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五章 少年三寶

  我們的少年時代,有三寶:一是木陀螺、二是木高翹、三是木滑板。這三樣寶貝,最好都要自己動手做,自己做的才稱心。但是都屬於木工活,自己不會做,怎麽辦呢?我們當地有句俗話這樣說:木匠腳下住一夜、不會裝籬也裝笆。於是平時隻要有機會,就往木匠鋪裏鑽;有人到院子裏來做桌椅板凳大衣櫃的時候也蹲在一旁看。等到自己拿來木頭動家夥的時候,應該也有個七七八八。當然,木匠活確實是技術活,不要以為在木匠鋪裏呆了幾天回來做陀螺就是三個指頭捏田螺以為十拿九穩。一心想做一個陀螺結果做成了一個“馬鈴薯”也說不準。還是我們那裏的老人說的老話有道理:一鋤頭挖不出一口井。像我這樣平時長期對木工活感興趣的人在那個年代成為能自製“三寶”的人,並且成為幫助別人製作“三寶”的人,甚至成為把自己製作的木陀螺或者木高蹺或者木滑板當作禮品饋贈少年夥伴的人!那時候,因此而感到特別的榮耀。

  冬日冰凍三尺的時候,在操場上打陀螺,有無窮的趣味,並且還不能是一個人打,最好一群少年,各有各的陀螺,各用各的鞭子,逐個打,比誰更厲害打得更精彩也行;一起打,P股撞P股比誰“活”的時間最長也很帶勁!要想勝出,就必須擁有一個可心的能隨自己性子的陀螺,隻有你了解和掌握了陀螺的脾氣才能讓它“活”的時間長,抽一鞭子能旋轉的更穩更“安定”。自己動手做一個陀螺:找一段木頭,最好的是別人用斷的鋤頭把兒,先用鋸子鋸下來兩寸長的一段,如果是雜木的話最好,比如楓木,木材質地堅硬,實沉實沉的手感也好;再拿柴刀來,一點一點細砍,砍削的形狀朝北方“窩窩頭”的形狀看其;有樣子了以後,再拿菜刀來削,最後削成一個肚子比較飽滿的圓錐體算基本完成。基本完成後還有三道工序要做,其中前麵兩道工序是必需的:第一道工序是在圓錐體的錐尖處想辦法釘入一粒鋼珠,這是技術活兒,一般實現用小刀挖一個小洞,這個小洞一定要比準備安裝的鋼珠小很多,比方說:鋼珠猶如豌豆般大小,那麽開挖的洞隻能做成綠豆這麽大——洞開得太大,鋼珠釘進去,吃不緊,時間久了,鋼珠容易掉出來;洞開得太小,一粒鋼珠釘進去的時候,容易撐破原本就比較尖且脆弱的錐尖體。裝鋼珠的目的是為了陀螺旋轉起來的時候由鋼珠著地,旋轉起來迅速持久。有的少年在這個剛住的問題上往往很頭疼,也有一個簡單的好辦法就是不用鋼珠改用圖釘,效果差一些,但是極其方便、麵子上也差半截,但是也不至於瞧不起。第二道工序是必須在陀螺的“脖子”處“鑿溝”,“脖子”處就在離這個錐體的底邊一厘米處,“鑿溝”就是開槽,兩毫米深、八毫米寬,開鑿一圈,主要是為了纏繞皮鞭的時候,皮帶子能“吃”得緊陀螺能使陀螺產生迅速的旋轉,這樣陀螺“成活”的概率很高,第一鞭抽下去也格外爽。第三道工序就是在陀螺身上彩繪,我一般隻對錐體的底麵,也就是陀螺的“臉”進行彩繪,我喜歡用油彩在陀螺的臉上畫一個京戲裏麵的曹操的臉譜、有的少年願意塗上七彩或者全身塗滿油彩——這都是憑個人興趣和愛好的。

  我的陀螺畫上曹操的臉譜是為了在抽打他的時候心裏更爽快——那個時候對曹操的憎恨是今天不能理解的。這一道工序不是必需的,不畫什麽,陀螺還是陀螺,但是叫“素陀螺”,隻有畫了油彩的才有資格叫“彩陀螺”,不過我個人覺得“素陀螺”其實也很不錯,如果不是特別憎恨曹操的話,我想我更願意選擇擁有“素陀螺”。做好了陀螺,還要做鞭子。我們那裏把打陀螺叫做“打駱駝”,估計是一開始就語誤,後麵的人也就跟著這樣說,也很形象,隻不過打得不是“雙峰駝”二是“單峰駝”,嗬嗬,因為一個陀螺正好像一個“駝峰”。但是也有打陀螺的高手,能在廣場上或者在冰麵上用一根鞭子打身邊若幹個陀螺,我們那裏把這樣的場麵叫“趕駱駝”或者叫“打群駝”。之所以說這些就是為了說明除了“打駱駝”的技術之外鞭子的確很重要。一條好鞭子是玩轉“打駱駝”遊戲的保障。藤條鞭子最好,自己的中指指尖到肘部的肘骨那麽長的藤條,是最合適的。藤條的粗細和小指頭的促膝相仿或者不比小指頭細究可以了。有了藤條隻是有了手柄,還要選皮條,一班廢舊的自行車輪胎內胎是最理想的,剪五六毫米寬的橡皮帶子出來,長度一般以能繞住自己的陀螺五到六圈為宜,這樣的一根皮帶子和藤條連接的時候不能隨便捆綁或紮,紮得不好的話在“打駱駝”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掄空藤”的現象,皮帶子鬆了,被甩到了路邊的樹上也是經常有的事。連接皮帶子以前也要在藤條上用小刀劃一個槽口,然後把皮帶子橫在槽口上,拿一段細鐵絲來,讓細鐵絲正好在槽口裏繞幾圈再紮好。有了陀螺,也有鞭子,去小學校的操場上或者去廠區廣場上“打駱駝”吧!邀上你的少年朋友們一起,在冰凍三尺的隆冬季節裏,唧唧咂咂地一起玩。“打駱駝”的打法很多:最一般的是先用皮帶子捆住陀螺,立在地麵上,突然抽藤條,陀螺會在皮帶子的帶動下旋轉起來,然後你就可以用你的鞭子抽打陀螺,用“削抽”的技術,原理和打乒乓球“正手拉功”一樣,這是最一般的“打駱駝”的方法。高手可以直接用鞭子把躺在地上的“死駱駝”打起來,讓“死駱駝”起死回生,一鞭子抽下去,“死駱駝”就側身在地上旋轉、再抽一鞭子下去“死駱駝”已然搖晃其身體來,有一鞭子抽下去“死駱駝”完全活過來了,救活了“死駱駝”把鞭子交給比自己水平差的同伴的那一瞬間,內心充滿了無限的自豪與驕傲,這種自豪和驕傲是現在的少年內心世界奇缺的!除了上麵提到的“趕駱駝”時打一群脫落的快樂之外,打單陀螺也很有樂趣。甩動的鞭子在空氣中能發出叫聲的時候,“打駱駝”也就進入了高潮:地麵上的陀螺,在一鞭子甩下去之後,可以“彈跳”起來並跳過一旁的障礙物(石頭);彈跳也包含跳高和跳遠兩種,都是鞭子上的技術或者說都是手腕上的技術甚至可以說是心理上的技術……最難的是在“打駱駝”的時候讓脫落“定”在那裏,每一鞭下去陀螺都不移位,“定”在那裏旋轉,給幾鞭快鞭子,陀螺上的曹操的臉旋轉成一片空白……

  踩著木高蹺在院子裏走一圈,能摘到矮牆上的狗尾巴草,心情也是非同一般。院子裏的差不多的同學少年一起踩著高蹺出來才有意思,踩著高蹺追逐嬉戲表演發出陽光下最燦爛的笑聲……擁有一幅屬於自己的高蹺,放在床頭或者桌邊,心裏有一種不由自主地滿足感。如果能用木工師傅用的鑿子,做木高蹺也就顯得特別簡單。最便捷的方式找來兩把鏟子,要找那種一人多高的長柄帶橫握手柄的那種,直接鋸斷拿來用(前提是要經過鏟子主人的允許)。一般是沒有那麽好運氣的,所以要在上山砍柴的時候,請大人幫忙砍回來兩段杉木,拿回來自己削樹皮,裝橫握手柄後再用木工師傅用的鑿子來鑿榫眼。鑿榫眼的位置到底要確定什麽高度很重要:如果現在準備好的兩根杉木棍正好齊眉,那麽眉毛到自己腋窩的這個距離就是這副高蹺的踏板應該離地的高度——因為最後踏上踏板正好能把高蹺的頂端橫柄支在腋窩下。鑿榫頭需要一定的技術,如果實在不行的話請院子裏的王常法師傅幫忙鑿一對榫眼其實也沒有什麽關係,麵皮不要太薄,什麽事情都好辦的。做踏板要特別仔細,要做成腳踏車的踏板那樣是最好的,但是一般都比較難做到這麽精細。直接把木頭削出榫頭出來裝上去其實就可以了,這樣的“踏板”踩上去時雖然比踩平板藥效果差一點,但是也有好處,那就是一旦榫頭裝進了榫眼,這樣的踏板不容易被踩斷。有的人為了防止踏板被身體的重量壓斷,還特意在踏板下加釘一根斜木頭,叫做“加撐子”,這樣的做法確實有效,踏板始終有一根木頭撐著,牢固而且安全……坐到這裏基本上一副高蹺就算做好了。但是講究的還有兩件事情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這兩根高蹺的腳上要加套鐵圈,我們那裏把這個叫做“釘馬掌”,踩上去夾著高蹺走在水泥或者磚窯的底麵上“嗒嗒嗒”地發出聲音,特別像騎在馬上。第二件事情是用小刀在這副高蹺上刻出姓名以及年月日以為標記,當做極其貴重的工藝品對待了。我們那裏把踩高蹺叫做“踩馬蹬”或者“踩高腳蹬”,我覺得方言土語往往都很形象,類似把打陀螺叫稱“打駱駝”的生動效果。“踩高腳蹬”也需要一點技術,主要是一個人的四肢協調和身體平衡能力的基礎上生成的一點技術。踩在高蹺上用高蹺來“踢”一場皮球,真的像騎在馬上尥蹶子,既需要技術也需要熱情。要參加這樣的活動首先要掌握如下集中技術動作:第一,掌握“踩高腳蹬”自如上下階梯的技術動作;第二,身體的半邊站在高蹺上,另外一半要能一條腿懸空,一隻手持握另一高蹺,並能單腳跳躍向前退後的技術動作;第三,站在高蹺上,雙腋支撐的基礎上,雙腳可以自如自由做到左右腳地交換的技術動作;第四,必須同時掌握“內外”踩踏技術。因為有這樣的技術要求,所以“踩高腳蹬”除了作為一種遊戲還成為了我們這群少年追求技藝的競技項目,一直到進入高中,自己的身體長高到站在高蹺上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的時候,把那副高蹺方盡了們背後的角落裏。前年家鄉拆遷時,從老屋的閣樓上翻出來一根“高腳蹬”,上麵刻著“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的字樣……

  少年三寶的第三寶是滑板車。那是少年時期的最瘋狂!一根繩子,拉著一輛滑板車,車上我坐著,瘋狂地在秋天午後的弄堂裏滑過,來到大街上,再滑過街心,來到煤場……終於,摔下來,一陣塵土飛揚……這就是瘋狂的理由。要做一輛滑板車,隻有木頭是不夠的,三個以上的軸承是必需的!有了軸承,才稱轉起來才能稱之為車!首先要弄軸承,一般可以去機械車間“撿”得到,當然一般和機械車間主任的兒子一起去“撿”。至少“撿”三個,其中又要至少兩個一樣大小的,如果能“撿”到四個,兩個兩個同樣的大小的話就更棒了;如果還能“撿”到第五個,不管大小,那就太完美了!有了“撿”來的軸承,我們就可以開始動手做滑板車了。最好還去“撿”一塊木砧板或者一塊搓衣板,真能“撿”來的話,車身就有了。如果還能“撿”回來兩根擀麵杖的話,安裝軸承的“車軸”就有了;如果非常幸運地“撿”回來三根擀麵杖的話,練滑板車的“轉向器”都不缺了……最後我們做出來這樣一輛車:擀麵杖的兩頭我們套進兩個軸承並用釘子固定,一共兩根擀麵杖作出滑板車的前後兩根車軸被釘在了搓衣板下麵,我們還在搓衣板的前方挖了一個洞,伸進去第三根擀麵杖,在這根擀麵杖的一頭我們鄒開了一個口子,套進去了第五個被“撿”來的軸承,這就是我們那時候認為最高級的滑板車了。因為沒有發動機,我們在前麵綁上十米長的麻繩,通過人力,讓我們的滑板車滑起來!如果實在運氣不好,“撿”不到麻繩的話,我們也有自己的辦法,讓陳小鴨坐上去,握著擀麵杖“轉向器”,我們撐著他弓成蝦米的背,推著他前進!享受完快樂和刺激的陳小鴨隨即換成推我的人,讓我坐在滑板車上享受瘋狂!秋天午後的陽光裏,我們的臉上因為流出了汗水所以沾染了很多灰塵也就成了“大花臉”結束滑板車的遊戲……回到家裏,我們這幫孩子一般都是要挨打的,不是因為一身塵土,而是因為家裏人發現了砧板或者搓衣板以及擀麵杖……

  想起來這些事情,我真想重新回到木匠鋪,和木匠師傅一起,做“素陀螺”和塗了彩色“踩陀螺”、做高低不同的“高腳蹬”、做有擀麵杖“轉向器”的滑板車,開免費培訓班,教會現在的孩子玩“打駱駝”“踩高腳蹬”以及推滑板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