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中國老虎現況報告

  ◎左淩仁

  “華南虎”是二〇〇七年秋冬人們最熱的話題之一。

  一個叫周正龍的農民,公布了幾張據說是他拍攝的華南虎的照片,對照片的真偽,引起了喋喋不休的爭論。國家官員、野生動物專家、影像專家、乃至美國的神探和權威的學術雜誌都紛紛登場,鑒定會、發布會、網上的舌戰,鬧得不亦樂乎!

  也許問題的關鍵不在真假,此事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利益動機。但又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中國老虎的現實狀況呢?僅五十年前,中國還有四千多隻華南虎,可如今野生的華南虎已基本絕跡。為了幫助讀者了解中國老虎的現狀,現特摘在《華夏地理》發表的左淩仁撰寫的《中國老虎現況報告》一文,以供讀者參考。

  野生虎在中國還存在嗎?

  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這是美國生物學家羅·提爾森六年前做出的結論。二〇〇二年,提爾森受邀參加中國的野生華南虎調查,走訪了江西、湖南、廣東、浙江和福建五省八個保護區,沒能發現任何野生華南虎,但“滅絕”的說法也尚未成為官方接納的定論。在此之前的一九九〇年,另一次全國性華南虎調查結束後的結論是“尚有二三十隻”,不過當時並未發現野生華南虎的活體。“華南虎是現存五個虎亞種中命運最悲慘的一個,已成為數量最少、滅絕危險最大的一個虎亞種,”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中國項目主任解焱總結道。

  中國是老虎的原產國,大約二百萬年前,老虎出現在中國南部。一般公認的說法是,虎有八個亞種,中國擁有其中的五個:華南虎、裏海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和東北虎,曾幾何時,它們的蹤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上世紀七十年代,裏海虎從世界上消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稱,現在國內四個老虎亞種能夠確認的野外種群總數不到五十隻。

  與華南虎同樣不確定的還有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野生孟加拉虎在中國境內僅分布在西藏的墨脫地區,數量並不清楚,根據二〇〇〇年WCS的調查,推測隻有十五隻,為中國唯一的繁殖種群,但是目前這個群體的狀況不詳,麵臨極大的威脅。在雲南零星分布的印度支那虎主要在邊境線上遊蕩,據WCS二〇〇三年調查估計有十幾隻,主要是國外的種源。雖然二〇〇六年五月我國科研人員在野外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一隻印支虎的活體照片,但自然保護組織“保護國際”高級項目官員張立認為,這僅僅能證明印支虎在雲南境內野生環境中確實有分布。

  相比之下,野生東北虎是目前現有老虎亞種中,數量最確定、最多的一個。WCS中國項目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做東北虎數量的調查和監測工作,多年來的調查結果表明,東北虎在中國少於二十隻,分布在五個彼此孤立的地點,且大多生存於中國和俄羅斯接壤的地區。除黑龍江省完達山地區外,尚未發現有東北虎繁殖的確鑿證據。因此,中國境內的東北虎很可能完全由俄羅斯擴散而來。在位於吉林的琿春東北虎自然保護區,人們曾前後四次用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到野生東北虎的照片,這在海內外引起轟動。而曾幾何時,東北虎曾廣布中國東北地區,人們用“諸山皆有之”來形容老虎家族的興旺。

  生物學家們確定了導致老虎數量銳減的因素,包括土地擴張致使棲息地喪失,人類對老虎的過度獵殺,對虎製品的商業需求所引發的盜獵,視森林為木材、鬆仁等森林產品的天然工廠,以及將老虎的獵物視為美味佳肴等。今天,老虎的地盤已從橫跨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廣闊領域縮減到不足先前的百分之七。

  老虎是獨行性很強的動物,所謂“一山容不下二虎”,表達出成年老虎平時獨來獨往,活動範圍廣大的特點。作為大型的陸生動物,一隻老虎若想維係生命,每年至少要吃掉五十隻平均重約六十公斤的有蹄類動物。老虎一般隻能從其領地內捕捉百分之十的有蹄類動物為食,因此,要保證一隻老虎的食物供給,被捕食者的基數必須達到五百隻以上。已有科學數據表明,老虎的棲息領地麵積取決於被捕食者的密度,而棲息環境的好壞是所有問題的核心。

  根據WCS的測算,一隻撫育幼仔的雌性東北虎需要四百五十平方公裏的活動區域,一隻雄虎則覆蓋三至五隻雌虎的領地。因此,為了維持一個擁有六十隻老虎,其中包含二十隻可繁殖雌虎的可持續種群,需要九千平方公裏保護良好的連續棲息地。然而,目前在中國麵積最大的琿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隻有一千平方公裏,這遠遠不能滿足野生老虎種群繁衍生息的需要。其他南方亞種虎需要的領地小一些,因為南方地區可供老虎捕食的動物相對豐富,但是需要的麵積仍然十分可觀。因此華南虎在人口密度較高、森林資源匱乏的南方的棲息環境更可想而知。

  在東北虎分布區,當地居民自由放養的家畜與森林中的野生動物競爭食物,已經影響到後者的生存。而食物短缺以及當地人的盜獵,導致野生動物數量大量下降,東北虎饑不擇路,便出現了進入人類活動區域,獵食家畜作為補充性食物來源,甚至傷人的事件。根據WCS提供的數據,每年吉林省大約有三十頭牲畜被虎捕殺,但虎傷人的事件仍屬罕見,隻不過傷人事件對居民的心理影響要比牲畜大得多。

  野生食物的匱乏是東北虎轉向家畜的重要原因。“要根本解決人虎矛盾和虎豹傷害家畜的問題,必須加強生態保護,逐步增加食草性野生動物的密度,並盡快改變家畜散放飼養的習慣。”琿春自然保護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這意味著,保護老虎並不隻是單純地保護老虎這個單一的物種,還要保護整個生態係統,隻有具備了健全、完整的生態係統,滿足老虎棲息、繁殖等的食物需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虎生存的問題,也隨之解決人虎之間的矛盾。

  保護老虎的觀念以及相關政策,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確立了。一九五九年二月,東北虎即被當時的國家林業部列入首批“稀有珍貴鳥獸”名錄,但保護工作一直沒有實施起來,東北虎連同其他中國野生虎的境遇每況愈下,岌岌可危。蘇州華南虎繁育中心的總獸醫師黃恭情清楚地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杭州舉行的動物園協會會議上,還在大力宣傳江西的一個打虎英雄之家:“三代人打死了七十多隻老虎。”而就在與我們相毗鄰的俄羅斯,情況完全相反。俄境內東北虎的種群數量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二三十隻,壯大到今天的五百餘隻。

  同樣是保護,我們的工作究竟缺失了什麽?

  目前,國內采用的是國際通行的兩種基本保護方式: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前者是野生動物保護的主要方式:把野生動物生活的區域劃定為保護區,對野生動物及其生活環境等進行整體的保護和管理;遷地保護是前者的輔助手段,把那些因為生存條件不複存在、物種數量極少等原因而造成生存和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到動物園或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保證其大量繁殖後代,進行野化訓練,然後放歸自然。

  在國內現有的四個老虎亞種中,由於國內並沒有足夠數量和穩定的種群分布,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並未設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而是由當地在保護其他物種的同時進行兼顧性的保護。

  對華南虎進行遷地保護,在黃恭情看來是必然的選擇。即使是中國還有野生華南虎,種群數量也非常稀少。基於老虎最小存活種群為二十隻的考慮,遷地保護是必要的輔助手段。目前,國內有華南虎六十多隻,散布在華南虎繁育基地和二十多個城市的動物園內,它們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從野外捕獲的六隻野生華南虎的後代,已經近親繁殖了十代。學界一致認為,近親繁殖對華南虎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危害。因為長期的動物園生活和沒有新鮮血液,這些虎出現體質下降、繁殖率低、野性喪失等等問題。有專家分析,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動物園中的華南虎將在二〇一〇年全部滅絕。

  與華南虎相比,人工飼養的東北虎則是另一種“慘狀”,僅僅在東北虎林園內,就繁殖了八百多隻東北虎。

  東北虎林園的前身是橫道河子東北虎繁育中心,一九八六年由原林業部和黑龍江省對外經貿廳合作創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建章當年曾經參與成立橫道河子繁育中心的整個論證過程,所以很了解當時的情況,“它們想將養殖過程中淘汰下來的虎進行經濟利用,比如說入藥。”通過這些“邊際收益”,為繁育中心的運營提供經濟保障,這是當時的如意算盤。

  但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一九九三年國務院下達了《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禁止虎貿易和開發利用虎骨。衛生部同時宣布,刪除所有處方中的虎骨和犀牛角成分。這個禁令關閉了利用老虎進行商業開發的大門。目前,由於飼養成本太高,東北虎林園負債數千萬元。

  可以說,現在我國並不缺少人工繁育的老虎,而是缺少野外生存的老虎,或者說缺乏適合老虎生存的野外環境。科學界普遍認為:“人工培養隻會導致老虎野性退化,因而人工飼養的老虎基本不具備生態學價值。”

  馬建章也認為,即使在動物園裏有再大的種群,也隻能說人類保留下了一個物種而已。如果一個野生物種僅能在圈養條件下存活,那麽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說,這個物種實際上跟滅絕沒什麽區別。

  盲目的經濟驅動,還可導致更為荒謬的結局。在廣西桂林,由一名叫周偉森的商人建造的“熊虎山莊”內,包括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在內的各種人工繁育老虎達到一千三百多隻,他是世界上養虎最多的個人,也可能是受養虎之傷最重的人。從一九九三年創立至今,周偉森累計投入熊虎山莊三億六千萬人民幣。作為一名商人,周最初養虎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覺得“養虎可以賺大錢”。但是由於禁止虎貿易,現在他除了負債一無所有。“熊虎山莊”目前慘淡經營,很多被飼養的老虎吃不飽,沒有足夠的空間活動,甚至互相殘殺,大量老虎受傷或死亡。為了解決自身所麵臨的經濟危機和被飼養的老虎所麵臨的生存危機,這些大量飼養老虎的機構紛紛提出要求:中國重新開放虎製品貿易。

  按國際黑市上一隻成年老虎二十萬美元的售價計算,以上兩處冷庫裏共冰凍了價值五億元人民幣。對此,東北虎林園的總經理王立剛曾打比方說:“我們現在是捧著金飯碗在要飯吃。”

  對此,WWF、WildAid等環保組織都認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中國的虎貿易決不能放開,這可能會讓野外的老虎從瀕危走向滅絕,也會讓“中國政府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而且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偉也曾表示,中國對全球虎保護事務一直堅持負責任的嚴肅立場,對於一些人提出的用人工繁育來源的虎骨入藥的要求,中國政府十分慎重。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人工飼養老虎隻能解決種群問題,最終目的還是要讓老虎重歸山林。而在此之前,老虎必須進行野化訓練。

  二〇〇三年,在國外留過學的全莉提出了個異想天開的辦法:把華南虎也送出去“留學”,進行野化訓練,“留學”地點是南非——從來就沒有過老虎分布的地方。她期待華南虎在非洲野化成功後,能夠重新引入中國,複興野外種群。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南非傳來消息,一隻華南虎在當地誕生。全莉表示,會讓這隻老虎從小就開始接受野化訓練,訓練成功後,會送回中國。但是,中國還有什麽地方能夠讓老虎安全地棲息,正常地進行野外生存呢?而按照全莉的計劃,中國的野化訓練基地會用家畜供老虎捕食,並開展旅遊供人參觀。但有人並不看好這種做法:“這和東北虎林園那些地方沒有區別嘛,繞來繞去,最後還是要搞旅遊。”

  “中等收入國家”的帽子不好戴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絡版發表文章說: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了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單”。統計局報告稱,自二〇〇三年以來,中國GDP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的增速,二〇〇三至二〇〇六年年均增長10%,不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長4.9%高出5.5個百分點,而且比改革開放以來年平均增長9.7%高出0.7個百分點。中國經濟總量的世界排名也連升兩位,達到第四位。二〇〇二年中國GDP總值是12.0333萬億元,二〇〇六年突破20萬億元達到21.0871萬億元,幾年中年均增加2.2635萬億元。二〇〇五年和二〇〇六年,中國GDP連超法國和英國,躍居世界第四位。二〇〇二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相當於美國,日本和德國的13.9%、37%和71.8%,到二〇〇六年已分別相當於這三個國家的20%、60.6%和91.3%。中國GDP占世界的份額也不斷提高,二〇〇二年為4.4%,二〇〇六年提高到了5.5%。統計局報告稱,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繼二〇〇二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次超過1000美元,達到1100美元後,在四年內於二〇〇六年又超過2000美元,達到2010美元。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在世界的排名也由二〇〇二年的第132位上升到二〇〇六年的第129位。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

  《華爾街日報》認為:對於一向強調韜光養晦,不喜出頭的中國政府來說,這次主動地把“中等收入國家”的帽子戴到自己頭上,是一件很有象征意義的事。不過,這頂帽子並不好戴。首先,國際社會將會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其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將會被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第三,中國達到中等收入水平要付出代價。中國應該思考,在中等收入的背後還存在什麽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很多,比如數量巨大的低收入農民的問題,包括城市貧民在內的貧富差距問題。中國如果不能有效緩解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問題,將為未來埋下社會不穩定隱患。

  國際透明指數排行榜

  一九九三年,在德國柏林成立了“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mational簡稱透明國際或TI)。這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民間組織。它以推動國際和各國的反腐敗活動為宗旨,成立以來,多次主持或參加國際和地區性的反腐敗會議,出版了大量有關反腐敗的出版物,每年發布一期“世界廉潔排行榜”(亦稱“世界腐敗排行榜”)。下麵是透明國際近幾年對全世界若幹國家(地區)的清廉排行榜,順序按清廉指數排列,括號內的數字表明清廉指數得分。

  一九九七年對五十個國家(地區)的廉潔排行榜擇述如下:

  1、丹麥(9.94);2、芬蘭(9.48);3、瑞典(9.35);4、新西蘭(9.23);5、加拿大(9.10);6、荷蘭(9.03);7、挪威(8.92);8、澳大利亞(8.86);9、新加坡(8.66);10、盧森堡(8.61);11、瑞士(8.61);12、愛爾蘭(8.28);13、德國(8.23);14、英國(8.22);15、以色列(7.97);16、美國(7.61);17、奧地利(7.61);18、中國香港(7.28);19、葡萄牙(6.97);20、法國(6.66)……40、中國(2.88)……50、尼日利亞。在以上五十個國家(地區)中,中國排名第四十,得分2.88,屬於腐敗比較嚴重的國家行列。

  其他幾年,透明國際給中國打分為:一九九五年:2.16分;一九九六年:2.43分;一九九八年:3.80分。

  二〇〇四年,一百四十六個國家(地區)的廉潔榜為:1、芬蘭(9.70);2、新西蘭(9.60);3、丹麥(9.50)和冰島(9.50);5、新加坡(9.30);6、瑞典(9.20);7、瑞士(9.10);8、挪威(8.90);9、澳大利亞(8.80);10、荷蘭(8.70)……71、中國(3.40)……145、孟加拉國(1.50);146、海地(1.50)。在一百四十六個國家中,中國排行第七十一,得分3.40分。

  據《參考消息》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六日報道,透明國際公布了二〇〇六年的世界廉潔排行榜,順序如下:1、新西蘭;2、芬蘭;3、冰島……5、新加坡……15、中國香港……17、日本……26、中國澳門……42、韓國……(以上是全文照錄,不知為什麽,沒有看到中國大陸的排名,有人猜測可能是因為排行太靠後,所以被編輯刪去了。)

  有關美國人生活的一些數字

  最近美國《時代》周刊列舉了一些有關美國人生活的數字,現摘錄如下,或許可供我們了解美國時參考——

  多數美國人信仰上帝,百分之九十的人有《聖經》,但隻有一半的人知道《福音書》。

  從平均統計數字上看,美國人都能按照專家推薦的每天二十分鍾的運動量鍛煉——但是,那是因為有百分之十七的人每天都鍛煉一小時以上,剩下的人幾乎不動。

  在美國一些地方,人們會駕駛一輛已經開了八年的舊車去上班,然後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呆在辦公室裏,花兩個半個小時上網,消費二十茶匙糖一點也不覺得浪費。周末,雖然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都會讀書一個半小時,但是十五到十九歲之間的青年隻讀七分鍾。現在,每個美國家庭的電視機數量比人口還多,但是他們看電視的時間和四十年前差不多。

  在休閑方麵,美國男人顯然比女人更勝一籌——平均每天要多出至少一個小時的空閑時間。美國人很喜歡吃,全國有六十多萬家快餐店,卻隻有不到四十萬農民。在快餐店的影響下,百分之六十二的美國人身材肥胖甚至已經患上肥胖症。但他們還是樂意將更多的錢花在下飯館上,而不是百貨店裏。雖然很能吃,但是美國人卻不像電影裏所展示的那樣,人人都是酒鬼。事實上,美國有三分之一的人並不喝酒。

  一九六五年的時候,美國典型家庭的組成樣式是父親在外工作養家糊口,母親照顧家庭,可現在隻有百分之二十的家庭這樣。雖然父母都更加努力地工作,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卻更長了——特別是父親,平均每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比一九六五年增長了一點五三倍。

  另外,統計數據還表明,十個美國人裏有九個會說,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而調查發現,牧師是美國最有“幸福感”的人,百分之六十七點二的牧師表示他們“非常快樂”;停車場、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是最缺乏“幸福感”的,他們之中隻有百分之十三點二的人覺得非常開心。

  三峽麵臨的環保和生態挑戰正日益嚴峻

  據三峽庫區《2006年環境公告》顯示:二〇〇五年,三峽庫區的船舶油汙水產生量為49.69萬噸,船舶生活汙水產生量約為206.8萬噸,船舶垃圾6321噸。當地人稱,在繁忙的萬洲港碼頭邊,長江水麵上常漂浮著一層層油汙,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長江保護和發展報告2007》說,三峽蓄水後回水區水流減緩,嚴重的隻有每秒1.2厘米,幾乎不再流動,這使得長江擴散能力減弱,庫區周圍近岸水域及庫灣水體納汙能力減弱,庫區周圍近岸水域及庫灣水體納汙能力下降。一種被稱為“水華”(水的富營養化)的現象,開始時常光顧三峽庫區。

  這種現象原本主要發生在湖泊類靜態水體,在河流中相當罕見。但據不完全統計,二〇〇三年135米水位蓄水以來,二〇〇四年庫區支流庫灣累計發生“水華”六起,二〇〇五年累計發生十九起,二〇〇六年僅二到三月份累計發生十餘起。

  奉節縣環境監測站站長李美進依然清晰地記得,三月初,他們在巡查奉節境內梅溪河時發現,長達十五公裏的河段出現了水色變黑、變赤紅現象,不明藻類密集。經過他們的采樣監測,梅溪河河水氮、磷等幾項指數超標,屬於典型的“水華”現象。事實上,奉節縣梅溪河的狀況,隻是三峽庫區眾多長江支流的一個縮影。

  與水汙染伴隨的是,三峽庫區脆弱的生態環境所導致的塌方、滑坡等現象,而這些又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三峽大壩的安全。在豐都、萬州、奉節,所到之處,都能看見二〇〇七年夏因為雨水而導致的塌方、滑坡痕跡,許多地方仍在維修當中。

  《長江保護與發展報告2007》顯示,三峽蓄水後當地微震明顯增加,共有各類崩塌、滑坡4719處,其中621處受水庫蓄水影響,863處在移民遷建區。水庫蓄水後,岸邊鬆散堆積物塌岸和局部滑移也會危及部分居民點的安全。

  宗教在中國奇跡般地複活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係教授何光滬說:當代中國最令人矚目的現象之 一,是各種宗教奇跡般地複活與蓬勃地生長。據正式公布的數字:中國在一九四九年有天主教徒三百二十萬人,“文化大革命”(1966—1976)時幾乎絕跡,一九八〇年恢複至今,增長到五百三十萬人;基督新教徒一九四九年有七十萬人,同樣經過幾乎絕跡的時期後,現增至今二千萬人;目前,中國有七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計二千一百萬穆斯林,清真寺三萬餘座,伊瑪目、阿訇八萬一千九百多人;道教信徒很難統計,但有宮觀一千五百餘座;佛教信徒亦難統計,但有寺院一萬三千餘座;出家僧尼約二十萬人。如果把天主教地下教會和基督教家庭教會的成員,以及十個民族之外的穆斯林等等加上,以上數字會大大增加。

  另據華東師範大學劉仲宇教授等所作調查,十六歲以上的中國人約有31.4%信仰宗教。其中,約有兩億人信佛教、道教或龍王、關帝等民間傳說中的神靈;約有四千萬人是基督徒。信教者中,隻有9.6%在五十五歲以上,六歲到三十九歲者占62%。

  現在的情況比二十年前更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就世界目前的環保問題現狀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現實情況比二十年前更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目前采取的製止氣候改變的行動不僅過於緩慢,而且收效甚微。雖然敲響環保警鍾的布倫蘭特報告已於二十年前發表,但目前麵臨的形勢比二十年前更加糟糕。人們擔心,現在觀察到的生態係統的萎縮,環境變化的嚴重程度已經大大超出人們在十年前、二十年前預計的結果。

  長達五百四十頁的報告中多次使用轉折點、死亡區、萎縮的生態係統或臨界值等詞匯。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全球在環保問題上仍然處於無動於衷、無所作為的狀態。全球海洋的魚類正不斷減少,土地正不斷荒漠化,物種正大量滅絕,空氣受到嚴重汙染和氣溫不斷升高。總之,世界正麵臨氣候變化的巨大挑戰。

  聯合國環境署發表的這一新的報告,有助於人們了解必要的信息,以促進政界采取行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