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二章 排隊挑水

  住在城裏,還沒有裝自來水以前,每家每戶用水都極其不方便。不如鄉下,基本上都打一口深井,有條件的裝上一個軲轆,用水的時候吊一桶上來,淘米汰菜,刷惋洗筷都很方便。洗衣服被褥也隻要在井邊就好了,不必像城裏人那時候,挑著衣裳籃子下港去洗。那時候城市裏設有水站,用水的話要排隊挑水。水站設在居民生活區,約摸七八條弄堂的人家平均用一個水站,兩水站相距大概10分鍾。水站其實就是一間小木屋,或者說就是一個“亭子”間,斜瓦頂、木板牆,有一個帶鎖的木門,剛剛好容得下一個人坐在裏麵的高腳竹椅上——夏天,放水的人光著膀子坐在裏麵,扇一把大蒲扇,一身是汗,情緒也很不耐煩;冬天,放水的人蜷縮在棉襖棉帽裏,隻露出兩個眼珠,瞪著你……。水站房有一扇巴掌大的窗,窗口下有一個黑亮的水管,管口筆直朝下,一般都選在弄堂口靠牆的空地上——這就是我們城裏的水站……

  每家每戶的廚房裏有一半的空間和盛水的器具有關:首先是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水缸——基本上都是大瓦缸,用於蓄水。缸上有蓋——叫“缸蓋”;還有一個舀水瓢——叫“椴桶”,有的人家是用葫蘆瓢。有的人家是用裝了把手的一節竹筒,用這個竹筒的人家,還在水缸邊插一根木杆,竹筒反扣在木杆上,這樣就能讓竹筒在不使用時保持幹爽,少生水鏽斑——因為這點,有些人家還在水缸邊種上生薑,會開黃綠色的生薑花。另外廚房裏一般都有一個三角的洗臉盆架,上麵是一個或者兩個搪瓷的洗臉盆,下麵放一個木質的洗腳盆;在靠近柴房的角落裏,還放著一個直徑一米多的木盆,那是洗澡盆——這都是那個年代非常重要的生活資料。最重要的要算每個家庭的那根扁擔和那副水桶——隻有它們是用於挑水的,從水站把水挑回家裏。

  一家五六口,一缸水能用不到2天。一缸水一般是三桶,挑回來兩擔水,三桶倒入大水缸裏,另外餘下一桶,存在水桶裏先用。由此推算,基本上是每隔一天挑兩擔水。當時水站一般在星期天是不放水的,所以基本上每周六下午是鐵定的挑水日,那一天排隊挑水的人真多啊!其餘的日子,看水缸裏剩水的深淺來調整。用水量大一點的人家因為人口多,除去星期天,每天都去挑水的都有,人口少的人家,一般都是看著水缸裏水的深淺來決定……

  排隊挑水一般事先要排隊。急著用水的人家水站還沒有開門就去排隊,為的是能排到前頭。排隊,往往會引起糾紛,因為有人會“插隊”,也就是夾塞——主要是那些在社會上“打鑼”的,平時領一幫“兄弟”扒人家軍帽、在紅衛電影院門口堵住年輕姑娘說幾句下流話就滿足地大笑、在昌江大橋底下糾集幫派“擺場子”火拚另一群“打鑼”的——都習慣了不排隊。他們糧站打米不排隊、公交坐車不排隊,挑水更不排隊。“插隊”總是會遇到“路見不平”的,你橫他也不怕,你是“打鑼”的可能他也是“打鑼”的,隻是不在一個幫派裏。於是水站往往出現“鬥毆”,用扁擔打破對方的頭、砸爛對方的水桶是常有的事。排隊,也不完全是危險,還有更多的樂趣,一對空水桶或者一條扁擔,甚至一隻蛤蟆凳擺在長長的隊伍當中,就算占了一個位置,然後三五成群地在一旁說話打鬧張家長李家短誰的衣服穿得好看誰的辮子紮得醜小趙的老婆性格像母夜叉孫二娘老高的女兒有相好沒有結婚就跟別人睡了覺……都可以在排隊的時候交頭接耳添油加醋。另外,排隊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還是一種“榮譽”,你是否有資格完成一件“使命”甚至通過是否被大人安排去排隊得到體現。去水站排隊也許在六七歲的時候就完全可以“領命前往”了——那個時候,不知道為什麽(至今也想不明白),這種事情在大人的安排下會成為一種“榮譽”,你能被允許去水站排隊那是一種信任和榮譽!懂事一點的孩子從五六歲開始就盼望著盼望著,希望有一天大人突然說:你,趕快去水站看看,人多的話就坐在蛤蟆凳上等,人少的話就把蛤蟆凳放在那兒馬上回來……

  排隊是為了挑水。差不多排到自己這裏,趕緊通知家裏人去挑水——可以通過正好挑到水回家的鄰居幫忙傳話,也可以自己飛奔回家自行“稟告”。那時候的水桶有六七十公分高,桶口直徑約一尺,一擔水兩分錢。挑一擔水很重,一般都是成年人的體力活,但是十三四歲的少年已經不得不“跌跌撞撞”來承擔這個工作,如果正好遇到下班回家的大人,會被接過扁擔,算一次幸運。大哥的背脊有點兒彎曲,成年的時候看上去就有點兒駝背,他說這是小時候挑水挑出來的後遺症。除了兩分錢買一擔水挑回家,還可以一分錢買一桶水兩個人“扛”回家——我們家六口人,滿缸三桶留一桶水在桶裏,每次要挑回來兩擔水還是挑一擔扛一桶需要大人來做決定。兩個人“扛”一桶水和一個挑兩桶水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反正一旦到了八九上十歲的時候,兄弟倆人用一條扁擔“扛”一桶水回來成了必需的勞動,也是那個年代裏童年時代是否懂事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是否適合一個人挑水的問題上,要依年齡和發育程度來判斷。二十幾歲的人絕對不會和自家的兄弟姐妹去“扛”一桶水,那樣很沒有麵子——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比別的年輕人更“結棍”(厲害的意思),甚至放棄扁擔,用雙手拎——有點類似《少林寺》裏麵練功——但是這樣喜歡“超神”(顯示的意思)的人畢竟少得很,有也是那幾個在社會上“打鑼”的人。

  後來,“上麵”來了通知,說要裝自來水——自來水就是把水管裝到自己家裏,想用就放水不想用就關水龍頭——這是又一次比文化大革命還要偉大的革命。以前排隊挑水,用水不如鄉下方便,廚房裏麵到處是因水而作的器具,為了防止水桶腐爛,還要經常曬水桶、打桐油,煩!家裏那一隻大水缸,經常有水垢要定期清洗。有時候不小心掉下去一隻耗子,整個水缸裏的水不能用……裝自來水多好啊——不要去排隊!不要再選擇挑一擔水還是“扛”一桶水!更不希望看到“打鑼”的拎水回家麵紅耳赤的表情!裝自來水的那段時間,由方裏的主任(居民委員會下麵一級叫“方”)出麵召集大家開會商議,除了方主任,還會有幾個在這個方裏德高望重的人出來,形成一個臨時委員會。吃罷晚飯的打著蒲扇或者折扇出來、沒有吃晚飯的端著飯碗就出來了,圍成一個大圈,方主任幾個坐在中間,商量著日程,登記著戶主的姓名——也有20%的人家不能“與時俱進”——他們之所以放棄一起裝自來水,是因為拿不出80元初裝費,還是留戀排隊挑水的好處就不知道了。不過後來,這些不能“與時俱進”的人家陸陸續續還是裝了自來水——原來,人的進步,都是有一個過程的。

  裝自來水的那幾天特別特別熱鬧,熱鬧到有點亂糟糟的程度。破路麵、挖地溝、排水管、接三通、裝水表、安龍頭……一連數日忙得不亦樂乎。戴安全帽的、穿高筒套鞋的、提茶送水的、埋管打洞的、搬磚填土的、光看熱鬧的……個個喜笑顏開,看得出來他們對排隊挑水的結束充滿喜悅心情。市民們前後在泥漿裏滴滴答答笑了幾天終於在自家的廚房裏放出了水!簡直是破天荒頭一回曉得幾高興。自來水公司的人剛走,路政工程處的人又來了,鋪水泥修路麵,反正就像是過節。各家各戶也不閑著,找人來家裏修水池,每家每戶門前修一個水泥水池,皮管一接,往水池裏放滿水,淘米汰菜,刷惋洗筷,比鄉下人用水還方便。洗衣服被褥也隻要在站在水池邊就好了,再也不必挑著衣服籃子下港去洗。一邊洗衣服,一邊念叨自來水的好處——自來水好,還是共產黨好改革政策好……

  但是自從裝了自來水也不是就完全沒有煩惱。首先是查水表,收水費。一個總表,幾十戶分表;看了總表再看分表,沒有人做過的事情突然要承擔責任,怎麽辦?怎麽攤派?一下子亂成一團。由方主任以及方裏德高望重的人出麵,最後商定兩戶人家編成一組,每個月一次輪流查水表收水費。分表的總和往往對不上總表的數值,怎麽辦?結合收電費那樣考慮“過渡電”的方法均攤“過渡水”,公平合理,大家都沒有意見。擺平這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又出來了:發現有人偷水——困覺以前,擰開一點水龍頭,不放水隻滴水,能偷不少水,怎麽辦?開始采取宣傳手段,“節約水光榮、偷水可恥”,很好的一句口號,但是唱不下去,偷水的照偷不誤。“過度水”越來越多,不偷水的人家忍不住了,開始罵,緊接著發現罵也不管用,於是也效仿,也偷——夜深人靜的晚上,走在弄堂裏,每家每戶的水龍頭裏都傳來滴水的聲音,甚是悅耳。時間久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彼此默認。其次的煩惱是:雖然裝了自來水,還經常停水,偶爾停一下,沒有關係,夏天停水,搞死人,一身汗味,粘粘嗒嗒受不了,洗澡的水沒有還不要緊,可以成群結隊下河洗澡。吃的水沒有就炸開了鍋,民怨四起聲中有人想起來後街還有一口老井,於是在停水的時候繼續要去後街老井排隊挑水。沒有了水缸沒有水桶沒有了扁擔怎麽辦?好在還有舍不得丟掉或者沒有燒掉水桶的人家,從閣樓上又翻出來,這下派上了用場,左鄰右舍輪流借用。已經不習慣排隊挑水的人們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在自己家裏的廚房間重新搭建“水缸”,用磚結出一個水槽,再外貼釉麵磚——一夜之間,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這樣的“水缸”蓄水,也算解決了停水帶來的不便。

  一次廚房革命,從此遠離了排隊挑水。現在連請人搭建的水池和“水缸”都已經看不到了,水可能還會停,但是不會停到民怨四起的程度——比起排隊挑水來,停水,又算得了什麽呢?這是第一次沒有跟著大家一起裝自來水後來再裝上自來水的一個老人說的話,耐人尋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