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真壯士途窮遭捕 假君子進退維穀

  現在阿林保得知“小過百萬”已到福州,並願意出售散氏盤,這就意味著他家終於就範,這怎不叫他高興?

  他立刻叫人備轎,直奔烏山。

  為防不測,他增加了一些侍衛人員隨行。

  福州城內有三座山,故別稱“三山”。

  烏山是三山之一,位於福州中心,與城內的於山、屏山鼎足而立。烏山從唐朝至今,一直是福州城聞名的風景勝地。

  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為三山之首。山上除有寺廟、亭台樓閣等名勝古跡外,還有諸多摩崖題刻,篆、隸、楷、行、草各臻其妙,唐朝李陽冰、曾鞏、宋朝趙汝愚、朱熹、李綱、蔡襄、元朝薩都刺及明朝葉向高等都留下字跡。

  烏山又稱烏石山,唐天寶八年(749年),敕名為閩山。宋熙寧初郡守程師孟登山攬勝,認為此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從山的東南拾級登山,就到天香台、衝天台,後壁鐫刻楷書“古放鶴亭”四字。台旁還有宋程師孟的篆書石刻“衝天台”三字。“衝天台”畔有兩方夾峙的大岩石,岩頂橫著一塊天然條岩“天台橋”。再行數十步,就是道山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在此作《道山亭記》。沿石崗西下,至天章台,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吟詠“晚涼上烏山,置酒天章台”詩句所在。相傳唐刺史崔幹遊山,所攜青田白鶴在此地衝天飛逸,後人建“放鶴亭”。

  烏山腳下,為繁華鬧市。

  在烏山腳下有名的“青雲樓”裏,“小過百萬”已經為阿林保準備好了包房,以及跟班、侍衛、轎夫等休歇的場所。

  “青雲樓”之所以有名,因它是個消金窟,是個揮金如土的地方。一般人望而卻步,來到這裏的人都是那些腰纏萬貫的達官貴人。它集酒店、浴池、旅館、妓院為一體,每項生意,都有為人津津樂道的獨到絕活。

  阿林保在包房裏接見了“小過百萬”。

  “小過百萬”一見阿林保,瀟灑地一撩長衫,連忙叩頭:“謝總督大人賞臉,晚生不勝榮幸。”

  阿林保大度地把手一抬:“免禮,坐下說話罷。”

  “謝大人。”“小過百萬”其實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舉手投足,一副大家公子的派頭。他笑了笑,恭謙得體地說:“晚生家中出了點變故,急需錢用,因此要把家中收藏的‘散氏盤’變賣。雖說想要買這東西的人不少,但晚生不願讓這件雅玩落入俗人之手。聞聽大帥有此雅興,是個中大行家,故而特來求見。”

  “哦,老夫是喜歡古玩,也聽說你家的那玩意不錯。但不知你想要多少銀子?我們當官的靠朝廷俸祿養活家小,可不像你們生意人那樣有錢。說不定,我還買不起呢。”

  “小過百萬”笑笑,說:“瞧您說的,您願意買,那就是給晚生麵子。再說,您老是大行家,又是國家棟梁,它進了總督府,也算是有了個歸宿。它在我們這種普通人家終不是事,萬一要是有個什麽天災人禍,使國寶毀於一旦,那我們過家,豈不成了千古罪人!晚生要是在您老麵前提這錢字,多俗氣!”

  “好吧,既然你這樣懇切,我就買下它。”阿林保雖然心花怒放,但一點也沒有喜形於色,隻鄭重地說:“第一,錢是要給的,我一輩子從來不白拿別人東西。第二,你父親回來,你要勸勸他。做生意也要奉公守法,都不交稅,皇上從哪來銀子?第三,你家裏要是還有什麽難處,盡管來找我。”

  “小過百萬”一聽有門,連忙跪下:“謝大帥恩典!明晚我就叫人把盤子送到府上去。晚生告辭。”

  “好啦,起來吧。”

  “小過百萬”走後,阿林保喜不自禁,先在溫泉裏洗個澡,又在雅室的軟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覺。

  為他捶背的那個揚州小師傅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就使出渾身解數為他拿捏按摩。他那一手看家的五花拳“劈劈啪啪”隻把阿林保捶得心花怒放。這位總督大人怎麽也想不到,這種不起眼的小手藝竟能使人如此筋骨舒暢!於是興之所致,一下就賞了他十兩銀子,把這個揚州浴池的捶背小師傅驚喜得直給他磕響頭!口中連呼“菩薩慈悲”,直把阿林保給樂得不可開交。

  阿林保興致勃勃在青雲樓吃了晚飯,才打道回府。在轉回總督府的路上,他突然看見轎中放文書的夾袋裏,有一封給自己的信,信封上寫的是“閩浙總督阿林保大人親啟”,無落款。當下,他心中十分驚疑:莫非這“小過百萬”還有什麽花招?

  回到府中,阿林保立即傳問當日衛士、跟班。追究何來此信?但眾人皆不知曉。他又命衛士傳問轎夫,亦沒著落,他知道再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隻得悶悶作罷。

  待人走後,他疑疑惑惑拆開信,首先看到的是一張從牆上揭下來的蓋有浙江平陽縣大印的征收田賦告示。

  告示上麵清楚寫著每畝征糧三角三分!

  他心中不由一驚,立即想起不久前溫州知府楊大鶴急報的“平陽靈溪刁民莊以蒞、許鴻誌,糾眾數千,抗糧拒納,奪犯毆官,煽動民變”的呈文。

  他當然知道朝廷所定的錢糧款是二角三分,可平陽卻收的是三角三分!那麽,這“民變”是官逼民反嗎?如此看來,這平陽“民變”一事就大有折扣可打。可是,對楊大鶴的急報,自己已經批了“平亂彈壓”的回文,更糟糕的是給皇上的“靈溪民變”的奏折也早已上奏了!萬一這件事情不實,那就是“失察”、“欺君”之罪,後果可就不堪設想!

  想到此,他又急又氣,恨不得對這個楊大鶴咬上幾口方能解恨。再一看,信封裏還有給自己的一封信,落款竟是這個莊以蒞!

  他連忙戴上老花鏡,仔細看起來。

  莊以蒞在信上寫到:“總督大人阿林保先生明鑒:靈溪民變,純屬烏有;平陽私征,萬眾共睹。徐映台目無綱紀,擅改朝廷糧款;楊大鶴玩忽職守,謊報地方叛亂!嗚呼,連年天災,農戶幾欲斷炊;再逢人禍,百姓雪上加霜。私加三股,何其貪婪?公憤拒交,實出無奈。父母官誣良為盜,天理難容;保國兵放火抄家,亙古未有!一介書生,竟成匪首;守法老漢,卻為要犯!逃亡未忘盡忠,秉燭上書;流落不改本性,再辨是非。懇呈下情,誓討公道。望公護一方生靈,憐萬戶饑寒。莊以蒞為民請命,上書總督,臨紙唏噓,再拜!年 月”

  阿林保看罷,暗暗叫苦。

  顯然,楊大鶴是不知輕重假報了民變!

  可事到如今,怎生區處?阿林保連呼:“楊大鶴誤我!楊大鶴誤我啊!來人!”

  侍衛:“嗻。”

  阿林保:“你去請杜心慈杜先生立刻來見我。”

  在阿林保長籲短歎聲中,幕僚杜心慈走進來。

  杜心慈四十多歲,也是個名副其實的“紹興師爺”,與浙江巡撫清安泰的刑名幕友石靜山師承一脈,是石靜山的師弟。當然,他們這種關係是極其秘密的。

  阿林保把平陽縣征收田賦告示和莊以蒞的信遞給他,說:“心慈,你來看看這個。”

  杜心慈仔細看告示和信,看後說:“大帥,看來這平陽民變似乎不實。”

  阿林保點點頭:“是啊,可這件事我已經上奏進京,錯報給皇上了!”

  杜心慈:“是啊,這就有點難辦了!”

  阿林保:“你說,我現在是否應該再上個折子,自責糾錯呢?”

  杜心慈:“大帥,那您立即就會身敗名裂!前不久京城還有人在參劾您,如果您現在自己再上折自責糾錯,豈不等於給參劾您的那些人提供了證據!”

  阿林保:“那你說我應該怎麽辦?”

  杜心慈:“現在是騎虎難下,隻能按民變的調子繼續彈下去。”

  阿林保:“可是,這樣一來,那以後的風險更大。”

  杜心慈:“不這樣辦,現在的風險就過不去。”

  阿林保:“嗯,你去吧,讓我想想。”

  杜心慈走後,阿林保以手扶頭,內心在激烈地爭鬥。他站起來,不安地來回走著、思考著。

  此刻書吏進來稟報說:“大人,京城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密件。”

  阿林保:“哦!呈上,你下去吧!”

  書吏退下後,阿林保拆密件一看,竟然是嘉慶皇帝的禦批“平陽民變,查明事由,懲首撫眾,速辦。”

  阿林保一下跌坐在太師椅上。

  嘉慶的禦批,把他逼到了絕境。得到“散氏盤”的喜悅,早已化為烏有。

  如今該怎麽辦呢?

  他考慮:第一,要立即停止軍事武力平亂;第二,必須把平陽民變影響縮小到最低限度;第三,隱瞞聖上的禦批,隱瞞自己對平陽一事的舉措失當。

  可是,這事叫誰去辦呢?浙江巡撫清安泰是要提防的人,按察使朱理不可靠,溫州知府揚大鶴是自己人,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浙江基本無信賴可托付大事之人。

  想來想去,最後他想到了汀漳道台百齡,此人足智多謀,肚量見識都不錯,可以托辦大事。

  於是,他急忙派人去漳州,命百齡火速趕到福州。

  莊以蒞、莊正甸父子住在桐廬柳林村邊一座獨門獨戶的院落裏。

  這是劉儀卿嶽父呂辛祥專為方便在這裏收購藥材而蓋的簡易房屋,平時隻有一個孤寡老頭在這兒看門。他們父子裝扮成藥材商住在這裏,對外聲言是來收購草藥的。這兒是山區,人煙稀少,交通閉塞,很少有外人造訪,所以一直平安無事。

  但在六月初,他們卻出事了!

  原來桐廬盛產藥材,當地經營藥材的客商很多。其中有一人老家就在靈溪,且從小跟莊以蒞念過書,故認識莊以蒞。

  這人名叫吳仁義,近四十歲,一副憨厚老實的模樣。他自小愚笨,不是讀書做官的材料,也不願出力種地,在老家無法成家立業,就倒插門在桐廬給人當了上門女婿。他嶽丈是做草藥生意的,他以後也就以收購草藥為生。六月初他來到柳林收購草藥,無意間看見了莊以蒞。由於他當初跟莊以蒞念書時年歲尚幼,故莊以蒞並不認識他。這吳仁義見到過懸賞緝拿莊以蒞的告示,他雖然也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隻因貪念錢財,於是見利忘義,居然來到桐廬縣衙,昧著良心出賣自己的老師。

  桐廬縣一見是大案要犯,豈敢怠慢,急忙調集兵差,命吳仁義帶路,星夜趕往柳林村捉拿莊以蒞。

  莊以蒞父子怎知有此突變?當夜他們父子還在月下背詠聖賢之書,討論上告之策,殊不料草廬院前屋後已被官兵圍了個水泄不通!

  當官兵撞破院門蜂擁而入時,莊氏父子方知有變,幸虧莊正甸一身武藝,在人群中乘亂打倒幾個兵丁,突破重圍,才幸免於難。而莊以蒞一介書生,隻能仰天長歎,束手被縛。

  許鴻誌離開霞浦女婿女兒周維逸、許雪梅夫婦後,打算先去杭州投狀,然後再去桐廬與莊氏父子會麵。

  他於六月初來到閩北福鼎縣前岐小瀾,此時,他並不知莊以蒞已入羅網。

  許氏在福鼎是個大姓,前岐小瀾許姓的人更多,跟浙江靈溪許姓為一支。許鴻誌以前曾在這裏開館授徒,也經常在這裏以武會友,有許多自家與朋友,於是他就在前歧小瀾住了一宿。

  俗話說禍不單行,許鴻誌在去往前歧小瀾的路上,已經被福鼎捕快的眼線發現。

  許鴻誌並不知情,當晚他住在自家一個侄子家裏,第二天一早,正準備上路,但家前屋後已被官兵團團圍住。一場惡戰,許鴻誌打翻幾人,逃出村落,躲進村外山林。

  官兵並不罷休,他們把整個山林滴水不漏地圍起來,一點一點地進行搜捕。因為將朝廷要犯在眼皮底下逃脫,那帶兵的弄不好就會丟官罷職,要受處罰,故而官兵不敢怠慢。何況,抓住犯人還有獎賞!

  許鴻誌看得明白,但遍山都無路可逃,也沒有一個能藏身的地方。慌不擇路,他躲進一個小山洞。

  山洞的洞口是石頭自然形成的,很小,不容易被人發覺。但大人進去十分困難,許鴻誌乃習武之人,好歹能擠進去。山洞裏麵也不大,隻能勉強容身。許鴻誌進去後略把洞口偽裝一下,打算等官兵走後再尋找機會脫身。

  官兵把整個山林搜查了一遍,並沒找到許鴻誌,都十分奇怪。因為明明有許多人親眼看見他躲上山了,搜尋得又如此仔細,怎能找不到人呢?帶兵的無奈,怕在搜捕中有疏漏,就命令再搜一遍。就在這時,有人探詢到這山上有個叫貓耳洞的山洞,可以藏人。帶兵的大喜,立即叫人帶路直奔貓耳洞。

  這貓耳洞正是許鴻誌藏身的那個小山洞。

  官兵把洞口圍住,但看不見裏麵,不知道裏麵是否有人,也沒人能進得去,喊話也沒人答應。於是,他們找來一根長繩,繩子一頭栓住一個鐵錨樣的鉤子,不斷往裏山洞裏麵拋這個鐵鉤,拋進去然後再拉出來。

  山洞本就不大,鐵鉤很快就鉤到許鴻誌了,他幾次躲避,終因身體活動不便,被鐵鉤鉤住大腿。許鴻誌不得已,忍痛用手把鐵鉤捋直,這下暴露出行藏。

  官兵大喜,但一時也無可奈何,喊話沒作用,懾於許鴻誌的威名,誰也不敢進去。僵持半天,最後官兵把洞口堵上柴草,點著火往裏熏煙。許鴻誌萬般無奈,被迫出洞受捕。

  老羞成怒的官兵一擁而上,先將許鴻誌五花大綁地捆住,押回村裏,然後又從村裏卸下一塊大門板,將許鴻誌雙手、雙腳捆綁固定在門板上,抬回平陽。

  汀漳道台百齡,四十出頭年紀,方臉寬額,劍眉豹眼。為人老成持重且精明幹練,深受阿林保倚重。他一接到阿林保的信,絲毫不敢怠慢,匆匆從漳州趕到福州,那兒也沒去直接就進了總督府。

  百齡在總督府西廂的小書房裏見到了阿林保,行禮完畢,便問:“不知大人急招下官何事?”

  阿林保也不答話,寒著臉拿出一張緝拿莊以蒞、許鴻誌的告示遞給他:“見過這個嗎?”

  “此告示下官早已在各處張貼了,隻是至今未有這二犯下落。”

  “這兩人現在都關在平陽縣大牢裏。”

  “哦,主犯落網了!豈不是好事?”

  阿林保苦笑一聲,又拿出平陽縣的那張征糧告示遞給他。

  百齡一看,就知事情蹊蹺。

  “這樣說,平陽民變是事出有因?”

  “平陽民變事出有因也罷,事出無因也罷,我都不怕。我怕的是根本就沒有什麽民變!”

  “啊!難道當地地方官還能假報此等大事?”

  阿林保也不說話,把莊以蒞寫給他的訴狀遞給百齡:“你看看。”

  百齡把這封訴狀看了兩遍,連誇:“好文筆,好文筆!”

  “我沒工夫聽你評價這篇文章,你說,這莊以蒞的話,與楊大鶴的話,誰說的是真的?”

  “百齡不敢妄斷。”

  “我偏要你說!”阿林保火了。

  百齡沉吟半晌,緩緩說道:“縣衙私加田糧,百姓必然抗征,滋事也就難免。但是否是民變,尚待勘察。”

  “可是,我已經命溫州府派兵‘平亂彈壓’,並把靈溪‘民變’的事奏給了皇上。”阿林保苦笑著長歎一聲,把嘉慶的禦批遞給百齡:“你瞧瞧,禦批都下來啦!”

  “啊!”百齡聞言大驚,看了看禦批,忙說:“如此看來,那,那,那這民變就得是真的了!”

  “是啊,不是真的,就是我欺君。你得趕緊去溫州平陽走一趟,處置此事。”

  百齡心一緊,忙說:“我?”

  “對,隻有你去我才放心啊。你說,這事,我能叫別人去嗎?”

  “是,下官明白。”

  阿林保恨聲不絕,連連長歎:“事情是明擺著的,哪來的‘民變’?媽的,分明是平陽縣私加皇糧,老百姓不服、抗征,鬧了起來,這幫草包混蛋不知輕重就假報‘民變’了!你去了之後,千萬別再聽那些酒囊飯袋瞎起哄啦。唉,你得把事情給我平下去,越穩越好,越快越好。”阿林保歎聲不絕,連連搖頭,說:“唉,也怪我一時疏忽,如今弄得騎虎難下,這、這叫我怎麽向皇上交代啊?”

  “大人放心,百齡一定為您穩妥地辦好此事。”百齡略一思忖,提醒說:“大人,皇上關於平陽‘民變’的禦批,知道的人要越少越好。”

  “當然。咳,都是楊大鶴這個混賬辦的好事!等事情過去,我非砍下他的腦袋不可。”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