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六章1939年--回憶父親

  金近

  半年多來,一直沒有接到遠在幾千裏以外的父親和二弟的來信,我的心裏常常懷著一種神經質的不安,因為離別了七年多的父親和母親,他們的年紀都已。過了花甲。

  最近終於同時收到去年十一月間二弟寄來的兩封信,我好像看見了二弟本人一樣,很親熱地開始拆讀了。先談日子較近的一封,可是讀不了幾行,突然在眼前出現了“先父”兩個字,我像被催迫著似的,急忙的讀下去,讀到最後一個字,隻知道父親去世後一的一些情形,至於父親是什麽時候去世的,去世時的情形怎樣,都不知道。我再惶惑不寧的折讀另一封信。

  在這封信裏,二弟把父親起病和去世的經過寫得很詳細,我總想不到,父親為了被海盜搶去僅有的一些財物,拖著重病的身體受到這個打擊,竟會永遠離開我們的。我不知道這時候的感覺為什麽變得這樣遲鈍,我沒有哭,也沒有歎氣,等到我的腦海裏重映出離別了淪陷前的家鄉的一幕,才掉下十多年來的第一滴眼淚。那是一個嚴冬的陰天,由於戰局的失利,我的這個從一二百年以來沒有燃起過烽火的家鄉,已籠罩在預期的恐怖之中了。母親留不住這個在農村社會裏隻會吃飯的兒子,就送我到河埠頭去,父親戴著風鬥挽著一個竹籃去趕市;我隻告訴父親我要走了。沒有說什麽話,他也知道我是一匹沒有韁繩的野馬,需要在外麵找野食的。但是決沒有想到這一去要等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當父親走到幾十步路以外,快要在一個轉彎的牆角裏消失的時候,我隻望見他的一個側影,誰都不相信那就是父子的永別。

  我的父親沒有做過什麽偉大的事情,也不善說話,他隻不過是一個最能忍受痛苦和壓迫的典型的中國農民。他卻深受本鄉人的愛戴,如果要說他的一生之中使人難忘的事,也許就是這一點。

  他從小就在田地裏學著種豆插秧的技能。在私塾裏讀過幾年書,能夠寫信記帳,他在珠算方麵很有心得,最難得到的答數,都可以在算盤子上解答出來。

  於是他做了全村人的顧問,他是樂於給他們寫家信,算細帳的,甚至於人家買田租屋,也要請他來寫契約。父親認為這是應盡的義務,從不托故推辭。

  父親在田地上勤苦操作的結果,有了一點儲蓄。那時我的叔父和姑丈都在上海經商,他打算結束他的農村社會裏的生活,要在都市社會裏實現他的理想,就把家務和田地上的事情全交托給我的母親,自己到上海去進行他的新事業了。

  一個剛從農村裏來的樸實忠厚的人,在五光十色的都市裏,處處地方都要吃虧,再加上父親的重於情麵,熱心助人,他所開設的一家煤炭行,除了營業以外,還做了同鄉人的救濟所。這家煤炭行越開越虧本,幾年之後,終於倒閉了。當時農村不景氣的現象已經發生,母親辛苦的維持著一個家庭,紡著棉紗到深夜才去睡,早晨聽得雞啼就起身了。父親像一個戰士失去了武器,灰心得不想回家,在一家水電工程公司裏做了帳房先生。

  經母親寫信去勸解,二、三年之後父親回家了。第二天他赤著腳,換上種田的短布衣襪,帶著一個十一歲和一個十歲的兩個兒子一一我和二弟,到田裏去工作,那時候父親已到了六十左右的年紀,生活逼迫著他還要在一雙枯瘦的手上重新長出老繭來。

  第二年的秋天,叔父來信叫我到上海的一家百貨商店裏去學生意,父親同意了,他自己在事業上的努力已經受了慘痛的挫敗,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當時家裏的錢湊不滿一筆旅費,隻得向鄰舍去商借。動身的前一天,母親和二姐做了最好的菜給我吃,父親沉默著,似乎在想心事。他平常是很少說話的,高興的時候,偶然說幾句笑話,讓我們也高興。這一天顯然他並不高興。他的思索是痛苦的。

  父親提著行李領我坐車乘船,在輪船上,他買了幾種點心給我吃,自己卻吃得很少。到了上海,我變成這個新世界裏的一個不容易生存的人,一切都覺得不慣,看到一切的東西都覺得驚奇,進店後的一個星期,父親回家去了,我的頭上卻生起濕瘡來,而且生得很多,姑母把我帶到她的家裏去治療,一直等到幾個月之後才完全醫好。我不能進那家商店學生意了,姑母和我的兩個姐姐幫助我進學校,我才開始吸收新知識。父親的希望雖然變了樣,可是他沒有一句怨言,在給我的信中,總是勉勵我上進的,他隻知道憑著自己的衰老的身體過生活,他不可能也不希望如何享福。

  我在一家小報館裏謀到一個助理編輯的職務的時候,待遇並不好,父親卻因此得到了一些安慰,他見到自己栽培的一株樹苗長得能夠結實了,自然是高興的,雖然他還沒有嚐到所結果實的滋味。那一年的冬天,父親給我說好一頭親事,訂婚的前幾天寫信告訴我,滿以為我一定會高興的,可是,我的回信完全出於他的意料之外,我不承認這一頭親事,要求退婚。後來據母親告訴我,父親在市鎮上接到這封信,非常痛心,回家時憂鬱得連腳都跨不開來。這是我在父親麵前第一次做了一個叛逆者。

  這一頭親事雖然沒有立刻退掉,可是父親知道我的心緒不好,每次來信總是囑咐我要顧到健康,生活得愉快些。抗戰發生後的第二年我跑到後方來,事前我並沒有寫信去告訴父親和母親。父親的來信中卻問我旅費是怎樣籌措的,他以最大的熱情來愛護他的兒女,關心他的兒女。

  後來,我到了後方的第三年,父親來信告訴我,婚約已經解除了,他叫我從此應該愉快起來。至於他自己,我想一定在心的深處劃了一條隱痛的傷痕,他是寧願讓自己忍受著痛苦的。

  近年來,淪陷區的物價不停的在一倍兩倍的漲著,家裏種了幾畝田,可所收獲的農作物還要完糧納稅,什麽鄉務費,又是什麽捐,名目太多了。生活的擔子越來越重,壓得父親喘不過氣來,在他的來信中,總不肯把這種憂愁帶給我的。事實上,我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如何的使父親的重擔減輕些,直到父親離開這個世界,這個重擔交給我的二弟和小弟了,我很慚愧,還不知道這副擔子有多重。

  八年以上的民族解放戰爭,使遠在他鄉的遊子漸漸地忘卻了以往的各種情景,我將成為故鄉的一個陌生客了。當我回家的時候,我已見不到寧靜而又慈祥的父親的麵容,我隻能到已經長滿了荒草的墳墓跟前去,看看墓前的那塊石碑,在石碑的左下角上一定會有我的名字,我將默默地訴說著,你所惦記著的兒子回來了。

  1945年3月5日於燈下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