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9章 收入到底漲沒漲

  ◎勾紅洋

  這些年,GDP這三個字,成為中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三個外文字。有關GDP的種種說法也使人有些摸不清頭腦。這三個字關係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關係著國計民生。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算算中國家底》一書聯係普通人的生活,對此作了分析介紹。現將其中的一節摘登如下——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二日,中華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在接受中工網采訪時表示,中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已經持續下降了二十二年。

  張部長的話似乎一語道破了天機:GDP狂漲的背後,老百姓的收入卻越來越捉襟見肘,關鍵性的問題還是分配比例問題——經濟大餅越攤越大,但勞動者分得的份額卻越來越少,你說中國的勞動者收入能長上去嗎?

  工資及稅收現在被看成是一個大企業重要的營運成本,實際上企業發的員工工資及上交的利稅應該被看成是對企業利潤的分配,員工及政府拿走相應部分後,剩餘的才歸企業主自己所有。對企業來說,員工、政府與企業主是三支力量,共同分配該企業創造的利潤。對於國家來說,整個社會創造的財富同樣有三股力量在分賬。

  因此,我們可以想象在整個社會中有這麽一個大賬本——社會創造出來的利潤,最終由政府部門、工薪階層和企業部門來瓜分的,對應的收入分別稱為生產稅淨額(這時是要扣除政府給企業的補助)、勞動報酬和企業盈利,這就是社會財富的初次分配。

  然而,大家平常極少注意到這個賬本,對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並不太在意,隻盯著自己手裏的和自己付出的勞動。張部長一席話不僅讓人如夢初醒,原來社會的分配這麽不公平。

  根據張建國列舉的數據,我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在一九八三年達到56.5%的峰值後,就持續下降,二〇〇五年已經下降到36.7%,二十二間年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

  而從一九七八年到二〇〇五年,與勞動報酬比重的持續下降形成了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報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

  二十二年前,勞動者、政府與企業主在GDP土地上三足鼎立,二十二年後,勞動者的地盤越來越小,被蠶食得差不多了,日子自然不會覺得越來越好。勞動者一邊顯然輸了,而且輸得很徹底,大贏家自然是企業主,勞動者失去的地盤正好被企業主攻占了。

  政府呢,仍氣定神閑地站在那裏,他的地盤基本上沒怎麽變。

  和國際上其他國家比較起來,似乎我國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總是比較低,國民收入分配向國家和資本所有者傾斜了,世界上似乎沒有比中國的勞動者更吃虧的了。

  全國總工會在二〇一〇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有23.4%的職工五年未增加工資,這也意味著全國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另外75.2%的職工認為當前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職工認為普通勞動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我們通過電視等媒體總看到中國GDP增長了多少多少,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呢,這個結果也非常明顯了。

  在激烈的勞動力市場競爭中,打工者似乎總處於弱勢地位,老板開了工資,你想幹就幹,不幹還有大把人準備接替呢。打工者獲得的少,老板賺的自然多了。

  中國經濟增長較大程度是由於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國外很多企業來中國開廠,就是衝這個來的,和本國工人工資比起來,中國人力成本僅相當於本國的二十分之一或者更低。

  但自二〇〇八年以來,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開始鬧“民工荒”,真正原因是缺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民工荒”的本質是企業工資的吸引力不夠高,企業利潤在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的分配不合理、不公平。

  由於社會上形成一種畸形社會財富分配方式,普通職工在收入分配上嚴重缺乏話語權,勞動者最後隻有用腳投票了。

  中國人的勤勞在世界上都是有目共睹的,再也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任勞任怨,但中國人的勤勞似乎並沒有得到好的報酬。

  在中國的工廠中,加班已成為普遍現象,特別是有些外貿訂單類企業,在生產旺季,普通職工一天要工作十至十二個小時,每月加班超過法定的三十六個小時的現象也比較多。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二〇〇九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以受雇形式從業的外出農民工平均每個月工作二十六天,每周工作五十八點四小時。其中,每周工作時間多於《勞動法》規定的四十四小時的占89.8%。

  這也意味著我們辛勤的勞動者把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工廠的車間、飯堂和集體宿舍了,天天和機器、飯碗和床板作伴,愛廠甚過愛家,為減少交通擁堵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而收入方麵呢?

  二〇〇五年廣東省總工會調查顯示,珠三角地區農民工月工資十二年來隻提高了六十八元,超過一半的進城務工人員隻能靠加班加點獲取更多一點的工資收入。

  中國低廉的勞動成本也讓企業主樂開了花。有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工資一般會占企業運營成本50%左右,而在中國則不到10%。發達國家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國則不到42%,並呈逐年下降趨勢。

  勞動成本越來越低,老板賺的錢自然越來越多,無怪乎全世界的老板都喜歡把工廠搬到中國來,中國的勞動者既聽話,對工資的要求又低,天底下哪裏還有這種好事啊。

  不但如此,人們還發現,試圖通過付出更多勞動來提高收入,似乎變得越來越難。這也導致社會財富分配嚴重失衡,貧富差距大到你無法想象的地步。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數字,中國目前占總人口20%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隻有4.7%,而占總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

  中國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突出表現在收入份額差距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東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差距過大、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等方麵。

  世界銀行的報告同時顯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這兩個數字比在中國是10.7倍,而美國是8.4倍,俄羅斯是4.3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隻有3.4倍。

  這也就意味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國家之一,變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城鄉、區域、行業、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持續擴大。

  較大的收入差距使社會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激化。

  據二〇〇八年至二〇〇九年的不完全統計,因收入分配和保險福利問題引發的勞動糾紛占勞動糾紛的65%以上,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