理想和虛名焦躁不安。
有人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原來還不知道什麽意思。一個半老之人再讀三國,再讀諸葛亮,再讀諸葛亮的《出師表》,咀嚼出來的滋味,除了淒惶還是淒惶。可能,這就是“老不讀三國”了。尤其是諸葛亮的《後出師表》,如果反複揣摩,細細品味,總覺得有點像遺書、絕筆。
如果《後出師表》是諸葛亮的遺書、絕筆的話,那麽,在潛意識裏,諸葛亮就在北伐途中自覺地走向死亡。諸葛亮的北伐不是黃金周裏的家庭旅遊,而是一次次勞師動眾、勞民傷財的軍事行動。一個統帥每次出征都親臨前線,而且出師時就做好了死亡的心理準備,怎麽說,都不好怎麽說。
終於有一個夜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之間,形容枯槁、神情憔悴的諸葛亮向我揮手(不是揮扇)告別,他舉起的那隻手,分明地,手腕處割破的橈動脈在汩汩流血。
就在那一刻,我得出一個結論——一個把自己嚇一跳的結論。一個把自己嚇一跳的結論,應該說是一個“怪論”:諸葛亮死於自殺。隻不過,這種自殺,表麵上沒有明顯的自殺動機和理由。
說諸葛亮死於自殺,肯定冒天下之大不韙。這裏所說的自殺,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用自己的手,以物理方法(如上吊、跳樓,權且叫物理學自殺)或化學方法(如喝農藥、砒霜,權且叫化學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以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方式,慢慢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種“跟自己過不去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形式,其中最隱蔽的,由我第一次發現的,是以實現理想的名義跟自己過不去,諸葛亮即屬此類。我們暫且把這種自殺形式稱作生物學自殺。
我在前言中說過,本書不是嚴謹的曆史著作,不在於嚴密地探討三國的人與事,而在於借三國的人與事,探究人生生死榮辱、進退沉浮的機理和意義。“我自說自話,簡單的想法”。各位聽了這個奇怪的說法,不必暴跳如雷,聽我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