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六章關於父親

  葉至誠

  旅伴

  樂山被炸以後,我們家住到了樂山城外,張公橋雪地頭。瓦屋三間,竹籬半圍,靠山麵水。所謂山,至多隻有今日一般住宅的四五屋樓高,水也不過是條小溪,名字挺美,竹公溪,隻在漲水的日子稍有點兒洶湧之勢。

  房屋雖然簡陋,客人倒還常有。父親的客人多半是當時他在武漢大學中文係的同事,其中朱東潤、朱光潛、陳通伯幾位先生,更來得勤些;常常晚飯過後不久,或單個,或結伴,拿了一枝手杖,信步從城裏走來。有時在我們家坐上一陣,有時邀父親同去散步,父親便穿上長衫,提了手杖,一同出門。

  一天,父親和朱東潤先生出去。通常的走法,總是,出籬笆門左轉,沿竹公溪邊的小路到岔路口,下一個小土坡,從沙石條架成的張公橋跨過溪水,對岸不遠的竹林間有個十來戶人家的小鎮,有茶館可以歇腳。這一天,他們改變了路線,到岔路口不下土坡,傍著左手邊的山腳,順山路繼續向前,樂山的山岩呈褚紅色,山岩上矮樹雜草野藤,一片青翠,父親有過“翠山獻丹崖為近鄰”的詩句。山路曲曲彎彎,略有起伏;經過一個河穀,也有石板小橋架在溪上,隻因遠離人家,橋下潺潺的溪水,仿佛分外清澈。望著這並非常見的景物,朱先生感歎地說:“柳宗元在永州見到的,無非就是這般的景色吧!他觀察細致又寫得真切,成了千古流傳的好文章!”父親很讚賞朱先生這番話,將其寫在他當天的日記裏。

  在父親的日記裏,又有一處記載著他和朋友關於遊覽的談話,那是1945年秋,在重慶,這一天,開明書店的同仁們一起去南岸郊遊。路上,父親對傅彬然先生說:“少名勝,沒有去以前隻聽說如何如何,到那裏一看,也不過如此。”

  傅先生說:“遊覽的樂趣,其實隻在有幾個很好的旅伴,一路上談談說說,非常之暢快。”停了一會,又說,“其實,人生也是這樣。”

  父親一生,旅行的次數不少,大多總有可以傾心交談的旅伴。1961年7月下旬到9月下旬,父親出遊內蒙,和老合先生不僅同行,而且同室;一路同出同進,一同閑談,一同賦詩。過了大興安嶺,又一同發覺當地不聞蟬聲,父親有“高柳臨流蟬絕響”的詩句,老舍先生有“蟬聲不到興安嶺”的詩句。後來重讀那五十多天的旅遊日記,父親禁不住寫下了這樣的話:“我跟他(老舍先生)在一塊兒起居,聽他那幽默風趣盼談吐,咀嚼他那獨到的引人深思的見解,真。可以說是一種無比的享受。”

  就人生的意義說,母親和父親同行了四十一年。母親去世的當晚,父親吟成一闋((揚州慢》:

  山翠聯肩,湖光並影,遊蹤初印杭州。悵江聲岸火,記惜別通州。慣來去淞波卅六,逢窗雙倚,甫裏蘇州。驀胡塵扶老西征,廛寄渝州。丹崖碧山獻共登臨,差喜嘉州。又買棹回鄉,歇風宿雨,東出夔州。樂讚舊邦新命,圖南複北道青州,坐南山冬旭,終緣仍在杭州。[HK][HT]

  無限傷懷地略敘了他和母親聯肩並影的雙雙遊蹤。

  除了前麵提到的諸位父執,父親更有自小同窗,前後相交了七十多年的顧頡剛先生和王伯祥先生;聲氣相投,共同創立了文學研究會的鄭振鐸先生和沈雁冰先生;合作撰寫(《文心》,由朋友結為親家的夏丐尊先生;死別將三十年,一朝想起,依舊猛烈悲切的朱自清先生;“誦君文,莫計篇,交不淺,五十年”的巴金先生;中年相識,一見如故,欽慕不已的呂叔湘先生……如此眾多“常惜深談易歇”的知交相伴,走完了一生漫長的旅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