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六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

  有這麽一句話叫做:清明時節雨紛紛,不知道是哪裏得來的,但是卻一直留在腦殼裏。和這句話一同留在腦殼裏的還有羅時堂的老婆說過的另一句話:跟著老天一起哭一場,也算是記得死去的親人……

  每到清明節,這兩句話都會從腦殼裏蹦出來,刺激一下神經,跟著想起祖母的穿著褐色紡綢衣褲的背影;跟著想起曾經躺在東門頭梯板房門口曬太陽的圖景叔公;也跟著想起院子裏曾經爬過雪山走過草地的王典忠老人笑吟吟地帶著紅袖箍走在紅衛兵和紅小兵隊伍的最前頭……他們都已經亡故多年,借著清明時節做一整天的懷念,倘如這一天又確實像那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說的那樣當真下了雨,也就當真的陪老天爺一起哭一場。

  我們那個時候過清明節,大概從四月初四就開始了。四月初四的那天要準備上山祭祀先祖的果品和食物,還要在這一天去磨坊磨好米粉。我們那裏有三種磨坊,第一種是磨豆坊,主要是磨黃豆,以及加工各種豆腐,已然成了豆腐坊;第二種是磨油坊,主要是幫助遠近居民榨油的作坊,你可在晨間提三斤油菜籽來交給坊主傍晚再來取走炸出來的七兩油,也可以榨花生油、豆油,最金貴的是芝麻油;第三種雖說是磨米坊,也磨麵。磨米做粉、磨麥做麵這樣的,也磨小米、高粱米。清明節的前幾天開始磨米坊就開始忙,一天二十四小時機器不停,門口一袋米一袋米地挨著算是排隊,因為初四這天是一定要磨好米粉的,在第二天要包清明粑用。包清明粑,是為了紀念先祖。全家人一起為坐在案板旁,雪白的米粉,參溫熱的開水揉成雪白的墳塚一樣的形狀對在案板上,一般兩砣分左右兩邊放著。案板上撒上幹爽的米粉,從雪白的“墳塚”上抓一團下來,先搓成乒乓球般大小的球,然後再一點一點地用手捏開來,裝入已經準備好的餡兒,做成一個像元寶的類似於北方餃子那樣的形狀,我們那裏叫“清明粑”,餡兒,一般是素菜,主要的材料是選擇白豆腐幹兒,配韭菜;或者醬豆腐幹兒,配大蒜,選擇這兩種餡兒,都體現一個意思,就是清清白白的意思,似乎也是為了紀念亡故的先祖。但是韭菜和大蒜不能放一起,兩種餡兒也一左一右放在手邊上,包出來的清明粑,就一個個擺放在撒著米粉案板上,排滿的時候,像排滿了雪白的元寶……

  清明的一大早,全家人都起來,忙著包清明粑,首先要蒸一籠,六隻或者八隻,蒸熟來,擺入瓷盤放在桌子上燈塔涼下來,這個時候家中準備上山祭掃的成員也已經準備好了:一把鋤頭,一把柴刀或者鐮刀、一方竹籃,裝了果品放了酒瓶還有鞭炮,當然還有剛剛說的那盤清明粑,準備停當了,出發,去祭掃。彭世宇家一般是全家的男丁家上山祭掃、女人們在家繼續包清明粑;耿旺來家的先祖根本就不葬在本地,一般就是在家裏包清明粑,然後在廳堂的案台上擺鞋供奉的果品和食物,以次祭祀遙遠的祖墳山上那些亡故的先祖;我們家,因為祖母亡故前留有遺言要求單獨葬在天寶橋鳳凰山,鳳凰山不遠,離家20裏地,所以清明這天我們一般全家人都要去給祖母掃墓,祭掃的儀式雖然並不隆重,但是全家人都到場給祖母燒香跪拜,有一種全家團聚的味道——由此我曾經私下想過:祖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要求葬在這青山綠水之間,每年都可以讓子孫前來祭掃,比葬回本籍到那遙遠的鄉山野地以媳婦的身份和列祖列宗同眠一處要好得多要舒心得多吧……

  大概上午十點的時候,全家出門,裝束像上山砍柴,也像是踏春郊遊。我們還小的時候,把春遊和清明掃墓當作同等的事情來看待,覺得祭祀是大人的事情。學校裏組織春遊也基本上和瞻仰烈士陵園捆綁在一起,在那個還不能明白宗親以及家族甚至姓氏文化的孩提時代、在那個倡導革命兄弟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時代裏,我們分不清祭掃祖母和祭奠烈士英靈以及踏春郊遊有什麽區別。我長大到不要戴紅領巾,也開始想知道我是從何而來的年紀後,清明祭掃,有了新的意義。四月初五那一天,上午十點出門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在心裏回想祖母和搜尋先祖的點點滴滴而構建的元素。這是一個先祖恩賜給子孫後代的日子,城郊開始一直到南山腳下,開滿了黃燦燦的油菜花,一路上,除了有再見親人的喜悅還有這樣的迷人風光撩撥你的心情,讓人感受到這就是先祖帶給我們的溫暖。還沒有到天寶橋,溫暖的春風已經逼得我們脫掉了外麵的衣服,讓我們的肌膚更多地暴露在陽光下暴露在先祖前,感受生命的真實。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蒸還撈到山腳下,在山腳下的農舍或者農舍前的老槐樹下吃一碗新鮮的溫熱的水豆腐,一家人開心地把笑容掛在臉上,坐在大青石上,排成一排,小憩。此時比我們早來到山上給他們亡故的先人祭祀的人已經點燃了爆竹,劈裏啪啦地響著——清明祭掃放鞭炮據說是為了通過鞭炮的聲音告訴地低下的亡靈,子孫後輩都來了!這種聽起來就讓人感受到家運亨通人丁興旺的聲音是多麽能告慰亡靈沉眠地下的心啊。爆竹的聲音把我們的目光引向鳳凰山,山上也是鬱鬱蔥蔥枝繁葉茂——再一次感受到先祖的神靈仍在,否則為什麽會選擇這樣一個充滿生機孕育成長的季節裏召喚我們來到他們身邊,並指引我們跪在地上,用額頭貼近土地,用耳朵去聽地底下十幾年、數十年、幾百年甚至數千年前的聲音呢?目光停留在鳳凰山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深處,那裏有成片成片的山杜鵑花盛開著,潑灑著濕潤的鮮紅——難怪小時候寫作文的時候套用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是被革命英雄烈士的鮮血染紅的!——這樣一句的話時候,被語文老師用和杜鵑花一樣鮮紅的墨水勾畫出來,那是怎樣獎賞和讚美啊!杜鵑花,是我們家裏所有人都喜愛的一種山花,尤其是母親,轉眼間已經自己采摘了幾支在手上,誘導著她的一群孩子跟在身後也開始采摘。杜鵑花,俗名:映山紅。母親唱著:漫山遍野嘞,映山紅……一臉幸福。記得那個時候,我看著母親像映山紅一樣綻放的臉,想:以後給母親祭掃的時候,我一定采摘一大把映山紅,放在母親的墳前——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母親三十九歲,現在母親已經六十五歲了,也依然健康,每年清明節的時候,把采摘來的映山紅養著水瓶裏,放在窗台上,能持續盛開!其實我的母親也有一句話叫做:清明晴穀雨雨。意思就是清明這天如果放晴的話,穀雨那天就多半是要下雨的,這好像隻是母親記得的一句農諺,但是母親的心思裏真的是渴望每年的清明節都能有晴朗的天,那樣的話就可以采摘到她無比喜愛的映山紅了。

  就這樣一人捧一大把摘來的映山紅來到祖母墳前,放在祖母的麵前,我們還捧出來母親包的清明粑還有果品,我們開始祭祀活動,我們雖然在形式上僅僅是祭祀我的祖母一人,但是在內心蓮年齡最小的我也已經開始明白,跪在祖母的墳頭,祭拜的是列祖列宗。我們懷著極其暢快的心情跪在那裏,和祖母對話和先祖對話,仿佛我們已經麵麵相對了,在綠樹紅花之間,一群人,依次雙膝跪地,匍匐叩首,父親嘴裏說著家鄉話,手上依然點著了爆竹,鞭炮劈裏啪啦的聲音,像從一個精力充沛的族群裏傳來的尖叫,在鳳凰山上呼喊著,驚動長眠於此得滿山鬼魂——父親說:這裏住著的,都是祖母的鄰居,也要拜一拜,於是我們又依次拜四方。祭掃活動除了跪拜,還要清除墳塚周遭的雜草;還要到鄰近的幾個墳塚那裏去說話:“左鄰右舍平時多關照”之類的話,還要順便灑點酒,倘若懷疑旁邊的墳塚有連年沒有人來過的跡象的話,也要順便幫忙祭掃一番,順便放一束映山紅,順便一起除去雜草……一炷香的功夫,父親帶領大哥已經把祖母的墳塚修葺一新,祭掃活動進入了尾聲,我們將要離開鳳凰山。父親說:早年,祭掃的禮節還要複雜,祭掃到這個時候,大家都守著墳塚一起吃供過祖先的果品和清明粑一起飲酒,這叫做和先祖“共餐共飲”。聽到這樣的話,我仿佛能看到草席、書簡、案牘、酒樽、方鼎、旌旗、牛頭……

  祖母的墳塚在鳳凰山的半山腰,下山的時候沒有順著上山的路,而是選了西邊一條盤山路下去,一路上全家人便一個個弓著身體像羊一樣散步在羊腸小道的兩旁,我們一家六口人,彎著身體尋找著剛剛長出地麵的蕨菜,三五寸到一尺不等的都有,其中六七寸長短的蕨菜最好,滾圓的莖,羞澀的蕨羽,覆蓋著柔軟的毛,趕快摘到手,看誰摘得多,最後一起交給媽媽時,看見媽媽已經摘得一大把,我們兄弟幾個都差不多,等背著手走近前來的父親交出他采摘的蕨菜時,隻有三兩根……山蕨菜是一道美食,回家汆水後能去掉七成苦澀味道,假如辣椒幹,幹炒,清明時間獨有的山蕨菜的香氣撲鼻……父親因為摘不到比我們多的山蕨菜,主動為母親采摘了一把含苞待放的山杜鵑,說回去養在水瓶裏,放在窗台上,讓映山紅變成“映窗紅”,母親聽完後就笑了……

  回到家裏,繼續包清明粑。一案板包好,就蒸一籠屜,上圓了氣以後,整個蒸籠端上桌,一起吃,甚至可以倒點米酒,與父親共飲,其樂融融。清明節這天,從下午開始,到夜晚上等以後,院子裏的人陸陸續續開始走動,小波的外婆送來了十二個他們自家包的清明粑,一吃竟然是黃豆粉餡兒的;於銀寶的小兒子亮明也端來了一盤十二個他們家的清明粑,抱著他們家鄉特有的臘肉和豆腐幹的餡兒……我們家也要挨家挨戶地送去母親抱的清明粑,這樣的清明節才算是溫暖熱鬧的勞動人民一家親的清明節。我的記憶裏,清明節一直都是朗晴的;都是母親采摘著映山紅誘惑著我們幾個孩子跟隨的情景。可能確實有那麽一次,下了雨,我記住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還有“陪老天爺一起哭一場”的句子。

  清明節,一直都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嗎?對我來說心裏可能已經可以回答說:是的,那是一個可以祖母對話、可以和先祖對話的日子;那是一個可以跟著母親一起采摘映山紅和山蕨菜的日子、一個可以跟父親對飲米酒的日子……但是也有一些關於鬼魂關於陰暗的記憶:印象中我們那裏有這樣一個習俗:門頭上有懸掛鏡子的人家,在清明節這一天基本上都要更換一麵新的鏡子或者拿下來重新擦拭,這麵鏡子,據說原本是一麵“照妖鏡”,家中有人亡故,一般會在頭七的時候,在自家的門頭上懸掛一麵鏡子,用以避邪,老人們曾經用極其隱蔽的聲音偷偷地告訴過我們懸掛鏡子的含義,用極其隱蔽的聲音說話仿佛是怕被陰間的鬼聽到他的聲音,人為地渲染了氣氛,加深了所表述內容的真實程度:那些亡故的人往往會想著回來回到這個家中,懸掛一麵鏡子,可以阻止他們回來,一心一意在陰間生活。我們家沒有在祖母亡故七天以後懸掛這樣的鏡子,因為我們覺得祖母生活在鳳凰山一定很安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