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四章 查章福以及另外三人

  那些年,大約到了農閑的季節查章福都要從都昌縣三汊港鄉下來,在城裏的唯一的姑姑家小住一段時間,往往住到臘月頭上,在城裏置辦一些東西,再趕回鄉下去過農曆年——查章福的姑姑就是羅貫初的聾子老婆老查。那時候,羅貫初的老爸羅時堂老先生還在世,一家七口人本來都擠在上下兩間房裏,沒有多餘的床鋪,查章福就和羅貫初的大兒子羅甜水擠在一副舊門板上,被安頓睡在閣樓上。記得查章福約略比羅甜水年長幾歲,雖然羅甜水嘴裏也喊“章福哥哥”,但是旁的人看得出來,羅甜水倒是看上去更像是大哥,因為羅甜水走到哪裏查章福都後麵跟著;因為羅甜水可以用命令的口氣對查章福說話;因為羅甜水晚上洗腳上床,門板前的洗腳水一般都是查章福端出去倒掉……這和主客差別有關麽?或者和城鄉差距有關麽?甚至和性格差異有關麽?其實仔細看他們兩個人,更像一個人的兩麵,羅甜水是一個人的“正麵”的話,查章福就是這個人的“背麵”,於是,隻要是這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讓他們的性格顯得格外豐富。查章福一走,連我也會覺得留在院子裏的羅甜水,就好像隻剩下一個人的一半,我覺得這是一種來自一個童年的孩子內心極其神奇而獨特的感受,在我內心,從“章福哥哥”回鄉下的那天起就開始盼他再次到來……

  記得那一年國慶節前夕,我所見到的查章福,拖一條空袖子來了,他的一條手臂,沒有了——那一年,就是所有的戴紅領巾的孩子們都不叫“紅小兵”,而改叫“少先隊員”的那一年,我也站在飄揚著紅旗的旗杆下戴上了紅領巾。帶著紅領巾回家,對一個剛剛懂事的孩子來說心情是陽光的,就好像自己一下子真的就成了這個世界的接班人之一,成為了站在毛主席身邊的帶著紅領巾的孩子們中的一個!這樣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院子門口,突然被隻有一隻胳膊的“章福哥哥”擋在路上,全身一個冷顫,我全部的陽光的心情都被那隻空蕩蕩的衣袖吸走了,怔怔地站在那兒,一臉驚愕。查章福用剩下的那條胳膊伸到我的頭頂上,張開大手撫摸我的頭,一臉黝黑的笑容,說:真攢勁,都當上紅小兵啦……我心跳加速,我不知道應該怎樣麵對這個隻有一條胳膊的、曾經像熟悉鄰家哥哥一樣熟悉的、一個把“少先隊員”還說成是“紅小兵”的鄉下來的、曾經用雙手把我舉過頭頂的查章福……我乘機從他那條空蕩蕩的衣袖下鑽出來,逃離開去,徑直奔到了家裏。這天夜裏,所有關於紅領巾的喜悅心情都被籠罩在黑色當中,那條空空的袖管,就像一口深井。當天家裏做晚飯的時候,聽到了查章福自己的講述,那是因為一場爭鬥,他的一條胳膊被砍斷了,這天傍晚,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了一個“獨臂”的青年講述血淋淋的真實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械鬥”的故事……

  查章福本來就喜歡講故事,尤其是講發生在鄉下的故事。查章福喜歡講故事,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這個鄉下來的“章福哥哥”,也因此喜歡那個和他合二為一的鄰居羅甜水。查章福喜歡講故事、也會講故事,和他的父親有關。查章福的父親,是羅甜水的爸爸羅貫初的聾子老婆老查的哥哥,也是羅甜水的二舅伯。俗話說:外甥多傳舅——如果這句話確實有道理的話,我沒有見過的查章福的父親的影子可以從羅甜水的身上得到發現;也正因為此,我覺得當年我一直以為羅甜水是一個人的“正麵”而查章福是這個人的“背麵”的特殊感受有了“理論基礎”。據說查章福的父親原是一個“神漢”,在鄉下算一個有能耐的人,是一個有本事“舞神弄鬼”的人,能說會道,每月一次著道士裝束、背一柄長劍、散發、一邊繞著村子走一邊散紙符,這樣一個人,還能對著當晚的月亮,舞劍做法,吃雞、喝酒、唱戲、說書,樣樣都能來事,這樣一個父親的影響下,耳濡目染,時間久了查章福會講故事也就順理成章……

  查章福的那條胳膊,也和他的這個“神漢”父親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一場械鬥喪失了一條胳膊,但是卻獲得了勝利!這是查章福講述他的斷臂的故事時用的語言。他坐在我們的院子裏,秋天的晚霞照射在他黝黑的臉上黝黑的笑容裏,開始講述一次帶有血腥氣息的械鬥過程——二房裏的猛子突然趕來報信,說房下的人都聚齊了,拿了器械往這邊來。開始還不知道什麽事情,族長派人敲了鍾,全村隻要是姓查的都拿著家夥集中到祠堂裏。探子來報說:房下的人來討說法。到底什麽說法呢?說是房下的水菊的兒子不是水菊男人留下的遺腹子,說是我的爺辦出來的崽,這還得了,我那爺都死了上十年,死無對證,血口噴人的事情,還要討說法,上那裏討說法去?——查章福講述到這裏已然很激動,端起一缸水咕嚕咕嚕喝幹淨繼續講——既然知曉了來尋事的緣由,就不跟他們講道理,好歹我那爺也是村莊裏的一個人物,哪容得他們任意醜化!不要說我那爺沒有那麽下作,搞那個寡婦有什麽意思?就算是真的搞了那寡婦,也輪不到房下的那幫下三爛的雜物來我們二房裏作亂!——說到這裏,查章福明顯有些氣憤,其實他說的“房下”和“二房裏”需要做一個說明:三汊港以前隻有一個大姓,姓查,因為原配的女人不能生育,後來這個姓查的人就又娶了第二房老婆,另外選在三十裏地外祖墳山下水塘邊建了新的祠堂,不久果然子嗣昌盛,人丁興旺起來,二房裏的祠堂也就成了查姓的祖堂。再後來,由於這個姓查的晚年不小心讓家裏的女丫環懷孕了,被二奶奶知道後趕出門去,丫環在離家不遠處住下來,日後也是人丁興旺,但是地位始終很低,她的子孫後代被稱為“房下”的。二房裏的始終瞧不起房下的;房下的也始終認為二房裏的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彼此相互看輕相互作踐,查章福自己也在這樣的一個風氣裏出生長大,他那極其看輕房下的神情也一直在嘴角掛著,他情緒更加波動、神采更加飛揚地繼續講述著——對方上百號人都拿了家夥,為首的甚至舉著鳥銃來了,二房裏這邊因為我那死去的爺引起的這種鳥事,我成了旗手,舉著族旗往前衝,那陣勢就是兩軍相遇勇者勝!一時間天翻地覆,對方被砍倒了好幾個,鳥銃也啞了火,對方丟盔棄甲往回逃竄,媽的,一幫龜孫子!丫環的後代畢竟是上不了台麵的!二房裏的旗子始終沒有倒下,我一直舉著!但是突然發現自己的一條胳膊沒了,弄不清楚什麽時候沒的也弄不清楚是房下的哪個龜孫子下的砍刀……

  秋天的晚霞照在查章福得黝黑的從容的臉上閃耀著勝利的幸福與驕傲,圍過來聽故事的鄰居也跟著傳遞了對查章福竟然不知道斷臂之疼而護著旗子的英雄般的敬意。院子裏,此時炊煙嫋嫋……

  其實這種鄉村間的械鬥的故事,一直就沒有停止被講述過。土改的時候,有械鬥;大躍進的時候,也有械鬥;分田到戶的時候也有械鬥——農會與農會因為分土豪劣紳土地和財產不均而發生械鬥、生產隊和生產隊之間因為一把鋤頭或者一點農具這樣的生產資料的糾紛發生械鬥、聯產責任承包製度推行時,因為過界一寸地就發生械鬥。頭破血流的事情到處都是,也到處都有人在講述,但是,都不若查章福講起來帶勁,除了他遺傳了他父親的能說會道之外,他的那條撿不回來的斷臂也幫助他渲染了故事的氛圍。

  記得父親的老家,也發生過一次械鬥,那天父親坐在藤椅裏喝一杯釅茶;聽大哥坐在太陽下拉琴,突然衝進來兩個人,是父親鄉下的親戚,邀請父親立即下鄉——發生邊界的爭執,“茂公子孫”說我們“康公子孫”的幾個人砍樹剁柴過了界,把我們康公子孫的人砍傷了好幾個——拿著血衣來的,報出幾個人的名字,都是父親的堂兄弟,父親也已是熱血沸騰,作為康公子孫的後代,理應攜全家老小一起下鄉參與擊敗茂公子孫的械鬥當中……記得幸好當天突然來了運動,把父親帶走了,未能去鄉下,估計這樣一次突如其來的運動,有可能幫助父親留住了一條性命或者保全了一條胳膊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那個時代,把械鬥也叫做“相殺”,可見,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場合,兵戎沾血橫屍壟頭都是不可避免的,查章福成為獨臂青年,還能坐在我們院子裏講故事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在城市裏,也有“相殺”。因為一頂軍帽,六指頭的小弟被光頭疤那幫人羞辱了,於是各自帶著自己手下的兄弟,到昌江大橋下麵,“擺場子”開戰。一般約晚上或者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如果沒有中間人來勸和,一般也是殺得天昏地暗。這群人一般都在十七八歲上下,既沒有讀什麽書,也沒有輪到“頂替上班”的機會,就在社會上混,在電影院前麵一堆一堆擠在一起抽煙、嬉鬧、湊熱鬧,也不知道為什麽混以及能混出什麽。反正他們都拉幫結派,脾氣都很壞,芝麻大小的事情可以鬧得頭破血流;都善鬥,且有各種器械藏於身上身外,短刀、三角刮刀、雙節棍……這是一個很離奇的年代,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混世界的人,他們在自己身上或者在背在身上不裝書的書包裏放這些金屬器械幹什麽?

  我的記憶中,善鬥的,曾經有三個:一個是住在院子門口的於銀寶的兒子羅漢的結拜兄弟,綽號很平凡,就叫老三;另一個是我小學的同學,五年裏一直坐在我的後排座位上的“鼻涕王”陳鋼;還有一個是前些年被堵在馬路上吃了仇家槍子兒的黑社會老大“八噸”。

  這三個人都善使“器械”且善鬥。

  老三,會一些拳腳,住在花園弄下弄,但是每天都要老羅漢家裏呆上幾個小時,臨走的時候在墩頭上練一堂拳腳。老三衣著筆挺,常圍一條長長的圍巾,戴墨鏡,老三是我小時候見過得最有型的青年,一點也不亞於後來看到的電視連續劇《上海灘》裏麵的那個叫做“丁力”的人。他總是坐在墩頭上,靠在竹椅子裏抿著嘴,笑著看過來過去的人,他每天不工作,就這樣坐著、笑著、看著……但卻始終有錢花有肉吃。老三對我也好,買一套童話書給我至今還保留著。可以沒等我當時讀完那套童話書他就死了。我沒有親眼見到老三的死,隻是看到以羅漢為首的一幫青年把他抬回來,一身都是血,後來才知道,老三從花園弄出來的時候,有人喊了他的名字,老三一回頭,就被兩把冰冷的短劍刺中了後腰,老三重新轉身回頭,兩個人已經拔腿往橋頭跑,老三拚命追,追到茶廠附近,到下來,睜著兩顆眼珠子,死了。羅漢說:是遭了仇家的暗算。羅漢哭了,一邊給老三穿新衣服戴白手套一遍反複說著同樣的話:不該讓老三一個人走路……最後在老三得雪白的衣服上蓋了一條長圍巾,還在老三身邊放了一把長劍。我其時也知道老三是流氓,但是從聽羅漢的眼淚裏卻能感受到一種否定流氓色彩趨向於浪漫的東西,或者是一種依附於生命終結的浪漫——死的浪漫?或者是一種原始義氣的珍貴和美?或者是一種尚武精神的感染力或者是兄弟義氣樸素情懷?

  陳鋼,小學時代就是“鼻涕王”,後來有好幾年沒有見到。高中畢業的時候在觀音閣看到過一次,兩條腿已經癱了,聽他說是被仇家條斷了腳筋,隻能坐在輪椅上,兩旁十幾號人護著往前推。他愛用軍用刺來殺人,十八歲的陳鋼就在社會上混成戴家弄以下的老大,估計是用軍用刺殺傷了很多人換來的威性。記得當時他遞給了我一張名片,說有什麽可以找他擺平任何事情。小學五年來對他的幫助,看來他還是記得一些的,給我一張他的卡片,甚至有點拿到了護身符的意味……但是我一直沒有用上他的名片。

  “八噸”,前些年一直聽人說起這個人,有正規生意,是黑白兩條道上的“玩家”。屬於看香港影視劇成長起來的一代,因為長得特別胖,綽號叫“八噸”也很形象。他善用的器械竟然是槍!傳說有百發百中的技藝。為人不算橫,甚至和藹。可是誰也想不到他自己那天開車在東門頭被堵在人群中,前後上來四個人,四把槍打碎了他的腦殼。當天晚上的新聞,播報了警方提供的文字資料,涉嫌黑社會組織的“黑吃黑”行為,目前持槍殺死“八噸”的四人都在通緝中……

  想到這裏,突然在想:斷了一條胳膊的查章福應該還活著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